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孔晖 《海峡药学》2010,22(3):117-118
目的探讨可固化钙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注入可固化钙磷骨水泥。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12~48个月,平均20.5个月,除1例神经功能A级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I~Ⅲ级的恢复。3个月后腰背疼痛VAS评分2~5分,术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2°(平均5.2o,矫正19.3°),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1%~100%。随访12个月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8°(平均7.0°,丢失1.8°),动力位X线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椎弓钉松动、断裂,椎体高度较术后平均改变0.5%,12个月后的Franke1分级较术前平均上升2级。结论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可固化钙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胡安义  刘莉 《医药导报》2010,29(4):495-497
目的 观察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 瘀血阻络证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选用EH瘀血阻络证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试验所用药物及其包装盒编号进行双级设盲并作盲底保存,于试验结束后揭盲. 治疗组给予双丹滴丸20粒+空白模拟颗粒1包(5 g),tid,po;对照组给予双丹颗粒(阳性对照药)1包(5 g)+空白模拟滴丸20粒,tid,po. 疗程28 d. 于治疗前后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ABPM)检查与血清AngⅡ及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 结果 ①24 h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治疗前后两组血压节律性均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 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Ang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④治疗前后两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双丹滴丸具有较良好的平稳降压作用,且与双丹颗粒作用相当;并能有效降低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清AngⅡ水平,且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3.
丁爱平  金理照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812-1813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并与吸入七氟醚麻醉进行比较.方法 40例ASAI-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即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T组)及七氟醚组(S组),每组20例.监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值(BIS)、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eak等参数的变化值,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追加其他麻醉药,及苏醒情况.结果 T组20例患者,血压、心率、BIS值均在适宜麻醉范围内.而S组20例中有9例超出适宜麻醉范围,需加大七氟醚浓度并静注芬太尼0.05~0.1 mg/次加深麻醉,S组的气腹后及Trendelenburg体位后的PETCO2及Peak均高于T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94.
付宁  丁月霞  张松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725-2726
目的 观察不同的禁食、禁饮时限对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患者禁食并发症如口渴、饥饿、低血糖反应、焦虑等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禁食、禁饮时限随机将择期LC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术前禁食指导,观察组术前禁固体食物(不包括油炸食物和肉类)8 h,禁半流质饮食6 h,禁饮2 h,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发生,观察组术前口渴、饥饿、低血糖反应、焦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的禁食、禁饮方案能提高择期LC术患者的术前舒适度及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95.
患者,男,33岁,因"行走扭伤致左膝肿痛一个月"来院就诊。入院主要实验室指标:甲状旁腺激素1 800μg/dL、血钙2.33 mmol/L、血磷2.9mmol/L、血红蛋白86 g/L、血细胞比容26.6%、尿素氮27 mmol/L、血清肌酐1 230μmol/L。查体: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130例,所有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家属的意愿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8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组50例,采用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大小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明显较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用止痛药的患者比例、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家属对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疗效确切,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婴幼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分为诱导期及维持期治疗。诱导期给予更昔洛韦5 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诱导期疗程为14 d;后进入维持期治疗,应用更昔洛韦5 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 d。安慰剂组给予形态、外观与试验组一致的安慰剂药物。分析比较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及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安慰剂组患儿CMV-IgM转阴率为56.67%,试验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安慰剂组患儿的谷丙转氨酶(GPT)及总胆红素(TBIL)显著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外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外科病区的所有护士包括护理管理层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每月、每季度、每年定期将护理安全实施情况纳入考核与评比,定期组织讲座与知识竞赛,对新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入职教育与考核等。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护士的护理安全知识理论考核优秀率达到90%,及格率达到100%;新护士经过5次培训后,护理安全知识理论考核及格率为94%;护理差错事故较往年同期减少60%,护理纠纷发生也较往年同期减少55%。结论: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对外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与护理安全行为,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在初治及复治肺结核患者群体中的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初治组(21例)、复治组(27例)及健康对照组(25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HNP1—3浓度(ELISA法)。结果初治组基线血浆HNP1—3水平明显高于复治组及对照组(均P〈0.001),治疗6个月后水平明显降低(P〈0.01);复治组基线血浆HNP1—3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及对照组(均P〈0.01),经过治疗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前血浆HNP1—3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r=-0.538,P=0.027)及中性粒细胞数(r=-0.676,P=0.011)呈正相关,与痰菌阴转时间呈负相关(r=-0.602,P=0.013)。结论血浆HNP1—3在初治患者中可作为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HNP1—3分泌不足可能造成结核杆菌难以杀灭。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GP73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HCC、10例肝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CC)、10例肝血管瘤、10例乳腺癌、10例直肠癌、10例肺小细胞性肺癌、10例胃黏液细胞癌及3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中GP73表达阳性的20例HCC的癌旁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结果GP73在HCC组织中阳性率(8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织;GP73在HC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较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明显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P73的表达与HCC患者是否合并有腹水、肝硬化、淋巴结转移及门静脉分支侵犯有关。结论GP73是HCC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可用于HC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