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GP73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HCC、10例肝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CC)、10例肝血管瘤、10例乳腺癌、10例直肠癌、10例肺小细胞性肺癌、10例胃黏液细胞癌及3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中GP73表达阳性的20例HCC的癌旁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结果GP73在HCC组织中阳性率(8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织;GP73在HC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较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明显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P73的表达与HCC患者是否合并有腹水、肝硬化、淋巴结转移及门静脉分支侵犯有关。结论GP73是HCC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可用于HC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头部平卧截石位和头部抬高截石位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术中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头部平卧截石位和头部抬高截石位,比较患者的舒适度、术中血压变化及术后头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舒适度0级2例、1级17例、2级11例;术中血压升高11例;术后头痛发生2例。观察组舒适度0级17例、1级9例、2级4例;术中血压升高5例;术后头痛发生1例。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术中血压变化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头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抬高截石位符合人体脊柱弯曲的生理要求,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8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389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手术室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试验组手术室实施手术室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手术室感染的高危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监测指标合格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62%和6.05%,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手术室感染高危因素总发生率分别为3.26%和1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各项手术室监测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室细节管理,可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感染高危因素的出现,提高手术室监测指标合格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杨嘉  蔡振荡 《新中医》2019,51(5):232-234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组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54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96.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辅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显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5.
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7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挫伤性前房积血为眼科常见病 ,儿童占大多数[1,2 ] ,严重危害儿童的视力。我科 1989~ 1999年 10年间收治 76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76例中 ,男 6 2例 ,女 14例 ;年龄 3~ 14岁 ,平均 9 2岁 ;均为单眼 ;受伤至就诊时间半小时~ 3天 ,平均 1 4天 ;致伤物为玩具枪弹、拳击、球类、石头、木棒、跌伤等。前房出血量少于前房 1/ 3者 44例 ;占前房 1/ 3~ 1/ 2者 2 3例 ;超过前房 1/ 2者 9例。治疗前视力光感 5例 ;手动 14例 ;眼前数指 2 9例 ;0 .0 2~ 0 .1者 2 0例 ;0 .1~ 0 .2者 8例。眼压升高达 2 4~ 40mmHg(1mmH…  相似文献   
106.
儿童腰穿后腰痛受配合情况影响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腰穿后腰痛的发生。方法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比较腰穿配合者与需强行固定者腰痛发生率。结果腰穿配合者腰痛发生率7.4%,需强行固定者腰痛发生率12.5%,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种差异在有颅内压增高的患儿中尤为明显。结论腰穿后腰痛的发生与脑脊液外漏有关,为减少脑脊液外漏应尽量避免儿童在腰穿时哭吵及用力挣脱。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入院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蓝光照射2天,每天12h,观察组在常规蓝光照射基础上每天抚触2次,每次15分钟,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排便次数、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指数、入院时和治疗第4天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排便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指数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很好的配伍,是一种见效快,多方位,人性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与常规颈部牵引、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每隔3日推拿1次,25—30分钟/次的颈肩部软组织压痛点附着处强刺激滑动按压治疗;对照组采用每日1次的颈部间歇牵引20分钟/次,配合中频中强度治疗20分钟/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愈率为27%,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示性意义(P〈0.01,P〈0.05)。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94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94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1.7%,健康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7.9%,病例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6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推广亚低温治疗(HT)对心肺复苏(CPR)后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温州地区成立1家推广示范基地及10家推广基地,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CPR后昏迷患者实施HT。记录所有患者亚低温治疗相关信息,比较推广期间3年患者ICU出院存活率、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及严重致残率。 结果推广期间共对133例CPR后昏迷患者实施HT,推广第1年、第2年、第3年分别为28、46、59例。推广第1年、第2年、第3年达到目标体温时间[8.0(3.0,18.8)、10.0(4.8,20.0)、6.0(2.0,12.0)h]、药物使用率[17(60.7%)、43(93.5%)、42(71.2%)]及肌松剂使用率[0(0%)、1(2.2%)、13(2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10.475,P = 0.005;χ2 = 12.250,P = 0.002;χ2 = 17.647,P < 0.001)。推广期间ICU出院存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致残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3年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2.537,P = 0.281;χ2 = 0.308,P = 0.857)。推广3年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232,P =0.002),且推广第3年较第1年及第2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更高[16(27.1%)、1(3.6%)、3(6.5%),P均< 0.017]。 结论规范化的HT能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