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83篇
  3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适应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围绕如何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卫生法学人才,从树立人文学科实践教学意识出发,在积极完善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努力提升卫生法学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和人文素养教育能力,以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13.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HF总人数的50 %,它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左心房对于调节左室充盈量和维持全心功能至关重要,最近研究发现左心房功能在HFpEF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HFpEF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因此,该文对HFpEF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二者关系展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在HFpEF患者诊断和评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使用阿米卡星(Amk)、依替米星(Eti)的老年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促进老年患者合理使用这类药物。方法采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4家医院呼吸科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老年住院患者资料并分析。结果共纳入628例患者,其中男356例(56.69%),女272例(43.31%),平均(73.25±4.95)岁,Amk使用方案主要是0.4 QD(61.11%),Eti为0.2 QD(40.33%)。常联合β-内酰胺类药(62.42%)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0.16%)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59%),总有效率为82.32%(517/628),总肾功能损害率为2.23%(14/628)。Amk有效率为84.18%(394/468),肾损害率为1.92%(9/468)。Eti则分别为76.87%(123/160),3.13%(5/16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疗程5天,合并使用呋塞米,合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给药频次为肾功能损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疗程5天(OR=12.439;95%CI:3.315-46.670;P0.05),合并使用呋塞米(OR=4.939;95%CI:1.227-19.872;P0.05),合并使用ACEI/ARB(OR=8.656;95%CI:2.199-34.089;P0.05)是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尤其是≥80岁的高龄老人。疗程5天,合并使用呋塞米或ACEI/ARB时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步行、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全身大关节活动训练、姿势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及面部肌肉控制训练等,每周训练3次,每次持续60 min,共训练2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约为1∶2,每组进行15个腹式呼吸,分3组进行,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45个腹式呼吸)和吸气肌训练(每组进行10次最大吸气与呼气训练,共3组,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训练30次),每周训练5 d,共训练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MT)步行距离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定,并评估所有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结果 治疗12周时,2组患者的UPDRS Ⅲ、BBS、6MWT、MBI及FEV1、FVC、FEV1%[治疗组(25.82±0.62)分、(43.16±0.91)分、(324.54±88.51)m、(62.55±2.79)分及(1.96±0.62)L/s、(2.81±0.59)L、(71.83±9.12)%;对照组(27.33±0.68)分、(41.77±0.61)分、(297.34±90.12)m、(60.14±2.71)分及(1.71±0.53)L/s、(2.69±0.62)L、(69.38±8.89)%]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亦均较组内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治疗组的UPDRS Ⅲ、BBS、6MWT、MBI[(19.22±0.39)分、(46.27±0.82)分、(350.12±87.73)m、(70.29±3.01)分]及FEV1、FVC和FEV1% [(2.35±0.64)L/s、(3.17±0.63)L、(75.41±8.29)%]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24.91±0.72)分、( 43.62±0.74)分、(316.62±91.32)m、(65.42±2.92)分及(1.92±0.59)L/s、(2.97±0.59)L、(71.24±9.03)%]改善更为明显(P<0.05),且与组内治疗12周时相比亦有进一步改善。 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呼吸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MD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9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EGFR与肺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光甘肽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  95例NSCLC中,EGFR、LRP、P-gp、MRP及GST-π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3%、60.00%、40.00%、41.05%和55.79%。EGFR表达在有无吸烟史、不同病理类型(鳞癌vs腺癌)、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RP和MRP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 <0.05),MRP在高分化癌的表达阳性率低于中、低分化(P <0.05)。MRP与LRP、P-gp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41,P =0.001;r =0.213,P =0.038),EGFR与LRP、P-gp、MRP、GST-π的表达无关(P >0.05)。EGFR阳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为37.5%,低于EGFR阴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66.0%)(P <0.05)。结论  NSCLC组织中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常阳性表达,形成MDR的4种蛋白相互联系,可能对耐药的形成起协同作用,EGFR可以作为评价NSCLC化疗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因子1(HSF1)是调控真核细胞热休克基因转录的关键因子,在应激和正常生理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HSF1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HSF1的结构、肿瘤对HSF1的调控、HSF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HSF1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2006年11月,我们对150例白血病化疗致便秘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对直肠癌的疗效情况及TEM适应证.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临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直肠癌pTis 26例、pT1期42例、pT2期18例.全部病变均达到全层切除,未残留肿瘤组织,切除面阴性.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37.6个月).失访9例(10.47%),肿瘤原发部位复发9例(10.47%),其中pTis复发1例(3.85%),pT1期复发2例(4.76%),pT2期复发6例(33.3%);死亡3例(3.48%).死亡3例均出现在T2期肿瘤内.pT2期肿瘤复发比例显著高于pT1期肿瘤患者(x2=9.806,P<0.05).52例肿瘤直径<3cm患者中复2例(3.85%),34例肿瘤直径>3cm患者中复发7例(20.59%),显著高于肿瘤直径<3cm患者(x2 =4.493,P<0.05).结论 TEM针对pTis及pT1期,直径<3cm的早期直肠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哮喘及支气管哮喘的遗传方式, 观察两者的遗传相关性, 为哮喘的三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Falconer回归法估计婴幼儿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遗传度, 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两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S-N-K法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婴幼儿哮喘的遗传度为(80.53±7.85)%, 支气管哮喘的遗传度为(78.87±6.99)%, 两者危险因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其他危险因素起协同作用, 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因此预防婴幼儿哮喘, 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