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590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7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60岁以上老年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在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处理,并对其外科治疗的方法、结果和特殊性进行探讨。方法全组77例,年龄60~78岁,平均64岁;Ⅱa期23例,Ⅱb期29例,Ⅲa期18例,Ⅲb期7例,行全肺切除4例,肺叶切除67例,肺段切除2例。其中6例行支气管袖状切除成形。2例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肺段或肺楔形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为9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6%。随访率为8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47.7%、31.3%。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结合术中肺功能保护及周密的围术期处理,老年患者术后可获得相对良好的远期预后,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2.
P波离散度 (Pd)是指同步记录的 12导联中 ,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最大时限(Pmax)与P波最短时限 (Pmin)间的差值 ,多数人该值 <40ms,当其 >40ms时 ,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动 ,是体表心电图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1个新指标[1] 。本文对 40例伴有房性心律失常者的Pd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我院就诊病人中出现房性心律失常者 (A组 )男 2 1例、女 19例 ,年龄 2 5~ 85 (65 95± 13 3 8)岁 ,以窦性心律为主导节律 ,同时伴有反复短阵房颤(Af) 2例、短阵房扑 (AF) 4例、短阵房速 7例、频发房早 2 3例、…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13年3~6月采用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41~76(58.3±10.2)岁,分析其疗效。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自动出院1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满3个月者16例,随访率88.9%。全部随访患者支架范同内真腔管径有所恢复,假腔或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TEVAR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瘤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特别是为高龄和合并严重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优势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4.
票据管理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具体繁琐的工作,是为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强化医疗收费监督检查,同时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要求自2014年起行政事业单位将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具体要求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环节与流程,确定风险点,采取应对措施,票据管理也是医院财务风险点的控制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票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降低该项业务风险成本,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工作重点就如何利用信息系统(HIS系统)的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使得医疗票据管理工作过程趋于精细化,做到实时操作实时监控,能够把票据在交易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保持在最低水平,更加规范医院票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保证医院收入的安全与完整。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门诊流程的再造提升门诊诊疗、服务水平,节约患者候诊时间。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流程再造前后的内分泌科就诊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再造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的就诊用时及就诊满意度。结果门诊流程再造前内分泌患者就诊平均用时为105.66 min,再造后平均用时为56.48 min,有效节约49 min,满意度由原来的78.14%上升至90.67%。结论门诊流程再造可很好的提高门诊运营效率,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门诊管理,进一步提高诊疗、服务水平,提升医院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56.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就是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应用一定量的静脉镇静、镇痛药或吸入麻醉药使患者有一短暂睡眠过程,检查完毕后,患者能迅速清醒,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避免了常规纤支镜检查时患者应激反应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使检查得以顺利完成,有助于提高检查效果及复查率。传统的纤支镜检查方法是采用局部表面麻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检查,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中转开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共进行4 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93例,中转率2.17%,主要原因有:胆囊三角解剖不清50例(53.8%),腹腔内广泛粘连25例(26.9%),Mirizzi综合征8例(8.6%),胆囊消化道瘘5例(5.3%),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3.2%),胆道变异损伤1例(1.1%),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1.1%)。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腹腔内广泛粘连是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后营养指数(PNI)、体质量指数(BMI)在胃癌根治术病人预后评价中的意义,为胃癌病人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143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NLR、PNI及BMI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生存曲线和估计中位生存时间,用多重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 NLR与病人性别相关(86.67%比71.43%,P<0.05),PNI与病人神经侵犯状况有关(54.55%比35.23%,P<0.05),BMI与病人年龄(77.63%比38.81%,P<0.05)及CEA高低(68.09%比42.86%,P<0.05)相关。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NLR、PNI和BMI均与病人预后有关,但是多重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仅PNI影响病人预后,低PNI病人死亡风险是高PNI病人死亡风险的1.751倍(95%CI:1.189~2.578)。结论 PNI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临床胃癌病人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β1受体阻滞剂对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探讨其影响病人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54例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人。根据是否使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72 h循环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CTnI)、血乳酸(Lac)水平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等。所有病人再根据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72 h后治疗组心室率(HR)(90.6±8.9)次/分低于对照组(118.4±23.1)次/分(t=5.916,P<0.001),两组病人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72 h液体平衡量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CTnI、La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β1受体阻滞剂使用率(31.6%)低于存活组(6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1.21 μg/L、APACHEⅡ评分>19.5分是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β1受体阻滞剂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β1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脓毒性休克早期病人的心率和心肌氧耗,减轻心肌损伤,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以缩短住ICU时间,可能是此类病人预后的潜在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0.
姜茂华  马青青  杨芳  裴蓓  李珊 《安徽医药》2019,23(10):2026-2028
目的探讨钩针预劈核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 2017年1—9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全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人 46例(53眼),晶状体核硬度 Ⅲ~Ⅳ级,将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钩针预劈核组(23例27眼)和超声拦截劈核组(23例26眼)比较两组术中实际有效超声时间(EPT)、术后角膜水肿、术后裸眼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钩针预劈核组的 EPT(6.69±2.69s低于超声拦截劈核组s;),(9.49±3.03)(P<0.05)角膜水肿发生率较超声拦截劈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但术后视力提高情况钩针预劈核较超声拦截劈核组更为明显;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钩针预劈核的 EPT短,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低,较早地改善病人术后视力,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