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590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7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王宗方  柏战 《心脏杂志》2017,29(3):325-328
目的 研究不同血压水平与冠脉病变及临床事件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科行冠脉造影患者276例。根据患者血压状况分为血压正常组(82例),高血压Ⅰ级组(58例),高血压Ⅱ级组(65例),高血压Ⅲ级组(71例)。收集临床资料,冠脉评分采用改良的Gensini评分,分析各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果 各组冠脉病变程度构成比不同,血压正常组重度病变比例最低,高血压Ⅲ级组重度病变比例最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均为Gensini评分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 结论 随着血压的升高,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误诊为胆囊炎的原因。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2008年以来我科接诊的9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误诊为胆囊炎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病于右上腹的非特异性肋软骨炎与胆囊炎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肋软骨炎认识不足、合并胆囊疾病与不重视体格检查。结论详实的病史询问、细致的体格检查以及对疾病深入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9岁,因"突发胸闷、胸痛近2h,黑蒙1次"于2010-11-20急诊入院。患者于2010-11-20 9:00左右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大汗淋漓、头晕伴黒朦1次于10:20到我院急诊就诊,心率55次/min,血压112/72mmHg,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截骨推移区骨愈合的组织学特点和新骨形成规律。方法取青紫蓝兔24只,建立胫骨大段骨缺损模型,在近干骺端截骨。分别于截骨后第1、2、4、6、8、10周各处死4只兔,在近干骺端的分离区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截骨后第1周出现血肿机化,第4周出现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第6周推移区大部分被骨性骨痂取代,第8周开始改建。结论推移区存在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2种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VEP)无创颅内压( ICP)监测,评价其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第1、第3、第7、第14天行颅内压监测,同时检测肾功能,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甘露醇用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第1、第3、第7、第14天颅内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监测组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可以准确测定颅内压值,给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6例(31个椎体),将参考架固定于病椎或其相邻椎体棘突,注册器械,C臂机透视正、侧位图像,获取透视图像上的虚拟影像,根据导航信息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31个椎体均成功完成PKP手术。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无肺栓塞及心血管急性反应,4例骨水泥渗漏,1例椎前,1例椎旁,2例椎体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较术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且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降低辐射的损害。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测定肺癌相关三种类型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中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从而探讨这四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海螺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120例(肺癌组),分成三组,肺腺癌组(50例)、肺鳞癌组(45例)、小细胞肺癌组(25例);健康体检人群38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A125、CEA、NSE、CYFRA21-1浓度比较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清CA125、CEA、CYFRA21-1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NSE浓度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肺癌类型中NSE、CYFRA21-1浓度有明显差异,其中小细胞肺癌组NSE浓度最高,肺鳞癌组CYFRA21-1浓度最高(P<0.05),而三组间的CA125、CEA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四种标志物联合阳性率在肺癌组为76.76%、肺腺癌组66%、肺鳞癌组84.44%、小细胞肺癌组88%。结论:CA125、CEA、CYFRA21-1在肺癌中表达明显增加,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肿瘤标志物浓度及阳性率差异较大,因此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细胞因子及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细胞因子指标[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右心功能指标[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心肌做功(Tei)指数、右心室与左心室舒张期横径比值(RVDD/LVDD)、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不良反应及健康调查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D-D、IL-10、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ei指数、RVDD/LVDD低于对照组,RVFAC、TAPSE高于对照组,pa(O2)、pa(C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D-D的水平,改善血管内纤维溶解性与凝血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右心功能和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0.
许丽莉 《安徽医药》2020,24(3):524-52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 42例需要进行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宣教方式。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高于对照组( 90.5%比 66.7%,χ2=4.095,P=0.043)。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 95.2%比 71.4%,χ2=4.286,P=0.038)。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手术病人,有利于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提高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使病人更加良好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