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0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385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91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1876篇
内科学   1142篇
皮肤病学   405篇
神经病学   1268篇
特种医学   522篇
外科学   1366篇
综合类   1553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752篇
  6篇
中国医学   265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763篇
  2007年   807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692篇
  2003年   641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8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受检患者58名治疗前均行血清Cy21-1、SCC、NSE、CEA和CA15-3测定和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血清Cy21-1和CA15-3水平与全身骨显像结果相关。(P<0.05),血清SCC,NSE及CEA水平则无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Cy21-1和CA15-3升高水平与肿瘤骨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尤以Cy21-1为著。  相似文献   
82.
腹部外科感染主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越来越多强有力的新型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感染依然是外科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由于宿主、微生物和抗菌药物三方面各自力量的消长和相互间关系的变动,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常见细菌的构成比和药物敏感性均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只有及时掌握这种变化趋势,才能针对性地选用最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从而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中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d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lum,DHFFR)的必要性。方法观察组16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使用止血带,皮肤1cm切口,内镜下应用USE系列切断腕管横韧带和DHFFR,与对照组16例单纯切断腕管横韧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功能随访,按照Kelly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3例,良3例;对照组优8例,良5例,可3例,2组浜田Ⅱ、Ⅲ级疗效差异有显著性(,=6.278,P=0.043)。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论对浜田Ⅱ、Ⅲ级腕管综合征者术中注意腕横韧带切断不是唯一的目标,同时切断DHFFR才能彻底减压。  相似文献   
84.
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施行TVT的114例女性SU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Stamey尿失禁分级系统评价TVT手术的有效性。术后较术前尿失禁等级评分改善2级或2级以上为显著改善,1级为改善,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术后尿失禁等级为0~1级为完全控尿,2级为有效控尿,3~4级为无效。评估术前、术后的24h尿垫试验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随访110例(96.5%),随访时间6~30个月。24h尿垫试验术前(38.3±10.4)g,术后(8.8±7.4)g;尿失禁症状评分从术前42.3±11.4,术后20.4±9.2;尿失禁等级评分显著改善者94例(85.5%),改善者12例(10.9%),无效者4例(3.6%)。术后完全控尿者89例(80.9%),有效控尿者14例(12.7%),无效者7例(6.4%)。术中发生膀胱穿孔2例(1.8%),出血14例(12.7%)。术后1个月内有排尿不畅者9例(8.2%),尿频、尿急者12例(10.9%),尿潴留者1例(0.9%);术后6个月后有耻骨上不适者8例(7.3%),排尿不尽者2例(1.8%),尿频、尿急者3例(2.7%)。1例反复尿潴留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最终将吊带切断。术后未出现吊带处阴道黏膜糜烂和明显盆腔血肿。结论TVT术是目前治疗女性SUI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85.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微血管血栓形成.以此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包括两个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以及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TTP最早于1924年由Moschcowitz报道,TTP的微血栓呈全身性分布.HUS最早于1955年由Gasser等人报道,HUS的微血栓主要分布于肾.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在最近已获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86.
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疝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包括有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白线疝、脐疝等,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也不同.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逐渐成熟,相关设备、器械以及新型防粘连疝修补材料的出现,腹腔镜疝修补术已经从治疗腹股沟疝扩展到各类腹壁疝,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微囊化后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移植疗效。方法原代培养RPE 并传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多巴胺(dopamine, DA)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 HVA)的含量,ELISA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的含量。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细胞。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 (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建立 SD 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立体定向移植 RPE+ 微囊,检验旋转实验、免疫组化和脑内生化的变化。结果 RPE 培养上清液中DA、HVA、BDNF、GDNF 的含量稳定,微囊化后细胞长期存活,活性没有明显变化。6-OHDA毁损MFB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成模率为83%。移植微囊化的RPE后有效率为33%。结论猪 RPE 体外培养生长旺盛,持续分泌 DA、BDNF 和 GNDF,微囊化不影响其分泌功能。RPE 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当前慢性乙肝治疗的新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斜方肌联合肱三头肌长头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6年2月,对13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肱三头肌长头起点联合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2年,术前肩外展5°(0°~30°),术后肩外展80.6°(55°~95°)。按照顾玉东的评定标准评价:优5例,良6例,可2例。[结论]斜方肌联合肱三头肌长头移位是一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例(8.2%)。56例图像质量优良的病人中,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6±0.8)次;其中2次32例,3次16例,4次5例,5次3例;24例(42.9%)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