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LMP1-CTAR2影响鼻咽癌干细胞SP18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逆病毒感染方式,建立稳定表达LMP1及CTAR2的TRADD活性区突变型LMP1(LMP1TRADD)的鼻咽癌干细胞SP18细胞系(空载体pLNSX为阴性对照),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平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LMP1TRADD对鼻咽癌干细胞SP18增殖的影响。同时利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NF-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1)SP18-LMP1细胞生长较SP-pLNSX细胞加速,增殖指数增加(n=3,P<0.01)。(2)SP18-LMP1TRADD细胞的生长速度较SP18-LMP1细胞减慢,增殖指数降低(n=3,P<0.01)。(3)SP18-LMP1TRADD细胞中NF-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较SP18-LMP1细胞降低,与SP-pLNSX细胞相似。结论 NF-кB通过介导LMP1-CTAR2胞内信号,降低SP18细胞的增殖指数,影响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TCD卧立位试验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NIHSS评分≤4分的AIS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完成NIHSS评分、TOAST分型、mRS评分,询问近1月有无直立性头晕症状,完善头颅MRI评估。完善卧立位TCD检查,记录患者卧位及立位1 min、3 min、5 min、10 min的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随访1年后缺血性卒中事件事件,分析卧立位TCD结果、直立性头晕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120例AIS患者,男性96例,女性24例。依据卧立位TCD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反应组27例(22.5%),直立性低血压组15例(12.5%)、直立性高血压组36例(30.0%)、直立性脑低灌注组42例(35.0%)。55例(45.8%)患者近1个月有直立性头晕。随访1年共有19例(15.8%)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立性低血压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60,95%CI:1.139~46.274,P=...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Runx3基因CpG岛甲基化对胃癌病变的影响;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法(MSP)和焦磷酸测序法(PS)对Runx3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特异性.方法:选取150例胃癌患者胃切除标本及50例无癌变胃黏膜标本,以MSP法和PS法同时检测其Runx3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相比,胃癌组织Runx3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P法:67.3%vs40.0%;PS法:76.0% vs30.0%).MSP结果显示,Runx3甲基化只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PS法分析显示进展期胃癌的Runx3甲基化率高于早期胃癌;且其甲基化状态与肿瘤的大小(P=0.001)、Lauren分级(P=0.043)、浸润的深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4)及肿瘤TNM临床分期(P=0.003)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Runx3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体外大量扩增卵圆细胞并保持其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细胞培养方法.方法用RPMI 1640加上15%的胎牛血清和终浓度为20μg/L表皮生长因子(EGF)培养卵圆细胞株OC3,每隔5代收细胞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细胞化学、酶细胞化学等方法检测OV-6、c-kit、γ-谷氨酰转肽酶、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2型丙酮酸激酶、L型丙酮酸激酶和白蛋白等分子标志物.结果卵圆细胞株OC3在体外大量扩增,不同程度表达OV-6、c-kit、γ-谷氨酰转肽酶、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2型丙酮酸激酶等幼稚肝细胞的生物标记,而不表达L型丙酮酸激酶和白蛋白这类成熟肝细胞的分子标记.结论用RPMI 1640加上15%的胎牛血清和终浓度为20μg/L的鼠源性EGF,在体外能大量扩增卵圆细胞株OC3,至第79代仍有很高的增殖活性,同时仍保留肝内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90α/β(heat shock protein 90α/β,HSP90α/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胃癌的早期诊断与分子病理分型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组织芯片,观察HSP90α/β蛋白质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然后分析HSP90α/β蛋白质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HSP90α/β蛋白质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Ⅲ~Ⅳ期患者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 HSP90α/β蛋白质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发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即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及TNM分期的增加而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体外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及免疫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I型胶原酶对PASMCs进行体外培养。在无菌环境下,分离提取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肺动脉主干,剥离外膜、剔除内皮细胞,经酶消化法,体外培养PASM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ASMCs生长状态及特点;台盼兰测定细胞活力;免疫细胞染色法进行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 actin)鉴定。结果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PASMCs 3 d后,可见细胞贴壁呈梭形生长,6 d后生长迅速呈典型的峰-谷状生长,9 d后达90%融合。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表明:培养的细胞为PASMCs;细胞存活率为98.5%;原代培养8~10 d后即可传代,3-10代细胞生长迅速、细胞形态不易发生改变,可用于进行细胞实验。结论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简单易行、可靠、PASMCs生长迅速、传代周期短的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培养的原代PASMCs可用于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7.
miRNA是一种由19~22个成熟的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molecules, ncRNAs)。迄今为止,miRNA在所有动植物中都有发现,它们约占所有基因组的4%。miRNA已被证明在生命的正常生长发育中起作用,它还与人类许多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每个miRNA在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确切作用和功能仍有待研究。然而,miRNA很短,这成为检测它的一个限制因素。因此,无论是在组织或细胞水平上,敏感的miRNA检测方法的发展都将成为miRNA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对miRNA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能应用于病理标本的miRNA检测方法及其它一些有效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miRNA的表达和功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XRs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采用LXR激动剂T0901317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rdU标记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①LXRα和LXRβ在乳腺正常组织基本不表达,但LXRα在不同乳腺癌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增高(P<0.05),在浸润性导管癌尤为明显;LXRβ在不同乳腺癌病变中不表达.②T0901317(10μM)处理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率(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LXR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激活LXRα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LMP1-CTAR3调节的CK19和vimentin蛋白在鼻咽上皮和鼻咽癌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MP1、CTAR3、CK19和vimentin在30例鼻咽上皮组织和60例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①LMP1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和90%;②与LMP1(-)组织比较,CK19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降低(P<0.05);③与LMP1(-)组织比较,vimentin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LMP1-CTAR3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下调CK19蛋白和上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0.
目的 TIN2是端粒保护蛋白复合体中的一员,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本研究检测胃癌组织中TIN2基因的突变位点,探索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05-03-2013-05-14收治的胃癌患者组织标本50例,均为胃腺癌.提取5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的DNA,进行PCR扩增,对TIN2基因的6号外显子进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找到TIN2基因的突变位点,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 在22%(11例)的胃癌标本中发现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两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6%(3例)胃癌标本中TIN2基因6号外显子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16%(8例)胃癌标本中TIN2基因6号外显子第241位碱基G/G突变为A/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两者对TIN2蛋白质的功能皆有影响,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比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241位碱基G/G突变为A/A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更大,即这个突变很有可能是有害的,发现TIN2基因的突变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发现了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的两个突变位点,其对蛋白质的功能皆有影响.TIN2基因6号外显子中第90位碱基C/C突变为C/T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其对蛋白质的功能影响更大.TIN2基因的突变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