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4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43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2537篇
内科学   71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63篇
特种医学   3359篇
外科学   590篇
综合类   2949篇
预防医学   548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999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389篇
  2024年   317篇
  2023年   1106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902篇
  2011年   996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1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进行泌尿系增强多期扫描,并获得各种后处理图像。结果1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均可见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的征象。CT多平面重建(MPR)直观地显示了腹主动脉(AO)与SMA之间的夹角(α),最大为21.88,°最小为12.86°,平均为17.95°。CT横断位图像显示扩张的左肾静脉直径为12~15.3 mm,平均为13.26 mm;LRV受SMA压迫狭窄处直径为3.0~4.0 mm,平均为3.26 mm。左侧卵巢静脉或睾丸静脉直径为2.1~2.6 mm,平均为2.2 mm。5例增强扫描肾实质期(后期)显示双肾实质密度相差20 HU以上。结论MSCT在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Swyer-James综合征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19例胸部CT扫描患者,均行HRCT扫描,其中13例有深呼气末及深吸气末HRCT扫描,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支气管扩张。结果19例共累及37叶肺,CT显示全部肺叶透亮度增高和肺叶血管纹理细小,其中35叶(95%)容积缩小;同时,CT显示合并支气管扩张19例、肺结核2例、细支气管炎6例和节段性肺不张3例。结论CT及HRCT扫描是诊断该病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获得正常人脑池段后组脑神经及相关动脉血管的MRI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对59名正常体检者进行三维(3D)积极干预稳态(3D-CISS)序列扫描、多平面重组(MPR)成像,其中22名同时行3D-时间飞跃法(TOF)脑干区血管成像。对这些受检者脑池段后组脑神经的走行和神经血管位置关系进行显示,并将脑池段后组脑神经MRI结果与5具尸体脑断层切片、尸体脑3D-CISS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显示概率:59名正常体检者脑池段舌咽、迷走、副复合体神经在斜横断面、斜矢状面重组图像上分别以100%(118/118)、99%(117/118)的概率清晰显示;舌下神经在斜横断面、斜矢状面重组图像上分别以90%(106/118)、91%(107/118)的概率清晰显示;3D-TOF序列成像不能清晰显示后组脑神经。(2)神经走行显示:59名正常体检者的双侧舌咽、迷走、副复合体神经均从橄榄后沟发出,自上而下依次为舌咽、迷走、副神经;颈静脉孔为舌咽、迷走、副复合体神经出现的标志层面;45%(53/118)的舌咽、迷走、副神经呈分离平行状走行,55%(65/118)三者呈聚拢状走行;舌下神经从延髓前外侧沟出延髓,舌下神经管为舌下神经出现的标志层面。(3)3D-CISS序列MR影像:椎动脉(VA)是显示率较高的动脉,72%(85/118)的VA与后组脑神经无接触;28%(33/118)的VA与后组脑神经接触。(4)将脑池段后组脑神经成像结果与尸体3D-CISSMRI、断层切片标本进行对照,显示良好的对应关系。结论3D-CISS MRI可以清晰显示脑池段后组脑神经及相关动脉血管。  相似文献   
74.
创伤性泌尿系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在创伤性泌尿系出血急诊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6月对27例创伤性泌尿系出血根据损伤出血部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栓塞靶动脉. 结果 23例一次栓塞成功止血,2例2次栓塞后止血,2例栓塞失败改行其他治疗方法.栓塞后不良反应为发热16例,局部疼痛、恶心、呕吐14例,1例髂内动脉栓塞出现一过性臀部疼痛. 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治疗创伤性泌尿系出血的有效措施,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的优点,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18氟-胸腺嘧啶核苷(^18F-FLT)正电子发射体层(PET)-CT显像对胸部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做了^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但定性诊断困难的患者,在第2~3天进行了^18F-FLITPET-CT显像。分析病变在两种不同显像剂PET-CT上的表现,分别测量二者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SUV)。结果:8例恶性病变(5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瘤、1例胸椎恶性肿瘤、1例胸椎转移瘤),其中7例见FLT异常摄取,5例肺癌平均maxSUV为4.2(鳞癌2例、腺癌2例、肺泡癌1例);9例良性病变(5例肺结核、1例肺炎、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无或轻度摄取FLT,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变平均maxSUV为1.6;9例良性病变中8例见FDG异常浓聚,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灶平均maxSUV为3.9,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也见FDG明显摄取,平均maxSUV为11.0。11例肺内病灶FDG和FL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5/5)、16.7%(1/6)、54.5%(6/11)和80.0%(4/5)、66.7%(4/6)、72.7%(8/11)。结论:胸部肿瘤^18F-FLT显像的特异性较高,在^18F-FDG显像阳性,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时,FLIT可以作为FDG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显像有助于提高胸部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6.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与异舒吉对照组,通过核素心肌显像、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其心肌缺血的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46.1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P<0.01),全血低切粘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优于异舒吉,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不仅具有扩张冠脉、增加血供,降低动脉压及冠脉阻力,还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内皮素和保护血管内皮,抗氧化和钙拮抗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7.
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方法及其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28例小肠磁共振水成像。25例检查前30min口服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500ml,检查前10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0mg;3例小肠梗阻直接进行小肠磁共振水成像,6例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插管法小肠气钡造影结果对照。部分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8例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均获得成功,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正常小肠10例,Crohn’s病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十二指肠腺瘤样增生1例,十二指肠憩室2例,小肠腺癌3例,回肠息肉1例,空肠间质瘤2例,回肠梗阻3例,小肠系膜扭转1例。18例小肠器质性病变诊断敏感性100%(18/18),特异性77.8%(14/18)。结论磁共振水成像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轴位图像及曲面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结石79枚,发生于三个生理狭窄处的概率分别为:20%、28%、52%。结石以上输尿管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曲面重建图像可清楚的显示结石大小、部位及输尿管扩张的程度。结论螺旋CT轴位图像及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做出快速、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分析胃前壁癌肿在双对比造影(DC)中的X线征象,提高对其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复查分析经术前、手术和病理证实,均做了DC的胃前壁癌肿35例。结果:悬滴、白雾状影、重叠白线及线征4个征象的出现率分别达78%、94%、66%、88%。当癌肿累及大小弯侧时,还可出现腔壁多边征。如能确定上述征象中的1、2个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胃前壁癌肿在DC中有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注意观察并充分认识上述征象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变化,并紧密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纳米磁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 ,提供肝肿瘤局部靶向消融新方法。方法 应用电泳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该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纳米磁处理组 ,在不同剂量与时间点条件观察纳米磁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率。结果 纳米磁组细胞凋亡率 2 4h时由 2 5 %上升到 5 4% ;3 6h时 ,纳米磁组、表阿霉素组、空白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 78% ,5 3 % ,2 % ,各组之间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 (t =3 0 5 ,P <0 0 5 ) ,凋亡率、药量、与时间呈正相关 (r=0 96,P <0 0 5 )。结论 纳米磁可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 ,可以提供肝肿瘤有效的靶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