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1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453篇 |
内科学 | 121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49篇 |
外科学 | 201篇 |
综合类 | 131篇 |
预防医学 | 87篇 |
药学 | 86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30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检验的质量控制,不仅仅是要控制检验结果是否准确,还要对诸多与检验有关的误差进行控制。任何定量检验技术系统误差的监控都极其重要,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系统误差同样包括分析前、中、后等问题,对每个环节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由于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和所检测项目的特殊性,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也不全同于其他检测方法和项目。本科室应用AXYSM免疫发光分析仪开展了肿瘤标志物、激素、心肌损伤标志物、药物浓度等检测。现将在工作中有关检测质量控制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医学综述》2017,(1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后序贯行姑息性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收治的170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观察组治疗采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后序贯行姑息性放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后同期行姑息性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症状改善情况、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远处转移生存率总有效率、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鼻塞、耳鸣及血涕症状的改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42.6±9.7)mm~3比(53.7±9.9)mm~3](P<0.0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治疗有效率[92.94%(79/85)比65.88%(56/85),69.41(59/85)比43.53%(37/85)]以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85.88%(73/85)比68.23%(58/85)、70.59%(60/85)比40.00%(34/8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更高,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度黏膜炎、皮肤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06%(6/85)比18.82%(16/85)、1.18%(1/85)比8.23%(7/85)、2.35%(2/85)比10.59%(9/85)、12.94%(11/85)比15.29%(13/85)](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后序贯行姑息性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效果较好,能较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肺部阴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胸部X线检查或螺旋CT扫描发现肺部阴影,经住院正规抗炎治疗效果差或高度怀疑肺癌的124例患者常规行纤支镜检查,分别采用直视、刷检、肺活检、细菌学、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结果:经上述方法确诊肺癌96例(77.4%),肺结核15例(12.1%),肺脓肿4例(3.2%),真菌性肺炎3例(2.4%),异物引起的阻塞性肺炎2例(1.7%),未确诊4例(3.2%)。未确诊病例中3例经彩色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为腺癌,1例不能确诊。结论:纤支镜结合细菌学、病理学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肺部阴影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患女性.17岁。因咳嗽、咳痰1年,左胸痛2d入院,无畏寒、发热、盗汗、体重下降、咳果酱样痰等.查体:体表未扪及包块,左胸廓饱满.左下肺呼吸运动及语颤减弱,左下肺呼吸音消失。2年前曾有生食海蟹史。辅助检查:结核菌素试验(-).B超示肝胆胰脾肾无异常:血常规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5.
我科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静脉滴入萘普生钠注射液配置的液体后接输葛根素配置的液体时,输液管中莫菲氏滴管中出现白色混浊,且有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堵塞于输液管接头.当调换输入液体顺序,即在输完萘普生钠配置的液体后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再接输葛根素配置的液体,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此现象说明萘普生钠与葛根素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建议2组液体之间加输其他液体以冲净输液管内余液,再输下一组液体,避免2种药物直接作用,产生混浊、沉淀现象,发生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106.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人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SC)LX-2细胞株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5~50mmol/L和浓度为0.5~10mmol/L的GSH培养肝细胞和HSC,MTT法检测GSH对肝细胞和HSC增殖的影响。用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和GSH共同培养肝细胞和HSC,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用高(5.0mmol/L)、中(2.5mmol/l)低(0.5mmol/L)3个浓度的GSH培养HS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2.5~10mmol/L浓度范围内,GSH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各浓度GSH对HSC增殖均未见影响。GSH可增加肝细胞和HSC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其丙二醛含量,同时可抑制HSC的TGF-β1表达。结论GSH可促进肝细胞增殖,保护肝细胞和HSC免受氧应激损伤,抑制HSC分泌TGF-β1显示其具有肝细胞保护、抗氧化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大面积烧伤经腋静脉置管行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烧伤病人,机体呈超高代谢状态,大量热能消耗和显著负氮平衡,因此,静脉营养支持是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大面积烧伤后,皮肤广泛受到破坏、创面感染,导致置管困难或导管感染等。自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经腋静脉穿刺置管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18~57岁,烧伤面积50~84%,平均烧伤面积64%;住院36~121d,平均住院76d。伤后3~5d开始行静脉营养治疗,用3L袋输注营养液14~28d,平均21d。本组29例共行腋静脉置管35次,其中左侧腋静脉12次,右侧23次;穿刺置管一… 相似文献
108.
伤口拆线是门诊换药室的常规工作,而有些伤口的血痂往往到拆线时间也未清除干净,门诊拆线时,如用常规的拆线剪进行拆线,病人感到疼痛,且拆线难度大。为了减轻病人在拆线时的疼痛,改用无菌手术刀片进行拆线,经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村料与方法1.1材料无菌手术刀片(11号尖刀)1.2方法根据拆线部位 相似文献
109.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抗生素越来越多的被临床所应用,许多新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而现有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福建省福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与依诺沙星注射液(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肌腱的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曾出现过多种固定器材,分析近年来关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文献资料,了解肌腱固定方式的发展趋势。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6-09有关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肌腱固定方式的文献,检索词为“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reconstruction,hamstr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另外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3有关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肌腱固定方式的文献,检索词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腘绳肌腱”,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取有关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文章,纳入标准:①随机或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②观点明确。③有关于固定方式的评论。排除标准:①综述。②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0篇关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文章,选择其中符合标准的33篇进行综合分析。资料综合:固定方式经历了一个由皮质骨外固定到骨隧道内固定的演变过程,Transfix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肌腱结嵌压固定是最新出现的一种固定方式,其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在固定位置的选择上,多数学者认为应该遵循等距重建。通过对固定方式的比较发现,隧道内固定能减轻术后骨隧道的扩大程度。结论: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固定方法越来越趋于隧道内固定,并朝着利于腱骨愈合、减轻骨隧道扩大的方向发展。在固定位置的选择上,学者们尚无统一的意见,其趋势可能是向解剖固定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