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定量参数ADC值、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Ve、Kep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及血清PSA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穿刺前均具有血清PSA及前列腺多模态MRI检查,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进行Gleason评分。测量其MRI定量参数ADC、Ktrans、Kep、Ve值。根据Gleason评分,得分为2~4分的患者被归类为高分化组,5~7分被归类为中分化组,8~10分被归类为低分化组,分析多模态MRI定量参数与Gleason评分、tPSA、fPSA值的相关性,比较多模态MRI定量参数及PSA在各组间差异。结果:ADC值与Gleason评分、tPSA、fPSA均呈负相关(P<0.05);Ktrans、Kep值与Gleason评分、fPSA、tPSA均呈正相关(P<0.05);Ve值与Gleason评分、血清tPSA、fPSA均无相关性(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ADC值降低;Ktrans、Kep、tPSA、fPSA随分化程度减低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多模态MRI定量参数能在术前非侵入性评价前列腺癌的病理评分,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脑血管变异性疾病,最初由Smoker等[1]命名,发病率约0.05%~0.06%[2,3],病因至今不明,Schievink等[4]报道VBD可能与遗传因素有,VBD可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有些甚至是致命的[5].  相似文献   
63.
读片窗     
谢宗玉 《安徽医学》2009,30(8):990-990
患者,男性,54岁,因“右上腹痛伴咳嗽20天”入院。查体:体温36.0℃,心率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9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右侧肺活动度及语颤减弱,扣诊呈浊音。心率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右上腹轻微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64.
郭飞  王中秋  谢宗玉  孙景秋 《实用全科医学》2009,7(4):418-419,F0003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细胞胶质瘤、蛛网膜囊肿等进行鉴别,重点研究DNT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MRI信号特点、强化方式等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病灶均局限于皮层或以皮层为主,呈长T1长1、2信号,FLAIR及DWI像呈等低信号;病灶以额顶叶最多见;7例病灶形态呈典型的“三角征”;11例患者肿瘤内均见到多发囊变区及等信号分隔;9例瘤周无水肿,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2例有强化。结论大部分DNT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表现为皮层内三角形长T1长舵信号,内有等信号分隔,无占位效应,多数不强化。当病变缺乏特征性表现时,诊断较为困难;特殊胶质一神经原成分是DNT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定量测量的浸润深度及上下径对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2例舌鳞癌患者术前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肿瘤的浸润深度及上下径进行定量测量。对所得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于颈淋巴结转移有意义的因素,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预测舌鳞癌截断值、浸润深度和上下径对颈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共纳入42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14例(33%)患者颈部淋巴转移为阳性,28例(67%)患者颈部淋巴转移为阴性。舌鳞癌颈部淋巴转移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RI定量测量的浸润深度及上下径与颈部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RI定量测量的浸润深度和上下径预测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分别为13.75mm和19.30mm,AUC分别为:0.786(95%CI:0.607-0.964)和0.85 5(95%CI:0.728-0.98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6%、64.3%及78.5%、92.9%。结论 基于MRI定量测量的浸润深度及上下径是...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究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脑膜瘤术后脑水肿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170例的术前MRI图像、术后CT图像及临床资料,轻度脑水肿患者101例、重度脑水肿患者69例。随机的将病例按照7:3分为训练组(119例)和验证组(51例)。采用医准-达尔文AI平台获得T1WI、T2WI及T1WI+C图像的10个影像组学特征。根据最大绝对值归一化和选择算子回归进行特征降维、最优特征筛选(个数)最后采用逻辑回归建立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绘制列线图。三种不同模型预测脑膜瘤术后水肿程度的诊断效能用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评估。结果 基于临床特征构建的临床模型、基于影像特征构建的影像模型及联合临床资料和影像特征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均大于0.80,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基于临床资料和影像特征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AUC=0.90)和验证组(AUC=0.91)均高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病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急性严重腹痛发生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影像组学模型、Logistics回归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并实行TACE术的患者,分别收集其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按照8:2分成训练集及验证集,按照BPI评分标准,“0~3”分无或轻度疼为阴性组,共计57例,“4~10”分中重度腹痛分为阳性组,共计71例,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影像组学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对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动脉期+门脉期、动脉期+延迟期、门脉期+延迟期及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联合组学模型的训练集AUC值为0.79,验证集AUC值为0.78,其效能高于其它六组组学模型。临床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TACE术史、TACE术后腹痛病史、肿瘤距肝包膜距离是否>1cm、肿瘤最大直径是否>5cm、肿瘤数目是否>2、有无血管侵犯及TACE术式是其独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建立3D CT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含铂双药联合方案对晚期肺鳞癌的化疗疗效,以期帮助后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7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选取化疗前胸部增强CT纵隔窗图像及化疗两个周期后的胸部CT图像,依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估并分为有效组78例和无效组49例。使用慧影大数据人工智能科研平台将数据按照4∶1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选取患者化疗前图像,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训练组中,有效组AUC为0.82(0.74~0.91),准确率为0.65,特异度为0.74,敏感度为0.74;无效组AUC为0.82(0.74~0.91),准确率为0.84,特异度为0.77,敏感度为0.77;测试组中,有效组AUC为0.76(0.57~0.96),准确率为0.70,特异度为0.81,敏感度为0.81;无效组AUC为0.76(0.57~0.96),准确率为0.81,特异...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PM)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且行术后PM评估的110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7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4.65±10.24)岁。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且PM诊断为阴性。将全部病人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77例(术后PM阳性33例)与验证集33例(术后PM阳性14例)。采用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隐匿性PM显著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来构建临床模型。基于增强CT影像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组学模型并计算模型的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临床独立预测因素与Radscore联合来构建联合模型及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的AUC值,并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联合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临床价值。结果 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AUC值分别为0.944、0.915)均高于临床模型(AUC值分别为0.780、0.865)及组学模型(AUC值分别为0.844、0.825)...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螺旋CT表现,为该病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1)平扫6例最大直径小于3cm的肿瘤平扫时呈等密度,仅表现为肾轮廓局限性隆起;4例最大直径大于3cm的肿瘤密度不均匀。其中2例病灶内见斑点状钙化。(2)增强扫描5例较均匀强化,5例强化不均匀,其中4例在皮髓期病灶出现中央“星状瘢痕”。(3)全部病灶内实质成分强化程度均小于同期肾实质,在肾实质期测量、计算病灶-肾皮质强化比值为0.84(0.73~0.98)。(4)10例增强后行MIP、MPR重建显示9例肿瘤血供来自同侧肾动脉,1例血供来自腹主动脉。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CT诊断困难,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些特征性的征象(如“星状斑痕”征),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结合术中病理检查,可避免不必要的肾脏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