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7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11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89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016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99篇
特种医学   406篇
外科学   6359篇
综合类   2973篇
预防医学   4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82篇
  63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19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591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719篇
  2018年   655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100篇
  2011年   1133篇
  2010年   1001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有必要放置椎间融合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典的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已有70余年历史,大量文献总结显示该方法以良好的手术效果经受了较长时间的考验。随着近年来各种脊柱内固定器械、椎间融合器(cage)及人工椎间盘等内植物的迅速发展,部分手术医师亦将腰椎融合或人工椎间盘置换应用于单纯LDH患者,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运用作者自主研发的滑脱复位系统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改变手术操作顺序,对神经根彻底减压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腰椎峡部不连性滑脱病人采用本系统加SRS治疗回顾和分析,并按复位效果、症状改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材料牢固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经1-6年(平均2年5个月)随访,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3例,良16例,可3例,无症状加重病例。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结论]新型滑脱复位系统加SRS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效果更为切实可靠,尤其对患有骨质疏松以及腰椎滑脱严重的病人能达到很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更容易直视下打入椎弓根钉,可防止对神经的误伤、节约了手术时间并可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操作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3.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脊柱畸形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医生仍然将冠状面上的Cobb角纠正程度作为脊柱侧凸治疗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而,临床上常出现Cobb角矫正了,但患者术后外观较术前更差的情况。本期讨论中。五位著名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脊柱侧凸的矫正标准和影响脊柱侧凸矫正的因素。并提出在治疗中应注意躯干的平衡,全面评估矫形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和术后综合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达到同时改善美观和功能的目的。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启发.对脊柱侧凸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4.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O'Brien[1]报告 腰椎 前 路椎 间融 合 术(anterior lum barintervertebral fusion,ALIF)以 来 ,人 们 对 脊 柱 融 合 的 生 物学 和 生 物 力 学 的 研 究 和 认 识 不 断 深 入 ,ALIF 在 退 行 性 腰椎 疾患 中 的应 用也 越 来越 多。近 年来 椎 间融 合材 料 和手 术技 术发 展 也较 快 。现 就 腰 椎 前路 椎 间 融 合术 的 融 合 材料 、融 合方 式 、适应 证 、手 术入 路、并发 症等 方 面作 一综 述 。1椎 间融 合材 料 Evans[2]认 为 融 合 材 料 应 满 足 下 列 要 求 :(1)机 械 强 度应 高于 通 过椎 间 盘 的压 应 …  相似文献   
45.
目的设计颈椎前路椎管扩大术式并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为颈椎管多节段狭窄症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标本实验:选用4具C1~T1尸体颈椎标本,去除前方肌肉,保留后侧肌肉及固有韧带,解剖出横突孔,沿椎动脉走行,穿入直径3mm橡胶管,注入造影剂。沿C4~6椎体前正中纵行劈开,依次横向撑开3、6、9、12mm,并用木块填塞,三维CT下观察椎管前后径、横径、截面积、两侧椎动脉的直径、间距,神经根管变化。动物实验:用4只成年绵羊,麻醉后暴露出C3,4颈椎前方,将C3,4椎体纵向劈开,横向撑开9mm,取同侧胫骨9mm×9mm×15mm骨块植入撑开区。术后观察四肢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标本在撑开3、6、9mm后,椎管前后径平均增加1.14%、3.53%、5.15%,横径增加7.92%、14.62%、22.74%,截面积增加8.52%,17.99%,25.01%;在撑开3、6、9mm时,两侧椎动脉走行间距平行,撑开12mm时,在C3,4和C6,7椎间椎动脉间距相差2mm,但走行无折屈、受压。撑开前后神经根管各径及长度无变化。标本在撑开3、6、9mm时未见骨折,撑开12mm时2具左侧、1具右侧椎板靠近棘突部骨折,均为裂纹骨折,无移位。4只绵羊术后第2d四肢可以自由行走,无神经、血管损伤征兆。结论经前路颈椎体纵向劈开扩大术,可以增加椎管容积、不影响脊柱三柱稳定结构。动物实验表明椎体横向撑开一定范围内(≤9mm)对颈髓及周围组织无损伤迹象。实验结果初步证实经前路颈椎椎管扩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6.
非相邻多节段脊柱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相邻多节段脊柱损伤李建军,周天健非相邻多节段脊柱损伤是指脊柱损伤多于一个节段,且这些节段被正常的脊柱节段所分隔[1]。非相邻多节段脊柱损伤并非少见[2、3],发病率约占全部脊柱损伤的3.2%~16.7%,而其漏诊率则为16%~50%[4、5]。由于...  相似文献   
47.
马一鸣  陈宏亮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6):117-120,126
目的 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行PKP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节段数分为单节段组(n=60)与多节段组(n=63)。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2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94例。两组在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VAS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30例(共43个椎体),总渗漏率为24.39%,均为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共29例,再骨折率为23.5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节段PKP在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及术后并发症上与单节段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4例PHFs患者(2019年6月~2022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7)、B组(n=37)。B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A组接受MIPPO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骨痂生长、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及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术后3d、7d, A组VAS评分更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组骨痂生长评分更高(P<0.05);肩关节上举及外展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P<0.05);血清OPG水平更高,血清RANK、RANKL水平更低(P<0.05)。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62%(8/37)相比,A组2.70%(1/37)更低(P<0.05)...  相似文献   
49.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外,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失血"。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影响围术期出血尤其是隐性失血,此前并无报道。目的:针对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隐性失血情况进行对比,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了65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筛选87例未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钛棒+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术中行自体骨后外侧植骨。提取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Steinbrocker分级、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手术信息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作为主要指标;以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及其变化值、手术前后贫血数量、术后新发贫血数量、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量等作为次要指标。结果与结论:①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腰椎管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65.97±8.0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5.76±3.68)kg/m^2,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和手术节段数上均与之匹配;②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平均病程为(16.78±12.73)年,其中单药或联合口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者最常见,2组在椎弓根螺钉数和椎间融合器置入数量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③主要结果对比显示2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更低(P<0.001,0.012);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分层分析,长节段(≥3节段)手术中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隐性失血和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均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④次要指标对比红细胞压积改变值(P=0.021)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小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但血红蛋白减小值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组新发贫血以及贫血加重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体血输注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隐性失血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Steinbrocker级别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变化和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⑥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和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组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尤其是长节段手术;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的Steinbrocker分级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改变较多以及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0.
脊柱侧凸患者椎弓根形态变化与椎弓根外固定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测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弓根等结构的形态变化,于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胸椎椎弓根外内固定技术,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脊柱侧凸患者行术前CT扫描,观测椎弓根形态变化及椎体旋转程度,主动脉位置变化等;对过窄或变形严重的椎弓根行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观察效果。结果:CT扫描发现,侧凸患者凹侧椎弓根直径明显窄于凸侧椎弓根直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凹侧及凸侧椎弓根直径都明显小于相应肋骨.椎弓根单元直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呈楔形变,主动脉位置相对向后外侧移位;临床选择5例侧凸病人共24个胸椎弓根过细(小于2mm)或变形严重不适合经椎弓根内固定,而对这部分椎弓根行椎弓根根外内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经3,6及12个月随访无螺钉拔出或松动,无矫正度丢失。结论:脊柱侧凸病人椎弓根等结构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在脊柱侧凸病人中应用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固可靠等优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