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5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110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87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90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400篇
外科学   6294篇
综合类   2917篇
预防医学   40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63篇
  57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189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554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655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100篇
  2011年   1133篇
  2010年   1001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细棒、PEEK棒固定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成人枕骨(occipital bone,Oc)~颈椎C4节段进行测试,模拟以下手术及固定状态:①完整状态;②损伤状态:枢椎齿状突II型骨折;③坚强固定:寰枢椎均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直径3.5 mm钛棒连接;④PEEK棒:直径3.5 mm的PEEK棒连接;⑤细棒:直径2.0 mm钛棒连接。采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的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5 N·m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采用Optotrak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连续采集标本运动,分析寰枢椎之间角度运动范围和中性区。结果采用直径3.5 mm的钛棒,2.0 mm的细棒以及3.5 mm的PEEK棒固定后,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运动范围(P<0.05)。直径3.5 mm和2.0 mm的棒固定后的运动范围,在各个方向上无显著性差异。PEEK棒固定的运动范围仅在侧弯方向上大于坚强固定(P=0.005),其他方向无显著性差异。3种固定方式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中性区(P<0.05)。各种固定方式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寰枢关节采用直径2.0 mm的细棒固定,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采用直径3.5 mm的PEEK棒固定,在前屈、后伸、旋转方向上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在侧弯方向上弱于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与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观察组(n=50),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对照组(n=50),对比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的80%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临床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伤椎置钉,可提高手术效果,且具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OI-C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0.00%(0/30),低于对照组的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及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维生素D为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它主要参与了钙磷及骨代谢,而维生素D缺乏是很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为一种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已成为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及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16-10-01-2018-09-30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查体中心的健康人群查体资料,女212名,已为绝经,年龄<70岁;男286名,年龄50~70岁。以上人群均在济宁城市地区居住>10年,进行病史采集。采用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人群空腹血糖、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及甲状旁腺激素;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上述人群中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上述人群非优势侧挠骨远端1/3骨密度。结果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维生素D充足率及缺乏率分别为14.34%和50.70%;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充足率及缺乏率分别为9.91%和60.38%;>50岁男性血清25-(OH)D平均值为(21.34±7.12)ng/mL,高于绝经后女性的(19.87±6.31)ng/mL,t=9.465,P=0.008。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41.26%和9.09%,绝经后女性分别为43.40%和38.68%;两组人群骨质疏松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01。结论济宁城市地区>50岁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人群血清25-(OH)D水平低,维生素D缺乏率高,骨质疏松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提高颈椎病术后患者护理效率及家属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7例采用CPN的颈椎病的患者为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颈椎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出院前1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N能够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率,提高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器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6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单节段椎体成形术,根据骨水泥推注方式不同分为3组:间断手动组(A组)、持续手动组(B组)、遥控推注组(C组),每组2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痛程度,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推注期的辐射时间和医患双方的辐射剂量、骨水泥推注剂量。[结果]三组间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间的手术时间、辐射时间及患者的辐射剂量比较,A组明显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射量A组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的辐射剂量比较,B组明显A、C组(P0.001),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出现12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8.18%),其中A组6例,B组4例,C组2例,其他并发症在术中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结论]在新型远程遥控骨水泥自动推注系统的辅助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同。节省了手术时间,术者可得到最大限度的辐射防护,同时有利于防止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3—2019-07诊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5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开放组),5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结果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7.8个月。微创组出现1例螺钉松动,1例伤椎塌陷;开放组出现3例螺钉松动,2例切口感染,2例伤椎塌陷,1例神经刺激症;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开放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临床疗效: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开放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微创组临床疗效较开放组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VAS评分较开放组低,伤椎前缘高度较开放组高,伤椎后凸角较开放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间歇性循环张力(ICMT)对人间充质干细胞(h 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人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体外软骨分化的模型,将人间充质干细胞以8×10~4/cm~2的密度接种于被Ⅰ型胶原覆盖处理过的Bio Flex TM六孔加力板中,置于37℃、5%CO_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加入成软骨诱导液培养。根据间歇性循环张力的影响分为加力组和对照组,加力组:细胞通过Flexcell FX-5000TM应变加载系统在培养箱中(37℃、5%CO_2)给予力学刺激(10%伸长率、0. 5 Hz、8 h/d)处理;对照组:不加以力学刺激放在相同环境下一起培养。两组细胞分别在加成软骨诱导液后1、3、6、8、10 d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第14天用番红O染色观察细胞成软骨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细胞成软骨基因ACAN、COLⅡ、SOX9的表达变化。结果:间歇性循环张力可以抑制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第14天的加力组细胞明显凋亡,番红O染色比对照组浅,软骨基因的表达被抑制。结论:间歇性循环张力抑制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