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12.
目的分析研究哮喘者儿的CRP及有关指标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0~2011年治疗的哮喘患儿152例,检测急性发作期CRP、PA、WBC值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哮喘伴有细菌性感染组、哮喘伴有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组患者的CRP比单纯哮喘组明显增高(P<0.01);哮喘伴有细菌性感染组PA值显著比单纯哮喘组低(P<0.05)。结论检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C-反应蛋白和有关指标,可为快速、正确的诊断及科学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血浆脑钠肽测定在婴儿心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峰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6):462-46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婴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35例心衰婴儿根据Ross评分分成轻、中、重3组,3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他们的射血分数(EF)和血浆BNP。结果心衰组婴儿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心衰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r=0.86,P〈0.01),与EF成负相关(r=-0.79,P〈0.01)。心衰纠正后血浆BNP下降,显著低于心衰纠正前水平(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有助于婴儿心衰诊断、严重程度提示和预后判断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大量心包积液(MPE)少见,心包穿刺,有助于诊断、治疗,但因小儿不合作,多次操作有困难;心包切开引流,创伤大,对儿童疾病恢复不利.  相似文献   
15.
自1965年开始我国使用麻疹疫苗进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大大下降。因8月龄以下婴儿可从母体获得免疫力,故目前我国麻疹疫苗首针注射为8月龄。但近年来,8月龄以下麻疹患儿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吴烨  沈建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81-82,85
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2、IL-6、IL-10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手足口病患儿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6.67%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10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恢复更快,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IL-2、IL-6、IL-10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婴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35例心衰婴儿根据Ross评分分成轻、中、重3组,3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他们的射血分数(EF)和血浆BNP。结果心衰组婴儿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心衰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r=0.86,P<0.01),与EF成负相关(r=-0.79,P<0.01)。心衰纠正后血浆BNP下降,显著低于心衰纠正前水平(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有助于婴儿心衰诊断、严重程度提示和预后判断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5岁以内的儿童约95%至少经历过一次轮状病毒感染,其中约1/5患儿需上医院就诊,1/65患儿需留院治疗,1/293患儿死亡[1],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轮状病毒肠炎以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并可有胃肠道外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真菌类微生态制剂,有文献资料显示,其能明显缩短急性腹泻病人的病程及住院时间[2,3]。本次研究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T)改变,探讨其在SIRS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118例SIRS患儿的血清PCT,ELISA法测定ET,并同时与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观察各指标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感染的SIRS的表达,同期随机选取普通感染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SIRS多器官损害组患儿的PCT、ET和CRP值均较单器官损害组(单器官受损或感染重而无器官受损)患儿高,细菌培养阳性组的PCT、ET和CRP较病毒抗体阳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中ET与PCT有一定的相关性(r=0.55147,P〈0.05)。结论PCT、ET联合检测能有效鉴别SIRS患者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并与感染程度有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其他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506例,送检痰培养并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痰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的患儿656例,阳性率为43.6%。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革兰氏阴性菌居首位,占所有阳性标本的51.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9.9%,真菌和其他混合菌各占4.7%、3.7%。所有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居前,分别为14.9%、10.8%、10.5%、10.1%。耐药菌株比例较高。结论该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然而儿童有其自身特点,临床选择抗生素应谨慎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