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头孢西丁对1株苯唑西林敏感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头孢西丁诱导1株苯唑西林敏感的MRSA,测定诱导前后苯唑西林的药敏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出现PBP2a阳性时的菌液浓度。结果在低浓度头孢西丁诱导前后苯唑西林的药敏直径和MIC变化不大,高浓度则出现较大变化,在诱导前后出现PBP2a凝集试验阳性的菌液浓度有明显变化。结论头孢西丁可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PBP2a。  相似文献   
22.
枸杞多糖对应激陛溃疡大鼠胃组织TNF-a和CGR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治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对胃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分空白组、LBP组、溃疡组3组,LBP组按体重给药(250mg/kg)14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胃组织中TNF-a、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TNF-a表达增加(P〈0.05),CGRP表达下降(P〈0.05),枸杞多糖可降低胃黏膜组织TNF—O/.表达(P〈0.05)和提高CGRP表达(P〈0.05);枸杞多糖可促进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愈合(P〈0.05)。结论枸杞多糖治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组织TNF-a和CGR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头孢西丁对1株苯唑西林敏感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头孢西丁诱导1株苯唑西林敏感的MRSA,测定诱导前后苯唑西林的药敏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出现PBP2a阳性时的菌液浓度。结果在低浓度头孢西丁诱导前后苯唑西林的药敏直径和MIC变化不大,高浓度则出现较大变化,在诱导前后出现PBP2a凝集试验阳性的菌液浓度有明显变化。结论头孢西丁可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PBP2a。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菌苗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菌苗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随访1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人均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结果 菌苗治疗组及常规治疗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9和8.09、3.39和2.99、2.03和2.20、3.23和3.48,P<0.05或P<0.01);而IL-6、IL-8、TNF-a、IgA则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6.97和5.83、8.17和8.31、9.13和8.85、4.01和2.88,均P<0.01).菌苗治疗组经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9、2.07、3.17,P<0.05或P<0.01);而IL-6、IL-8、TNF-a、IgA则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4.62、5.15、7.26、3.35,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中,菌苗治疗组患者人均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9和5.89,均P<0.01).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筛查前列腺癌患者PCA3基因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初步探讨PCA3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对41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和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PCA3基因外显子SNP位点的筛选,对筛选到的sNP位点进行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PcA3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3、外显子4区域均未检测到基因多态性位点,PCA3基因外显子2区域存在1个SNP位点(A→C),基因型分别为AA型、AC型、CC型,该位点的基冈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前列腺癌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基因测序可有效筛选到PCA3基因外显子的SNP位点,PCA3基因外显子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26.
流行性出血热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技术的发展,此法作为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指标之一,已在国内实验室广泛使用。本文将健康儿童CK-MB测定结果,分年龄、性别和健康成人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如下。 资料与结果 健康体检儿童来自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及单位体检者,半年内无呼吸道感染史,无心脏病史,经体检  相似文献   
27.
吴小娅 《检验医学》2006,21(6):628-629
我们在使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时,发现1例CK高值标本结果数值很低。为此进行了多次相关实验分析,得出导致结果很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观察人血清CCP与抗Ⅱ型胶原抗体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程度RA患者抗Ⅱ型胶原抗体的诊断界值,研究抗Ⅱ型胶原抗体应用于RA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NatⅡIgG、抗CCP,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放射免疫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抗双链DNA(dsD-NA)。结果:RA患者血清中抗NatⅡIgG水平与SLE,骨关节坏死,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抗NatⅡIgG水平与CCP、CRP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007和0.023)。结论:抗NatⅡ抗体水平可作为RA及SLE患者关节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采用二联法(母血清甲胎蛋白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浙南地区妊娠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评估其筛查效率. 方法 对本地区孕妇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在妊娠中期取羊水进行常规二联唐氏综合征筛查,筛查出的高风险(≥1∶270)孕妇采用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通过本地区的三级妇幼保健网对本地区行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或未行筛查的孕母分娩的新生儿进行临床随访,对可疑唐氏综合征的新生儿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诊断.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唐氏综合征的危险概率用随机筛查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本地区共32 188例单胎妊娠孕妇接受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者为1130例,低风险31 058例.高风险者中90.79%(1026/1130)接受产前诊断,确诊7例唐氏综合征胎儿均引产终止妊娠;另外104例未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分娩1例唐氏综合征患儿.31 058例低风险者中新生儿出生后确诊唐氏综合征6例,发生率0.19‰.接受产前筛查者中唐氏综合征患病率为0.43‰(14/32 188).妊娠中期二联唐氏综合征筛查检出率为57.14%(8/14),假阳性率为3.48%(1122/32 188),阳性预测值为7.08‰(8/1130).同期,由于各种原因未接受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孕妇达到23 813例,分娩唐氏综合征患儿15例,患病率0.63‰.与接受筛查者中的患病率(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4,P>0.05).本地区唐氏综合征总体患病率为0.52‰(29/56 001). 结论 产前筛查和诊断可以减少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但本研究中妊娠中期二联唐氏综合征筛查法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均较低,可能与本研究所采用的正常值范围并不适用于中国人群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榄香烯作用于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加药后Raji细胞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的mRNA及COX-2、NF-κB 5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4h后,RT-PCR产物经电泳分析,COX-2mRNA、NF-κB mRNA各扩增产物在其相应位置上可见清晰的条带,特异性好。COX-2mRNA、NF-κB mRNA灰度值,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不同程度地表达COX-2、NF-κB p65蛋白,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COX-2、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榄香烯可能通过对COX-2和NF-κB的调控影响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