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64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6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 观察五苓散加减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S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五苓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治疗。2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视力、FFA荧光渗漏面积及水肿程度比较,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CSC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2.
[目的]归纳头皮针的临床病症,总结头皮针优势病种及其取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有关头皮针的文献(2008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筛选和录入后,统计优势病种,并归纳取穴规律。[结果]①共录入243篇文献,神经系统疾病最多,其余依次为精神与行为障碍、运动系统、外科、五官科、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②神经系统疾病中频次最多的是中风,以对侧取穴为主;③单侧取穴148篇,以中风、五官科和运动系统疾病为主;双侧取穴81篇,以其他神经系统、精神与行为障碍、外科、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为主;单双侧共有取穴14篇;④有效率高于90%的共125篇,最高的依次为中风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脑瘫、帕金森病和尿潴留。[结论]头皮针的优势病种为神经系统疾病,其中中风病应用最多,中风病以单侧取穴居多,以对侧取穴为主。其他神经系统、精神与行为障碍、外科、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双侧取穴为主,五官科和运动系统疾病以单侧取穴居多。  相似文献   
183.
李学铭教授治疗阴水水肿强调温肾化气,行水消肿。常以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淡附片、黄芪、党参、甘草八味药合为主方,方中重用附子温阳,黄芪补气,茯苓健脾渗湿,或加干姜、炮姜助热,而慎用利水伤肾之品。李老认为治疗肾性水肿,只要辨证得当,即当守方,切忌短期内不效更方,使换方无数而病不得愈。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观察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人,对照组39人。对照组采用复方亚甲蓝长效麻醉剂局部浸润治疗;治疗组用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术后第1、2、4、7天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及排尿情况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和排尿情况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目结论 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  相似文献   
185.
正火龙灸又称"长蛇灸"、"铺灸"、"督灸",是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上进行的一种大面积隔物灸,即在两经的皮肤跟艾绒之间加入药物以增强灸治的温阳强壮作用,常用药物有大蒜、生姜、中药粉末~([1])。火龙灸起源较早,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广泛流行于江浙地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腹泻以及其他慢性虚寒性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6.
文章通过对“绍派伤寒”大师俞根初的代表方剂藿香正气汤组方的研究,介绍了“绍派伤寒”对水湿证的治疗思路、理论基础及用药特色,概括了绍派伤寒学术流派中对水湿证的临证特色,以期能体会俞师治方用药特色,提高对水湿证方剂的掌握和运用,更深入的理解俞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7.
简版:正文:范炳华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范教授精研中医传统经典,合参现代解剖生理及生物力学等理论,临床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88.
<正>笔者选用电针联合麦粒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40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门诊的8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0~74岁,平均44.5±20.5岁;病程为3个月以上,平均0.7±0.2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探讨归脾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伴情绪障碍(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及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72例NERD伴情绪障碍(心脾两虚证)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6例(采用归脾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和对照组86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GerdQ)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变化及临床改善率,同时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及血清5-HT、VIP水平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erdQ评分、HAMA评分、HAMD-24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及HAMD-24评分的差值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01,P0.05);两组治疗前后GerdQ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实验组总有效率79.27%,高于对照组6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01),粪肠球、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菌种数量改变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且实验组5-HT水平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VIP水平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归脾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NERD伴情志障碍(心脾两虚证)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胃肠动力及食道高敏感,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通过试验建立有区分能力的溶出曲线测定条件,考察自制片与原研片体外溶出曲线的一致性.方法 分别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溶出曲线条件(pH 6.0缓冲液),转速50 rpm和75 rpm,溶出介质900 mL;在不同浓度(0.2%、0.3%、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水溶液,转速50 rpm,溶出介质900 mL;不同pH(1.2、4.5、6.8)缓冲液,转速50 rpm,溶出介质900 mL条件下进行溶出曲线考察.结果 原研片在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出曲线条件认为有区分能力,自制片与原研片在多条溶出介质中的f2值大于50或15 min累积溶出大于85%.结论 通过试验建立了有区分力的体外溶出曲线条件,试验结果 表明自制片与原研片的溶出行为基本一致,为一致性评价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