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电针对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诱导的美尼尔综合征膜迷路积水豚鼠耳蜗血管加压素受体2(vasopressin type 2 receptor, V2R)、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蛋白-α(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α,ENaC-α)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电针干预美尼尔综合征膜迷路积水机制。方法 白色红目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AVP腹腔注射建立膜迷路积水模型。电针刺组给予“百会”、左侧“听宫”电针治疗,20min/次,每日1次,共治疗10日。治疗结束后每组6只豚鼠采用HE染色法观察耳蜗积水程度,每组6只豚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左侧耳蜗V2R、AQP2、ENaC-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耳蜗积水程度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刺组耳蜗积水程度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耳蜗V2R、AQP2、ENaC-α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刺组耳蜗V2R、AQP2...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住院的10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两组出院用药均为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钙尔奇D片剂。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康复指导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包括微信平台建设、详细干预模式。比较入院时及出院随访3年后两组骨密度变化、骨代谢水平[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 β-CTX)]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再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失访7例,对照组失访6例。试验组3年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及试验组PINP、β-CTX都有显著下降,但试验组PINP下降幅度较缓(P<0.05),两组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能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  相似文献   
123.
徐静怡  何飞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35):103-105
目的 基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中医辨治。方法 从伏邪角度出发,根据文献资料,探讨伏邪治病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不同临床阶段的影响,并总结临床治法及用药。结果 伏邪是由邪气伏而后发所致。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机为毒、虚、痰、瘀共同作用。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法以清肺、化痰、散瘀为主,辅以清补肺气以达祛邪扶正、化痰散结之目的。结论 从中医伏邪理论出发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辨证论治思路,全面掌握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病机,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4.
饮食模式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肿瘤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恶性肿瘤患者对其生存质量和预后的期望也逐步升高,临床肿瘤营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辅助肿瘤治疗、延缓肿瘤进展,成为临床治疗的关注点之一,生酮饮食、间歇性饮食等饮食干预方式逐渐成为肿瘤相关饮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与肿瘤相关的饮食模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5.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生活环境污染的增加,肿瘤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成为人类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常规治疗肿瘤的三大手段之外,热疗的出现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案。机械制造、计算机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材料学等学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以MRI无创测温技术引导下的射频和超声聚焦热疗技术以及分子水平靶向热疗手段为代表的精准热疗,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为更好地了解目前肿瘤精准热疗的大体情况,本文就其部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1998至2019年中医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立项项目的研究热点及前沿,为中医药RA领域的基金立项提供思路指导。[方法]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查询网站,获取1998至2019年中医类RA的资助项目的项目负责任人、名称、单位、资助金额等相关信息,采用Excel 2019和CiteSpace 5.5.R2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至2019年NSFC资助的中医药RA领域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共201项,依托单位60个,资助金额7 861.7万元。中医内科是重点资助领域(47.97%),高于其他分支学科。纳入研究的528个中,前3位的高频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21次)、治疗(50次)、艾灸(17次)。[结论] NSFC在中医药RA领域资助项目总数及资助总金额呈波动上升趋势,促进了中医药RA领域的临床基础科研发展,细胞分子水平学科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未来研究趋势,但也存在过于强调方药机制的通路研...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失眠症(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特点及中医证候类型,为老年CID的预防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断为CID,并行PS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5例,基于年龄差异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统计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采用PSG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和进程参数,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TST/总卧床时间(time in bed,TIB)]、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s movement,REM)期总持续时间、N2期总持续时间、N3期总持续时间,REM%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睡后清醒时间、N1期潜伏期、N2期潜伏期、N1%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ID患者的中医辨证以心肾不交证较为多见。结论 老年与非老年组CID的患者多导睡眠检测存在差异。较非老年组而言,老年组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降低、睡眠潜伏期延长、REM总持续时间减少,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中以心肾不交证常见。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建立裸鼠颅内小细胞肺癌(SCLC)移植瘤模型,为今后开展SCLC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培养LTEP/P人SCLC细胞株,传代3~4代,收集细胞,并制成1×108/ml 的细胞悬液共1 ml。14只裸鼠麻醉后,用牙科钻在裸鼠颅脑钻一小孔,然后用10μl微量注射器抽取3μl肿瘤细胞悬液,利用立体定位仪缓慢接种于BALB/C SPF裸鼠颅内,放置入SPF环境内继续饲养,观察7 d后脱颈处死,取完整脑组织,行病理检测。结果所有裸鼠在术后1h内逐渐苏醒并恢复活动和饮食,第5天出现活动、饮食减少,第7天出现神软、萎靡、反应迟钝等症状,并死亡1只。病理检测证实所有裸鼠脑组织内可见SCLC细胞。结论通过立体定位仪向裸鼠颅内接种SCLC细胞能建立稳定可靠的裸鼠颅内SCLC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129.
原发性肝癌的潜在病因繁多且起病隐匿,病情的进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治疗一直是作为肝癌常规的非根治性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16s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微生物组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肝脏与口腔、肠道菌群的联系逐渐明确,口腔与肠道的菌群调控为该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综述了口-肠-肝轴的微生物理论基础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上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究董氏奇穴三肩穴治疗气滞血瘀证冻结肩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的改善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8月的75例气滞血瘀证冻结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指南推荐针刺穴位针刺治疗,试验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董氏奇穴三肩穴治疗。临床观察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血清TNF-α、血清IL-6均下降,肩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肩关节活动度恢复上分别具有中效应与低效应量的差异。结论:董氏奇穴三肩穴能改善患者冻结肩的疼痛及患侧肩部的活动度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