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51篇
  免费   1521篇
  国内免费   389篇
耳鼻咽喉   386篇
儿科学   546篇
妇产科学   466篇
基础医学   2076篇
口腔科学   429篇
临床医学   2919篇
内科学   1182篇
皮肤病学   467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412篇
外科学   2021篇
综合类   6248篇
预防医学   1354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1887篇
  6篇
中国医学   4759篇
肿瘤学   46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576篇
  2011年   1684篇
  2010年   1920篇
  2009年   1983篇
  2008年   1976篇
  2007年   2101篇
  2006年   1976篇
  2005年   1777篇
  2004年   1487篇
  2003年   1234篇
  2002年   1047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卫东  何琰  陈延 《河南中医》2006,26(6):17-17
余绍源教授,男,1940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系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老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余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增殖生长的关系及其在成釉细胞瘤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MMP-2抑制剂Ro31-9790抑制MMP-2活性进行干预处理,采用成釉细胞瘤细胞原代培养、瘤组织块裸鼠肾包膜下移植、MTT、流式细胞术、瘤体积测量和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观察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增殖生长的关系。结果 实验各组之间在同一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0/G1、G2/M期细胞比率以及凋亡细胞比率不随Ro31-9790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细胞比率也不随Ro31-9790浓度增加而减少。Ro31-9790治疗组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瘤体积增加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Ro31-9790对成釉细胞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无影响,但可抑制体内移植瘤的生长,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无关,但与成釉细胞瘤的生长密切相关,可能是成釉细胞瘤局部侵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产妇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产妇中的37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数字评分法评估,并根据评估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处理。结果37例产妇规律饮食,可坚持哺乳及进行床上适当活动。结论低颅压综合征的头痛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正常活动,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症状能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4.
基于FangNet平台,对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有效病案的处方资料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的统计, 并通过分析处方药物的权重等级、药物共现性与互斥性、药物-症状关联规则以及药物聚类,总结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 遗症的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105首处方,涉及95味中药。处方用药以性温、味甘、入肝经的药物为主。挖掘得到17味主 药,分别为黄芪、天麻、山茱萸、党参、杜仲、牛膝、川芎、远志、姜黄、石菖蒲、麦冬、白术、丹参、茯苓、钩藤、法 半夏、女贞子。药物共现性分析结果得到牛膝-杜仲等12对药对,药物-症状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天麻-头晕等9组药物-症状 关联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个药物组合。分析结果提示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用药温和,以扶正补虚的药物为主,常 以黄芪、党参大补元气,山茱萸、牛膝、杜仲等补益肝肾,同时兼顾痰瘀同治,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前S1蛋白与其它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HB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76例血清标本进行前S1蛋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HBV-DNA检测.结果 各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组合中,HBeAg阳性组血清前S1蛋白阳性率除与HBsAg+/HBcA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与其余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前S1蛋白与HBV-DNA呈显著相关(χ2=55,P<0.01),但前S1蛋白阳性检出率低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χ2=48.34,P<0.01).结论 前S1蛋白是一反映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良好指标,可对HBV-M及HBV-DNA起补充作用,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借助TCMSP、PubChem Search、Genecards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工具得到丹参的活性成分治疗微循环障碍的作用靶标,利用Cytoscape 3.3.0软件构建丹参活性成分-微循环障碍作用靶标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丹参中共筛选出治疗微循环障碍的65个相关活性成分,并发现微循环障碍相关的9个关键靶点。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可能与氧化还原、钙离子稳态等生物过程有关,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神经突触信号传导、催产素信号通路、醛固酮-调节钠重吸收等信号通路。结论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 Syndrome,PS)是因梨状肌解剖变异、劳损或外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梨状肌炎症因子渗出刺激坐骨神经或充血、水肿、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引起的臀部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综合症状,故又称为梨状肌狭窄综合征、梨状孔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等[1]。臀部疼痛及下肢反射痛为PS临床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梨状肌及其周围神经特殊的解剖位置,部分患者在直肠排便时可出现尾骨疼痛,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且部分患者在下蹲或坐位时可加剧疼痛。PS属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临床上治疗PS多以封闭治疗为主。刘军教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结合最前沿的现代医学理论,逐步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骨伤科疾病的诊治方案,临证治疗PS见解独到。本人有幸跟随刘军教授学习,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包庆惠  朱晓平  陈静  陈佩仪 《新中医》2020,52(3):146-148
目的:观察优化温针灸流程对患者温针灸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温针灸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片承接散灰,观察组使用锡纸圆杯代替传统纸片。结果: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频率较高,其中灰烬跌落床单和灰烬跌落皮肤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温针灸流程在温针灸过程中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应用针刀调整脊柱区带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针刀治疗组40例、真针刺对照组41例和安慰针对照组41例。针刀治疗组采用针刀调整脊柱区带法,真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安慰针对照组采用安慰针法,评价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贝克抑郁量表评分、总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配对秩和检验,针刀治疗组、真针刺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针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贝克抑郁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3组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焦虑自评量表、贝克抑郁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针刀治疗组与真针刺对照组、针刀治疗组与安慰针对照组、真针刺对照组与安慰针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经配对秩和检验,针刀治疗组、真针刺对照组治疗前后入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针对照组治疗前后入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针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3组间入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入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指标,针刀治疗组与安慰针对照组、真针刺对照组与安慰针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经等级资料多组样本秩和检验,针刀治疗组疗效优于真针刺对照组和安慰针对照组(Z=53.78,P=0.0010.05)。结论:针刀调整脊柱区带治疗原发性失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