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0篇 |
免费 | 417篇 |
国内免费 | 16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8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50篇 |
内科学 | 87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54篇 |
综合类 | 752篇 |
预防医学 | 377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604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843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283篇 |
2022年 | 291篇 |
2021年 | 309篇 |
2020年 | 284篇 |
2019年 | 477篇 |
2018年 | 387篇 |
2017年 | 443篇 |
2016年 | 23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腺花素对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0 mg·kg-1脂多糖)、地塞米松组(5 mg·kg-1地塞米松)和腺花素小、中、大剂量组(5,10和20 mg·kg-1腺花素),每组5只。造模6 h后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8 h后,记录体质量变化,麻醉处死,取肺部样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二喹啉甲酸(BCA)比色法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分别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的浓度、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腺花素对RAW264.7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腺花素对RAW 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RAW 264.7细胞和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MyD88、p-NF-κB、NF-...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四黄散外敷配合盆腔康复操对盆腔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盆腔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有38例(对照组),采用四黄散外敷联合盆腔康复操42例(观察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及随访患者护理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0.48%vs68.4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进行随访,发现对照组中复发13例,观察组中复发3例,观察组盆腔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7.50%vs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7,P=0.004)。结论:四黄散外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测定分别来自四川、浙江、广西3个产地的4种郁金共20批中的12种成分含量,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4种郁金的化学成分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进行分析,识别4种郁金的特征成分,建立综合评价模式。结果 4种郁金的化学成分谱各具特征,通过PCA得到3个新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0.476%,在组间差异成份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得分表达式综合评价郁金质量:黄丝郁金>温郁金>绿丝郁金>桂郁金,并根据郁金主要药理作用相关的化合物评价4种郁金,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通过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值确定莪术二酮、吉马酮为种间差异的关键化合物,并应用模型的回归系数识别了4种郁金各自的特征性成分。结论 建立的郁金多成分测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稳定可靠,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更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白药子总生物碱对 X 射线辐射损伤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辐射法(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 2.5 Gy)制备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90 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药子生物碱低、中、高剂量(1.25、2.50、5.00 mg·kg-1)组以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阳性对照组,共 6 组,每组 15 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进行 1 次性全身照射,白药子总生物碱各组分别于照射前 3 d 及照射后连续 ig 给药 3、15 d,G-CSF 组于照射前 3 d sc 给药,照射后 ig 给药 15 d。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股骨计算有核细胞数及 DNA 水平。处死小鼠后称取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质量,计算脏器指数。采用血液学分析仪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 3、7、15 d 对外周血细胞中的白细胞(WBC)进行计数。收集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清 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通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脾脏、肝脏的超微结构。取肝脏组织,检测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 白药子总生物碱可以明显抑制 X 射线照射后 14 d 内外周血白细胞的减少,同时提高 X 射线辐射后的骨髓 DNA 水平及小鼠造血生长因子 GM-CSF 水平,提高 X 射线辐射后免疫炎症因子 IL-3、SICAM-1 水平,减轻肝脏和脾脏组织损伤,维持小鼠肝脏、脾脏正常功能,并显著降低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论 白药子总生物碱增强免疫和造血功能,揭示其作为放射防护剂和辐射缓解剂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寻植物类药材农残检测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CC)自建库以来有关该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发文量趋势图,并对纳入的文献分别使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作者共现分析,使用CiteSpace 6.1.R6 Advanced软件进行机构共现、关键突现与聚类分析、时间线分布图绘制。结果 筛选出521篇中文文献和153篇英文文献,发现该领域在2005年之后迅猛发展。国内领衔的作者与机构为以薛健为代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为以Tagami Takaomi为代表的日本大阪府立公共研究所。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基质(金银花、人参、三七、黄芪等)、农残类型(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和检测技术(质谱联用技术等)等方面,且整体趋势向植物类药材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技术手段更趋高效、简单化。结论 该领域的发展受益于学科交融及《中国药典》对药材农残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的不断完善,未来发展趋势将聚焦于质量标准研究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6.
10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人血浆磷脂类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并推测其质谱裂解规律。本文采用Acquity UHPLCTM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 1.7μm),以含10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A)与含10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的乙腈-异丙醇(体积比为1∶1)有机溶液(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50℃, ESI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根据Masslynx 4.1软件计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组成,并通过与对照品、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以及脂质数据库的比对,共鉴定出82个血浆脂质成分,其中包括14个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s)、39个磷脂酰胆碱(PCs)、17个鞘磷脂(SMs)、7个神经酰胺(Cers)、4个磷脂酰乙醇胺(PEs)、1个磷脂酰肌醇(PI)。本实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快捷、稳定的分析方法,可对人血浆磷脂类成分进行较为全面地定性分析,同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揭示广藿香间作生姜与豇豆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种植模式(广藿香单作、广藿香-生姜间作、广藿香-豇豆间作)的广藿香根际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区片段进行测序,研究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间作豇豆的广藿香根际土壤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单作广藿香土壤,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间作生姜广藿香根际土壤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显著高于单作广藿香土壤。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间作生姜和豇豆后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单作存在明显差异。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电导率、碱解氮、有机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强度最大。广藿香间作豇豆后通过改变土壤中电导率、碱解氮、有机质进而增加根际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并影响了广藿香根际群落结构。结论:广藿香间作豇豆在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胆汁酸单体化合物胆酸(cholic acid,CA)和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方法:将 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sodium valproate/valproic acid,VPA,189 mg/kg)、CA组(60 mg/kg)和 DCA组(60 mg/kg),每组9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为假给药,各给药组于造模前1 h预给药,连续给药16 d。采用(45.0±0.5)℃水浴建立惊厥大鼠模型,每隔1 d水浴1次,共计8次,观察记录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惊厥发作时间、惊厥结束时间,对大鼠惊厥发作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IL-6含量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均显著延长,惊厥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均 < 0.001);VPA组和DCA组惊厥发作等级显著降低(P < 0.001,P < 0.01),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海马组织中TNF-α,IL-6和 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01),海马组织中Glu和GABA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01);与模型组相比,DCA组和VPA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01),而与模型组相比,除血清中IL-1β和海马组织IL-6的水平外,CA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 (P < 0.01)。海马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锥体细胞胞体紧缩,体积变小,染色加深,嗜碱性增强,胞质胞核分界不清;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其中,DC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与VPA组相近。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经过数据处理、文献及数据库比对,共鉴定出312个差异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共筛选出9个差异化合物;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 CA和DCA的抗惊厥作用主要涉及柠檬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和丁酸代谢通路。结论:CA和DCA对热性惊厥大鼠的行为学和生化指标等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惊厥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