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3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耳鼻咽喉   208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319篇
口腔科学   160篇
临床医学   3014篇
内科学   1738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52篇
特种医学   484篇
外科学   853篇
综合类   1491篇
预防医学   713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2650篇
  5篇
中国医学   469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92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2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的提出将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联系在一起。这一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是诸多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基本原因,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对胰岛素抵抗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美国学者Festa等于2000年提出慢性  相似文献   
182.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 髁状突骨折 4 3例 ,4 1例行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手术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关系紊乱情况 ,手术前后 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改建状况。结果 髁状突骨折 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0 % ( 37/41) ,张口受限 7例 ,错 3例 ,钛板断裂 1例 ,面神经损伤 7例 ,伤口感染 3例。结论 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术是下颌骨低位髁颈与髁颈下骨折的理想方法 ;髁头与高位髁颈骨折及陈旧性骨折应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分析评价动态排泄性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2 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动态静脉肾盂造影 (DIVP)显示征象 ,诊断情况 ,并与相关检查B超 ( 112例 )、CT( 5 9例 )进行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DIVP、B超、CT对直径≥ 5mm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9% ( 72 / 73)、95 % ( 6 3/ 6 6 )、10 0 % ( 38/ 38) ,DIVP与B超、DIVP与CT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直径 <5mm者 ,DIVP准确率为 95 % ( 5 2 / 5 5 ) ,明显高于B超 70 % ( 32 / 4 6 ) ,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T准确率为 95 % ( 2 0 / 2 1) ,与DIVP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DIVP是一种诊断准确率较高、无创伤性、简便易行的输尿管结石诊断方法 ,尤对直径 <5mm的结石明显优于B超 ,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检查方法 ,值得推广并可替代传统静脉肾盂造影 (IVP)。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 对 12 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5 4名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 (倾斜 70°、持续 30 min) ,阴性者再进行两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的激发试验。结果  112 9例晕厥患者中 ,倾斜试验阳性者 88例 (阳性率 6 8.2 % ) ,5 4名对照组中阳性者 6名 (阳性率 11.1% ) ,晕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5 )。本次试验的灵敏度 6 8.2 % ,特异度 88.9%。 2患者年龄越大阳性反应率越低 (P<0 .0 5 ) ,性别对试验的阳性反应率影响不显著 (P=0 .31)。结论 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比较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5.
手术切口多种多样,但目前心脏手术仍以前正中切口为主,我们改进了一种心脏手术切口,低正中皮肤切口,改进了相应的手术器件,增加了手术切口的美观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我们在Doty[1 ]发明的胸骨下半切口技术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并应用少数几件改进的手术器械,设计应用了前正中低切口,全锯胸骨手术方法的改进,进行了多种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78例,房间隔缺损2 5例,法洛四联症5例,右室双腔心1例,二尖瓣置换12例,主动脉瓣加二尖瓣置换4例,共12 5例) ,觉得此方法比前一种方法有切口更低,只需单一切口,操作方法更简单,扩展切口更方便等…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监测分析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 2 4 h Q- Tc变异度 (Δ Q- Tc)。方法 :连续 2 4 h动态心电监测。结果 :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 Q- Tcmin分别为 (388± 38) m s与 (386± 35 ) m s(P>0 .0 5 ) ,Q- Tcmax分别为 (45 8± 4 7) ms与(42 4± 30 ) m s(P<0 .0 1) ,Δ Q- Tc分别为 (70± 4 8) ms与 (38± 36 ) m s(P<0 .0 1)。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 ΔQ- Tc分别为 (5 3± 5 2 ) m s,(78± 4 9) ms与 (91± 2 9) ms。结论 :临床上如发现 Δ Q- Tc明显延长 ,又能除外其他心脏病时 ,应高度怀疑冠心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分析山西地区 10 2例重症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 对山西地区 2 0 0 3年 3月 7日至 6月 4日 10 2例重症 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 2例患者男性 4 8例 (4 7% ) ,女性 5 4例 (5 3%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10 0 % )、咳嗽 (5 5 % )、呼吸困难 (4 4 % )。早期白细胞数平均 (6± 4 )× 10 9/ L ,淋巴细胞平均 (16± 12 ) % ,10 2例都有胸部 X线检查异常。疾病的早期使用呼吸机 ,心理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 ,多因素分析显示 :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是高龄、无心理治疗。结论 重症 SARS男女发病大致相等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 ,早期使用呼吸机 ,心理治疗有效 ,年龄、心理治疗是该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探讨血清特异性IgE(sIgE)与儿童变态反应病发病的关系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法玛西亚公司的免疫CAP诊断系统 ,以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sIgE。 结果  71例患儿中可查到 5 4例 4 8种变应原阳性的sIgE ,有些患儿对多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支气管哮喘患儿阳性检出率为 74 % (37∶5 0 ) ;变应性鼻炎患儿阳性检出率为 6 4 % (7∶11) ;特应性皮炎及湿疹患儿阳性检出率为 80 % (8∶10 )。主要阳性变应原为户尘螨、屋尘、蒿草、烟曲霉等吸入性变应原和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等食物性变应原。年幼儿组 (3~ 6岁 )以食物性变应原为主 ;年长儿组 (7~ 15岁 )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对上述 8种变应原的sIgE两组之间定量比较 ,经秩和检验发现吸入性变应原蒿草的sIgE在组间有明显差异 ,年长儿组高于年幼儿组 (P <0 0 5 ) ;食物性变应原牛奶的sIgE在组间有明显差异 ,年幼儿组高于年长儿组 (P <0 0 5 )。结论 上述 8种变应原是引起太原地区儿童变态反应病的主要变应原 ,随年龄增长血清中吸入性变应原的sIgE的阳性率增多 ,食物性变应原的sIgE的阳性率减少 ;sIgE对外源性变态反应病阳性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89.
胆囊切除术病人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胆囊切除术病人住院各种费用情况和影响住院总费用因素,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二级甲等医院101例胆囊切除术病人资料,采用一般描述性方法、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病人中自费病人占72.28%,医疗费用结构不合理,医疗付款方式和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应加强对不同医疗付款方式管理和控制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90.
草分枝杆菌制剂对大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草分枝杆菌组(n=20),制作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于第8周开始分别行生理盐水和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于第14周进行病理观察、测量膀胱总重量,微血管密度(MVD)和凋亡指数(AI)。结果 第14周时,对照组(n=16)和草分枝杆菌组(n=14)大鼠膀胱均可见明显肿物,光镜下可见癌组织侵入肌层。草分枝杆菌组大鼠膀胱的重量和肿瘤的MVD小于对照组(t=2.609,P=0.048;t=2.124,P=0.043);草分枝杆菌组大鼠膀胱肿瘤的灿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t=0.583,P=0.565)。结论 草分枝杆菌制剂连续膀胱灌注可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