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本院儿科在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肠炎宁糖浆与目前常规用药思密达比较,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2.
乙肝病毒PreS1Ag与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乙肝患者前S1抗原(PreS1Ag)与血清学标志物模式(HBVM)及乙肝病毒DNA含量(HBV DNA)的关系,探讨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以及PreS1A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和PreS1Ag,并对PreS1Ag与HBeAg、抗-HBe检测情况,以及PreS1Ag与HBV DNA检测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reS1Ag在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5.3%和42.1%。PreS1Ag和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51.1%和53.2%,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PreS1Ag可敏感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HBV DNA、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和PreS1Ag联合检测,对更好地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FNAC)对腮腺Warthin瘤诊断的价值及腮腺Warthin瘤细胞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13例腮腺Warthin瘤的FNAC资料,分析其诊断价值,观察腮腺Warthin瘤细胞病理学特点.结果 FNAC对腮腺Warthin瘤的确诊率84.6%.腮腺Warthin瘤细胞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为成熟型淋巴细胞背景中有大小不等的单层成片的嗜酸性细胞.诊断时须结合病史,并注意与其他类似病变的鉴别.结论 FNAC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准确率高,细胞病理学特点明确,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活检,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4.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常表现为急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的症状和体征,极难与良性胆道疾患相鉴别。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多属晚期,预后极差。我们收集了原发性胆囊癌63例,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我院自1961年至1990年共施行胆囊切除3489例,其中经病理证实良性腺瘤9例(0.26%).胆囊癌63例(互.sl%)。性别和年龄:女性49例(77.8%),男性14例(222%),男女之比1。3.5。年龄分布32~80岁,平均63.7岁。30~49岁9例(142%),50~59岁17例(27.0%),60~69岁27例(4.9%).70岁以上10例(15-9%…  相似文献   
75.
潘国裕  韩咏梅 《浙江医学》2005,27(3):209-211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患者可出现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即发生在肺间质(包括支气管、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及肺泡间隔)的弥漫性病变.CTD本身可引起ILD,感染、肿瘤、肺结核及肺水肿等亦可引起ILD.  相似文献   
7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世界性流行疾病,尤其在非洲sahala沙漠以南。马里共和国也在其中,2005年UNICEF公布统计数据为1.7%,应该说相对较低。即使这样,当初我们思想上仍旧有负担。我们于2005~2007年在马里共和国锡加索大区医院工作,现将2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三系同时减少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对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骨髓象检查明确病因者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共133例(71.9%),非造血系统疾病52例(28.1%).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骨髓象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8.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腹腔和邻近组织无感染源的情况下(如腹腔脓肿、急性胰腺炎)发生的腹水感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笔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合并SBP6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外表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引起心肌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为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及与病情表现的相关因素的关系,笔者对本院2003年11月-2006年2月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156例婴幼儿心肌受损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及市中心医院近年来行胃大部切除术后PGS及无PGS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年龄65岁以上,术前合并焦虑症、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毕Ⅱ式胃肠吻合,手术时间>4h,术后使用自控型镇痛泵,日补液量>3500ml的患者PGS发生率较高.[结论]上述因素可能是胃大部切除术后PGS发生的高危因素,在围手术期纠正或避免这些高危因素对防止PGS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