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索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5例。采用Neer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顺利完成,25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0(10.85±3.25)周,Neer评分:优15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8.00%。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对老年近端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但在操作上要遵循微创原则,仔细谨慎,尽量避免过多破坏肱骨头血供。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总结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的经验.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收治并在腹腔镜下行腹腔探查及相应手术治疗的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患者25例.5例单纯腹壁贯通伤行腹壁清创缝合术,4例小肠破裂及1例胃破裂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胃肠破裂修补术;另3例小肠破裂行选择性小切口开腹小肠部分切除术;4例大网膜及2例肠系膜破裂在腔镜下缝扎止血术;4例结肠破裂患者中转开腹2例行结肠造口、另2例行破裂口缝合+近端肠管造口术.2例膀胱破裂请泌尿科1例行腔镜下修补、另1例行小切口开腹修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探查得到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平均手术时间(37.35±8.69)分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49±0.25)天,平均住院时间(4.87±0.98)天,均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性刀刺伤,具有创伤小、诊断率高、协助开腹手术方式选择、愈合快的优点,适合在腹部外伤急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由于诊断率低,处理困难,是外科急腹症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至2012年,收治的24例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6例,其中合并脏器损伤13例。8例保守治疗。治愈22例,死亡2例。结论结合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能有效提高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率。治疗上,根据病情情况采取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防治腹膜后血肿后常出现的并发症,为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3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9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随访。除1例因腹股沟淋巴结及远处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治疗外,其余18例均行根治性病灶切除术,术前均已行患处活检证实。结果19例患者住院8~42天,平均住院18天。18例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 Paget病。术后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0.5~11年。1例在术后1年出现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远处淋巴结转移者未行手术治疗,随访8月后死亡,死因为Paget病全身广泛转移。余14例无瘤生存。结论对怀疑为阴囊Paget病的老年男性应尽早行皮肤活检确诊。局部病灶根治性切除治疗无淋巴结Paget病患者复发较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根据影像解剖图像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3枚螺钉内固定的最优螺钉构型。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中回顾性选择15例正常成人双侧(30根)股骨行三维CT重建,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8~63岁,平均(43±8.5)岁。于股骨颈中心轴线垂直方向在颈中部显示股骨颈截面(FNS),经图像重叠获得其在股骨转子外侧壁的投影。在股骨颈截面内模拟3种螺钉构型:以股骨颈截面长轴为中线的等边三角形构型(IET-FNS组)、股骨冠状轴为中线的等边三角形构型(IET-PF组)和股骨颈截面内的钝角三角形螺钉构型(OT组)。观察螺钉间距离、螺钉距股骨颈截面中心距离、螺钉工作面积与股骨颈截面积比。结果 螺钉间的距离:OT组(5.96±0.37)cm;IET-FNS组(4.74±0.39)cm。IET-PF组(4.58±0.39)cm;螺钉与股骨颈截面中心点距离:OT组(3.43±0.18)cm;IET-FNS组(2.81±0.17)cm;IET-PF组(2.72±0.14)cm。螺钉面积与股骨颈截面积比:OT组(0.31±0.01);IET-FNS组(0.21±0.02);IET-PF组(0.16±0.01)。OT组3项测量指标值均较大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影像解剖学分析,钝角三角形螺钉构型在观察指标螺钉间距离,螺钉距股骨颈截面中心距离、螺钉工作面积与股骨颈截面积比有优势,可能是股骨颈骨折3枚螺钉内固定的理想构型,但需要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证实。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采用气腹trocar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在局麻下采用10mm/5mm气腹trocar穿刺入胸腔,经10mm/Smm气腹trocar置入胸管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68例患者术中病情稳定,1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因置管后持续性气胸1周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余病例均肺复张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无皮下气肿,羌血管、神经损伤症状。疗效满意。结论气腹trocar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7.
68.
邹德才 《浙江医学》2011,33(6):856-857
腹腔镜胆道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国内外外科医生公认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时有并发症发生.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11月完成腹腔镜胆道手术600例,现对其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9.
张孝亮 《江西医药》2008,43(3):212-213
目的总结我院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以期找到有效的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按照MAP、SAP的标准,随机将2001年3月~200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SAP病人44例,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2例。强化组进行早期胃肠内营养,常规组7~10d进行胃肠内营养,两组其它治疗相同。结果常规组1例死亡,另外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经随访病人最终死亡,另有8例病人因病情变化,改为强化治疗;余病人康复出院。强化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可以降低SAP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0.
吴捷  王敏 《江西医药》2008,43(5):460-462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先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4组:A组于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8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8ml/kg,麻醉后以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3~5ml(kg/h);C组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4ml/kg和羟乙基淀粉4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D组(对照组)于静脉穿刺和麻醉后以3~5ml(kg/h)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4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B组和C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D组(P<0.05),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低于D组,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预先前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而输入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或等量1:1(晶体:胶体)对于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要比输乳酸林格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