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影响或预测芦山地震伤员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为地震后一线医院床位资源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芦山地震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且记录完整的263例地震伤员的临床信息。统计可能影响或可能预测伤员住院时间的10个指标〔性别、年龄、院前时间、多发伤、并发感染、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修正创伤评分(RTS评分)、CRAMS评分、院前伤情评分(PHI评分)〕和住院时间,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查可能导致或预测住院时间延长的指标。结果 合并感染的地震创伤员,ISS评分越高住院时间越延长,而院前时间越长,其住院时间反而缩短。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住院时间(h)=498.36+671.41×感染+43.87×ISS评分-5.12×院前时间。结论 地震后一线医院可根据伤员并发感染、ISS评分以及院前时间等情况,早期评估伤员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住院时间和床位资源使用情况,根据需要及时将患者转送至后方医院。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目标温度控制(TTM)、前列腺素E1(PGE1)及两者联合干预措施对心跳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存在保护作用。 方法 经食道交流电致颤建立ROSC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ROSC组、PGE1组、TTM组和PGE1/ TTM联合干预组。采用HE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肿胀及微血栓形成情况。脑组织进行CD34/TUNEL荧光双染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素(V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荧光双染,比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脑组织匀浆中VE-cadherin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TTM、PGE1及其联合干预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脑组织水肿,减少微血栓的形成以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缓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VE-cadherin蛋白的破坏,且以联合干预组更为显著。3种干预措施可有效抑制脑组织中VE-cadherin mRNA(0.5 h)和VCAM-1 mRNA(4 h和8 h)表达水平的上升(P<0.05)。结论 TTM和PGE1均对ROSC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不同程度保护能力,且两者的联合干预效果较单独干预强。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中心成立后的运行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以脑卒中中心成立前收治的204例患者为对照组,脑卒中中心成立后收治的28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急诊标准流程就诊;观察组按脑卒中中心流程就诊,两组治疗相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结局的影响因素。 结果 就诊时观察组患者活动障碍率及既往脑血管病史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出院1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ADL评分、ADL评分增值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中心成立,就诊时血压、意识状态和住院时间是急性脑卒中结局(存活)的最主要的独立影响因素,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就诊时血压更高、意识不清(昏迷)者、住院时间短者患者病死率较高。 结论 脑卒中中心建设及运行模式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4.
夏义琴  张海宏  曹钰 《西部医学》2018,30(9):1278-1282
【摘要】 目的 比较qSOFA评分和CURB 65评分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所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就诊,诊断为成人CAP致脓毒症患者428例, 其中男284例,女144例,平均年龄(60±1743)岁。计算入院时的qSOFA及CURB 65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评分系统评估CAP致脓毒症的28天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并根据最佳临床分界点分组,比较两种评分方法评估CAP所致脓毒症的ICU平均住院天数、28天机械通气率和28天病死率的效能。结果 qSOFA评分及CURB 65评分评估CAP所致脓毒症28天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95%CI=0611~0729)和0639(95%CI=0578~0700),两者均以2分为最佳临床分界点。qSOFA≥2分组和CURB 65≥2分组的ICU平均住院天数、28天机械通气率和28天病死率均分别高于qSOFA<2分组和CURB 65<2分组(P<005);qSOFA≥2分组的28天机械通气率和28天病死率均高于CURB 65≥2分组(P<005),但ICU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SOFA<2分组和CURB 65<2分组的ICU平均住院天数、28天机械通气率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SOFA评分和CURB 65评分均有一定评估CAP致脓毒症的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但qSOFA评分较CURB 65评分能更好识别危重患者和预测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地震后小儿的受伤特点。方法对地震发生后72h内我院收治的124例儿科伤员进行分析。结果受伤者以13-18岁年龄段最多。受伤部位以骨关节最多,共74例,占59.7%;其次为头部15例,占12.1%;挤压综合征9例,占7.3%。在骨折伤员中,下肢骨折占54.1%,其次为上肢,占28.4%。重伤伤员15例,占12.1%,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本次地震中学组伤员较多,紧急救援时应合理配置各科医务人员比例,使更多的伤员得到合理救治。  相似文献   
76.
Objective Provided the basis on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the earthquake wounded, through investigated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y condition of them in Yushu, Qinghai Province. Method To investigated the 102 cases earthquake wounded from 15 - 18 April 2010 who transported from Yushu, Qinghai to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Accept standard: The wounded (96 cases) who could cooperated this investigative; Adopted the Hamiton anxiety scale( HAMA) to had a review investigation for the wounded in the from of talk, and used the SPSS statistics software to have the Wilcoxon Mann-Whitney tes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investigation data. Results There were 55 of the 96 cases have been confirmed anxiety, HAMA > 14 points; 16 cases had serious anxiety (HAMA > 29 points); The average score in all of them equal to (17.3 ±10.8) points. And there was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 age is possible have related degree with the wounded anxious. What the main 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as Psychic anxiety. Conclusions There was apparent anxiety of them whom came from Yushu, Qinghai, and they needed proactiv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emal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need more.  相似文献   
77.
心肺复苏的优先次序、亚低温治疗和复苏后管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心肺复苏技术历经近50年的发展进步已与其形成之初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复苏的结果和预后仍不尽人意,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心肺复苏的优先次序、低温治疗,以及复苏后管理等3方面.  相似文献   
78.
叶磊  李虹  李明凤 《华西医学》2009,(10):2772-2774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对PICC技术的认知情况,分析PICC业务在急诊护理领域开展的必要性和目前面临的挑战。方法:问卷调查了解了102名急诊科各级别护士对PICC的认识,并将结果与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培训班学员的认识进行比较,分析护龄、职称以及系统学习对其认识的影响,并例举了急诊开展PICC业务面临的问题。结果:护龄、职称对急诊护士对PICC技术的认识没有影响,而系统学习能帮助护士更好地认识PICC;经济负担、专业人员、以及护士的专业知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结论:作为适合急诊使用的技术,还需要对护士加强系统培训,以及多方面努力,才能推动PICC业务在急诊的开展。  相似文献   
79.
甲型H1N1流感并发双侧气胸1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逐渐增多,人们对此病认识的深入,各种致病的相关因素以及并发症逐渐被发现.现将诊治的1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双侧气胸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患者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进入急诊抢救室48 h是否发生肾损伤将研究对象分为肾损伤组(发生肾损伤,95例)和无肾损伤组(未发生肾损伤,171例)。分析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48 h的肾损伤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急诊抢救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进入急诊抢救室48 h,266例患者中有95例发生肾损伤,肾损伤发生比例为35.71%,其中肾损伤1期46例(48.42%),肾损伤2期29例(30.53%),肾损伤3期20例(2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损伤组患者年龄>60岁的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脓毒症比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血肌酐、应用肾毒性药物比例、应用血管活性药比例、留置导尿管比例均高于无肾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应用肾毒性药物、应用血管活性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