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8篇
  6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目的研究维生素A、D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3~10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2例3~10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维生素A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维生素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另对比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维生素A(0.8±0.3)μmol/L、维生素D(17.5±1.8)μmol/L、维生素A、D缺乏检出率分别为96%、90%。对照组维生素A(1.3±0.5)μmol/L、维生素D(32.5±1.3)μmol/L、维生素A、D缺乏检出率分别为6%、7.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儿见较高的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率。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多伴有维生素A、D缺乏,积极补充维生素,或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改善疾病治疗效果,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析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为并发肺部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5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的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处5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1.57%,革兰阴性杆菌占70.59%,真菌占7.84%。分离率较高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1.37%、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2例)19.61%、肺炎克雷伯菌属7.84%、流感嗜血杆菌5.88%、大肠埃希菌5.88%和白色假丝酵母菌5.88%。结论: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经验性治疗应主要覆盖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属,并结合患者生理病理状态,优化气道支架置入术后相关肺部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肺癌手术治疗的12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体质量下降、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带管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肺不张、胸腔积液、呛咳/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等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降低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观察不同磁刺激线圈放置方式对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及最短潜伏期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健康志愿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经颅磁刺激(TMS)治疗仪及肌电图仪进行检测。首先以左侧第一骨间背侧肌(FDI)皮质运动点为刺激靶点,分别调整“8”字型线圈放置方向[包括线圈手柄向后与Cz-外耳门连线垂直(PA)、手柄向前与Cz-外耳门连线垂直(AP)、手柄朝下与Cz-外耳门连线平行(LM)]及刺激强度,并确定各方向的静息运动阈值(rMT)基强度;随后分别按照PA、AP及LM方向放置TMS线圈,每20秒刺激1次,120%基强度,连续记录10 min MEP数据,最后对所测MEP数据进行组内重复测量信度分析。 结果 以PA、AP方式放置线圈时所测MEP波幅明显高于以LM方式放置线圈时所测MEP波幅(P<0.05);不同线圈放置方式对MEP潜伏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以PA、LM方式放置线圈时所测MEP波幅[ICC=0.747,95%可信区间(0.296~0.942)]及最短潜伏期[ICC=0.757,95%可信区间(0.325~0.945)]的组内重测信度优于以AP方式放置线圈时所测数据。 结论 国产“8”字型磁刺激线圈放置方式对MEP波幅及潜伏期稳定性具有影响作用,建议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合的磁刺激线圈放置方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8年3—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级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采用抓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2个班、n=64)、对照组(2个班、n=62)。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讲授法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认可度、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急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急救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新升格本科院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18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71.01±12.96)分,低于国内常模,并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专业承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可解释人文关怀能力16.60%的变异量。结论新升格本科院校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偏低,应增加人文关怀教育的投入,重视对护生专业态度的引导和专业承诺的提高,促进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8.
姜黄素对II相酶GST及NQO酶活性的诱导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姜黄素对II相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及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活性的影响及其诱导机制。用光谱法检测细胞GST酶和NQO酶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rf2在胞浆与胞核的分布;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检测Nrf2与II相酶基因抗氧化反应序列(ARE)结合活性。不同浓度的姜黄素(10~30 μmol·L-1)刺激结肠腺癌HT-29细胞后,能显著诱导GST酶及NQO酶活性的增加,同时能迅速提高细胞内GSH的含量;蛋白印迹和凝胶电泳迁移率结果显示,姜黄素诱导细胞核内转录因子Nrf2积聚,Nrf2-ARE的结合活性增加。姜黄素诱导的II相酶GST酶及NQO酶活性增加与促进转录因子Nrf2由胞浆向胞核发生转位分布和增强Nrf2-ARE结合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数据仓库在中医临床信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把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到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的数据挖掘中。方法:运用Oracle数据仓库技术和OWB软件,以OLAP技术为前端展示工具,实现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的数据挖掘。结果:建立OLAP平台,并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统计工具,从中得到丰富的辅助决策信息。结论:构建中医临床诊疗信息数据仓库,不仅使大量的诊疗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加速了中医临床诊疗的信息化发展,而且也为今后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与记忆障碍的相互关系。方法:对74例首次以有症状的脑卒中住院的患者在发病3周内进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临床记忆量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评分,根据CES-D评分将病例组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卒中后非抑郁组,同时对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上述量表的评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组和卒中后非抑郁组记忆商(M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抑郁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临床记忆检查各项分测验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抑郁组记忆成绩降低更明显。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记忆商有相关性,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卒中后记忆功能的损害有关,而且卒中后抑郁症记忆功能的损害较卒中后非抑郁症患者更严重,记忆障碍表现为各项记忆指标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