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28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00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2篇
  8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改进西拉普利的合成工艺,提高反应收率、简化操作并降低成本。方法中间体(1S,9S)-9-氨基-10-氧代-6H-哒嗪并[1,2-a][1,2]二氮杂-1-羧酸叔丁酯与(R)-2-羟基苯丁酸乙酯发生Mitsunobu缩合反应后得到(1S,9S)-9-[(1S)-乙氧羰基-3-苯丙氨基]八氢-10-氧代-6H-哒嗪并[1,2-a][1,2]二氮杂-1-羧酸叔丁酯及其三苯基膦盐的混合物,随后在盐酸作用下脱掉保护基并发生氮磷键的水解反应得到西拉普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约为74%,HPLC测定终产物纯度大于99.5%,且单杂小于0.1%。该路线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及其相关因子在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急性期各时程中的表达.方法 将提纯精制后的猪心室肌球蛋白加等体积含结核杆菌H37Ra株的完全弗氏佐剂充分混合,于Lewis大鼠双后足皮下注射建立大鼠EAM模型.HE染色评估EAM急性期(2、3、4周)各时程心肌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IL-21及其相关因子[IL-12受体(IL-21 R),IL-17,IL-17受体(IL-17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6]在EAM大鼠心、肝、脾和肾的表达及在心肌炎急性期各时程中的mRNA表达.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IL-21及 IL-17 在心肌炎急性期各时程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IL-21R的表达部位.结果 心肌组织病理学显示EAM大鼠急性期2周时心肌组织可见广泛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随病情进展3周时炎症细胞逐渐减少,可见少量的心肌纤维化,4周时炎症细胞明显减少,代之以大基心肌纤维化.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EAM大鼠急性期2周为(4.736±1.279)mg/g[正常组(3.011±0.117)mg/g],3周时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达到峰值(7.200±0.308)mg/g,与正常组比较P<0.05,4周时降低至(4.622±0.978)mg/g.IL-21主要表达在EAM大鼠急件期2周时的脾脏和心脏,而IL-21R、IL-17R、TGF-β主要表达在脾脏,IL-17、IL-6主要表达在心脏.在心脏中,IL-21 R主要在心肌细胞中表达.IL-21及其相关因子在EAM急性期2周时表达增加并达峰值,3周时有所减少,4周时降至接近或低于正常值,与EAM病程呈正相关,且所检测的蛋白水平与mRNA表达基本一致.结论IL-21及其相关因子参与EAM的发病进程,在EAM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炎发展过程中IL-21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IL-17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4.
随着生活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国各地各类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布不尽相同, 而华南地区独特的气候、饮食及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 亟需通过区域性大型队列的建设, 为区域重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预测和干预策略提供本土化人群证据, 也为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 覆盖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省, 以35~74岁常住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城市与农村、汉族与以壮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多类型自然人群。本队列围绕华南区域常见重大慢性病建立集健康信息和生物样本为一体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 并开展长期随访。现已建立116 520人的基线数据库, 年龄为(54.9±12.5)岁, 女性71 077人(61.0%)。基线数据库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数据以及生物样本。本文对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理念、研究进展和随访设想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前瞻性观察女性生殖衰老过程中抑郁症状的4年累积发生率,探讨其与生殖衰老阶段、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及绝经相关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北京市西城区228名30~54岁未绝经、且符合STRAW+ 10分期纳入标准的健康、无抑郁症状女性,随访4年,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血清FSH和E2水平、抑郁及绝经相关症状及月经情况.主要评估工具包括: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绝经生活质量问卷(MENQOL)和月经日记记录表.结果 抑郁症状4年累积发生率22.4%,绝经过渡期的持续期发生比例最高.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FSH水平升高(OR=1.10,P=0.008),血管舒缩症状(OR=3.54,P=0.033)和躯体症状得分(OR=5.89,P=0.032)增加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未发现血清E2水平变化和性问题症状对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绝经过渡持续阶段抑郁高发.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和以FSH水平升高为标志的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可能是影响生殖衰老阶段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姜燕  强翔  李水根 《西部医学》2022,34(10):1437-1441
目的 探讨烧结温度对牙科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烧结温度下(1100℃、1200℃、1350℃、1450℃、1550℃)制备牙科ZTA陶瓷,在烧结完成后测定不同烧结温度下ZTA陶瓷硬度、脆性、线收缩率,并观察微观结构的变化。〖HTH〗结果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ZTA陶瓷的硬度、脆性及线收缩率逐渐升高,且比较各温度间ZTA陶瓷的硬度、脆性及线收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烧结温度对ZTA陶瓷脆性、硬度、线收缩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不同,当烧结温度在1350℃的条件下时,ZTA陶瓷的上述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葫芦素B纳米脂质载体(CuB-NLC)对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常规复苏、培养及传代,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质量浓度为0、0.0625、0.25、1.00、4.00、16.0 mg/L的CuB-NLC对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及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葫芦素B (CuB)相比CuB-NLC对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且这种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CuB组及CuB-NLC组作用于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48 h后,与NLC空白组及DMSO对照组相比较,CuB及CuB-NLC均能够引起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G2/M期阻滞,同时伴有G0/G1期细胞减少, CuB-NLC组的作用更加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结果表明,CuB-NLC能显著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结论:葫芦素B纳米脂质载体能够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口岸吸血蠓类快速分子鉴定方法,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率。方法选择口岸区域采集点,采集吸血蠓类。经形态学鉴定后,单只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自行设计的COI基因扩增引物进行扩增。PCR产物经电泳鉴定后,进行双向测序。序列经分析后,去除引物序列和不稳定序列,进行拼接。提交至NCBI和BOLD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建立系统进化树进行验证。结果得到12个新序列,已登录至GenBank,登录号为KF528689~KF528700。其中台湾蠛蠓的COI序列(683 bp)填补了NCBI数据库的空白。所得序列经分析后可以将多种蠛蠓、库蠓很好地区分开。结论本项目所建立的基于吸血蠓类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快速分子鉴定方法可以很好地鉴定各吸血蠓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维生素A、D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3~10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2例3~10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维生素A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维生素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另对比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维生素A(0.8±0.3)μmol/L、维生素D(17.5±1.8)μmol/L、维生素A、D缺乏检出率分别为96%、90%。对照组维生素A(1.3±0.5)μmol/L、维生素D(32.5±1.3)μmol/L、维生素A、D缺乏检出率分别为6%、7.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儿见较高的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率。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多伴有维生素A、D缺乏,积极补充维生素,或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改善疾病治疗效果,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析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为并发肺部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5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的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处5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1.57%,革兰阴性杆菌占70.59%,真菌占7.84%。分离率较高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1.37%、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2例)19.61%、肺炎克雷伯菌属7.84%、流感嗜血杆菌5.88%、大肠埃希菌5.88%和白色假丝酵母菌5.88%。结论: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经验性治疗应主要覆盖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属,并结合患者生理病理状态,优化气道支架置入术后相关肺部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