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16篇
预防医学   150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31.
132.
骨桥蛋白在大鼠颅骨缝牵张成骨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过程骨桥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探索力刺激-整合素-骨桥蛋白合成之间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不同受力时间点骨桥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并在部分培养基中加入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肽(RGDS),观察该整合素受体阻断剂对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颅骨缝受到张应力后骨桥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呈现一定的时间分布规律.整合素受体阻断剂对加力的OPN上调效果有拮抗作用.结论:骨桥蛋白可能参与调控缝牵张成骨过程,整合素可能是力刺激-蛋白合成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3.
注射隆乳材料取出术后残留结节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注射隆乳材料(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残留结节的处理方法,以便尽可能减少材料残留对人体的影响。方法:根据注射隆乳材料取出术后残留结节的分布不同,采用B超体表定位切开法和(或)B超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法。对于分布于胸大肌内的结节,需采用切开法取出;而对于分布于腺体内的结节,则可选择切开法或微创旋切法取出。本组患者32例54侧,按方法分成三组:切开组(13例22侧)、微创组(15例25侧)以及切开+微创组(4例7侧)。结果:术后半年左右来院复诊,各组结果如下:①切开组,乳房表面可见切口瘢痕,2例2侧可见局部轻度塌陷,B超示1例1侧乳腺内残留3个结节,长径均小于0.5cm;②微创组,乳房表面无瘢痕,1例1侧可见局部轻度塌陷,B超示1例2侧乳腺内分别残留1个和2个结节,长径均小于0.5cm;③切开+微创组,乳房表面可见切口瘢痕,外形无明显变化,B超示无明显材料残留。三组患者均感满意。结论:对于注射隆乳材料取出术后残留结节,根据其分布不同,采用B超体表定位切开法和(或)B超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法,可最大限度地取出残留材料。微创旋切法适合于乳腺内结节的清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如何将乳房美学运用于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以便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方法:实施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时,注重把修复再造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手术要点:向下游离胸大肌止点及部分腹直肌前鞘深面,以便形成与健侧基本对称的乳房下皱襞;外侧游离前锯肌,形成前锯肌瓣,并与胸大肌外缘缝合,使乳房假体置于完整的肌后腔隙,既可有效避免假体移位,又可突显乳房外侧弧度美。结果:21例乳腺癌患者应用此方法行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优14例,良6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实施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时,只有将修复再造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才能再造出具有良好外形和质感的乳房,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反复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血浆蛋白Z(PZ)检测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6例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30例相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妇女血浆PZ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组PT、APTT、Fg水平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组血浆PZ平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1.55±0.63)mg/Lvs(1.90±0.60)mg/L,F=4.57,P=0.037],且其血浆PZ中位水平(1.45mg/L,范围:0.62~3.25mg/L)也显著性低于正常妊娠组(1.74mg/L,范围:0.78~3.36mg/L)(χ^=25.485,P=0.019);以PZ〈0.90mg/L作为PZ缺乏的标准,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组有4例(15.4%)、正常妊娠组有1例(3.3%)血浆PZ缺乏,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P=0.115)。结论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常规凝血指标和PZ缺乏率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但其血浆中抑制因子Ⅹa活性的PZ水平较低,表明其发病可能与低PZ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6.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相关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吉敏  刘春霖  曹满瑞  郭学军  赵艳  刘鹏程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68-1271
目的:分析膝关节多种MRI征象对诊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价值.方法:经关节镜证实的194例患者(包括前ACL正常膝97例、ACL损伤膝97例),对ACL损伤的相关MRI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进行评价.结果:在评价的4个直接征g(ACI,连续性中断、信号缺失、形态异常及走行异常)中,除ACL信号缺失外,其余直接征象对诊断ACL损伤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韧带连续性中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83.5%)、特异度(97.9%)及阳性似然比(39.8).大多数间接征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相对低的敏感性,其中Notch征、骨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征及胫骨前移等征象具有较高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55.70和8.0.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直接征象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由于其间接征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LR,因此可作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辅助诊断依据,尤其是直接征象难以确诊的可疑ACL损伤者.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原发不孕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因原发不孕在本院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的59例患者,根据术后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21例及同期未妊娠组38例,对其临床特点,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不全纵隔在妊娠组的不孕患者和未妊娠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妊娠组的不孕患者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主(38.1%),而未妊娠组不孕患者以慢性盆腔炎为主(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59例原发不孕患者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可评价输卵管功能,在矫治可逆的输卵管病变及人工助孕方式选择方面至关重要。结论:手术有效者多在术后18个月内妊娠,故应重视术后18个月的最易受孕期,必要时可联合助孕治疗,增加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间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ET-1、NO水平。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ET-1水平与正常孕妇组比较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②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血ET-1水平较正常新生儿组均明显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血NO水平较正常新生儿组明显降低。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血ET-1水平均出现异常升高、NO生成减少,提示其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对其新生儿的病理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9.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应用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纱布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结果:14例全部成功止血,保留了子宫,治愈率达100%。术后无副作用,子宫复旧良好。结论: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纱布填塞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LEEP治疗中老年妇女宫颈上皮内低度瘤样病变(CIN 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来我院子宫颈疾病诊治中心就诊,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CIN Ⅰ,自愿行LEEP术治疗的153例病例,将其按年龄段分为中老年组(36例)和青年组(117例)进行临床分析,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宫颈LEEP术后病理降级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湿疣样变的共有56例(占36.60%,其中25%HPV阳性),其中,中老年组为6例,HPV阳性1例;青年组为50例,HPV阳性13例.宫颈LEEP术后病理保持为CIN Ⅰ的有78例(占50.98%,其中53.85%HPV阳性),其中中老年组为21例,HPV阳性11例;青年组为57例,HPV阳性31例.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有19例(占12.42%),其中CINⅡ有12例(中老年组为5例,青年组为7例),占7.84%,CIN Ⅲ级以上有7例(中老年组为4例,青年组为3例),占4.58%,其中包括1例原位癌,1例镜下早期浸润癌均在中老年组中.病理升级病例中HPV阳性率为100%.结论:对HPV阳性的中老年妇女CIN Ⅰ患者实施LEEP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早期发现更高级别的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