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和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研究适合脊柱外科护理的教学模式。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和2018年度脊柱外科60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按双盲信封法分为PBL组、LBL组和LBL+PBL组各20名,对三个组实习护理生的职业认同感、主动学习性、师生的互动性、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应变能力、护患的互动性自信心、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主观成绩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与综合成绩等实习生的客观成绩进行比较。结果LBL+PBL组实习护理生的教学满意度、应变能力、自信心、理论知识、师生的互动性、综合成绩明显高于PBL组和LBL组(P<0.05);PBL组和LBL+PBL组在职业认同感、学习主动性、护患互动性、团队精神、操作技能、自学能力明显好于LBL组(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和LBL相结合运用后,可提高实习护理生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素质,有机结合学科理论与临床上的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2.
\[摘要\]目的评价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伤后采取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组(54例)为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组,乙组(62例)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所有患者随访12~40个月,平均(21.33±6.67)个月。分别于术前(T0)、术后1个月(T1)及术后1年(T2)记录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矢状面Cobb角,并运用重复设计资料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T0及T2两时间点后的神经功能进行分级并采用χ2检验比较构成比;同时运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在T2时间点内固定失败率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不少于1年的随访。(1)两组患者在T0及T1两时间点FVHR和矢状面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T2时间点组间比较及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T0及T2两时间点组间神经功能分级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2时间点甲组内固定失败率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技术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近期都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远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老年人多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7月~2013年9月47例患者的资料,均有2次以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史,均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和规范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入院时和椎体成形术后(术后即刻,术后1天、1周、1月,末次随访)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病椎均穿刺成功,手术时间30~87min,平均43min。注入骨水泥的量平均为3.5ml(2~6ml)。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次日佩戴腰围能独立行走。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5.74%。随访3~48个月,末次随访患者骨折椎体疼痛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多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3月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年龄34~54岁,平均42.1岁;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评入院时和椎间孔镜术后(术后即刻、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腰痛、腿痛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87±1.38)和(8.58±1.42)分下降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45±0.52)和(1.55±0.45)分,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术后优良率均为91.3%,1例患者于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于卧床休息服用非甾体消炎药3 d后症状消失。结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2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5.3岁;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脊髓功能进行日本整形外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对轴性疼痛采用VAS评分;末次随访时行X线片和MRI检查评价内固定位置及脊髓受压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8.3±2.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4.3±1.7分(P<0.01),平均改善率为69.0%;颈部轴性疼痛2例,发生率为9.5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2.13±0.33;末次随访时行X线片和MRI检查示微型钛板位置良好,未见松动及断裂,无再关门现象发生。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满意,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6.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在临床上日渐增多,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传统的单纯后路或前路手术均不能间时完成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前后路联合手术因兼具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的优势,而成为当前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的首选,但手术耗时长,创伤大[1].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CT图像测量参数探讨成人中上胸椎椎弓根钉进钉点(PSEP)与后柱骨性标志的定位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排除了畸形的30例成人中上胸椎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横突椎板凹、横突上嵴和椎板外缘等后柱骨性标志的解剖特征.在重建后的T1~T10特定CT图像上测定以下参数:(1)基础参数,即PSEP至中线的距离(PMD)、横突椎板凹至中线距离(CMD)和半椎板宽度(HLW);(2)目标参数,即点凹距离(PCD)、进钉点定位比(EPLR)和点嵴距离(PRD).比较所有参数两侧测量值的差异和基础参数间测量值的差异,总结从T1到T1o目标参数测量值的变化规律.结果 中上胸椎横突椎板凹、横突上嵴和椎板外缘具有解剖标志明显、恒定且少有增生的特征.T1~T10左右两侧PMD分别为(14.14±2.63) mm和(14.59土2.58) mm,CMD分别为(10.45±2.12) mm和(10.51±2.02) mm,HLW分别为(16.30±1.48) mm和(16.39±1.61) mm,PCD分别为(4.56土1.03) mm和(4.47±0.94) mm,EPLR分别为0.35±0.26和0.33±0.30,PRD分别为(-1.62±1.90)mm和(-1.63±1.44) mm.所有参数两侧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2中PMD和HLW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节段基础参数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T1到T10,PCD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T1、T2、T9、T10处PCD均高于T3~T8处(P<o.05);EPLR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T1~T3处EPLR与其下方任一节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4~T6、T1o处均低于T7~T9处(P<0.01);PRD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T1~T3处PRD与其下方任一节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4~T6处均低于T7~T10处(P<0.01).结论 中上胸椎PSEP与横突椎板凹、横突上嵴和椎板外缘等后柱骨性标志存在相对恒定的定位关系和变化规律,可作为一种新的临床上选择进钉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在临床上日渐增多,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传统的单纯后路或前路手术均不能间时完成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前后路联合手术因兼具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的优势,而成为当前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的首选,但手术耗时长,创伤大[1].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选择性开窗减压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患者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术前根据患者症状、查体与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病灶,进行选择性开窗减压手术治疗;采用JOA评分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于术后近期(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患者52名,应答率100%。于术后中期(24~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患者47名,应答率90.4%,平均随访时间30.4个月。JOA术前评分为(6.93±0.52)分,术后近期JOA评分为(11.98±0.72)分,其中40例(76.9%)达到优,10例(19.2%)达到良,2例(3.9%)达到可,优良比例达到96.1%。术后中期JOA评分(12.06±0.46)分,其中36例(76.6%)达到优,10例(21.3%)良,1例(2.1%)可,优良比例达到97.9%。术后近、中期JOA评分与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近、中期JOA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开窗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在LSS高龄患病者这一群体中的疗效满意,是适合这一群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