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椎管成形术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椎管成形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成形术治疗,用Frankel方法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片和CT评价内植物位置和椎管减压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40~230min(平均170min),术中出血4001500mL(平均800mL)。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优5例,良3例,改善2例,差1例。1例伤口二期缝合,2例脑脊液漏。【结论】椎管成形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可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DLB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62例患者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组,66例患者为保守治疗组。采用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128例均获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第1、2、3、6、9和12个月,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手术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88.7%、91.9%、90.3%、87.1%和83.9%,保守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2%、56.1%、54.5%、54.5%、50.0%和51.5%,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2个月,手术治疗组ODI评分较低,与术前及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DLBP的方法,其疗效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4.
通过制度层面的调整和创新,加强基础课程学习、学位课题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联合指导,密切人体解剖学科与临床外科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培养出既有渊博的基础知识,又具有优异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兼有深厚的科研能力的新型外科学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山羊颈椎不稳定模型,测试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颈椎钛网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测量成年山羊颈椎的解剖学数据,选择适合山羊颈椎的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颈椎钛网.将保留关节囊、韧带及椎间盘的24只山羊颈椎骨性标本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组,n=6)无特殊处理,B组切除C4部分椎体及上下椎间盘(模型组,n=6);在B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硬脊膜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外科处理措施,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胸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7例患者,采用手术修补、加强漏口缝合、置管持续引流同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等治疗。结果 17例切口漏均于7~14 d停止,全部治愈。结论术中修补、严密缝合切口、置管持续引流同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等治疗是防治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在临床上日渐增多,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传统的单纯后路或前路手术均不能间时完成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前后路联合手术因兼具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的优势,而成为当前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的首选,但手术耗时长,创伤大[1].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置钉技术(MIPPS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椎弓根置钉方法分成MIPPSF组(A组,36例)和开放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OPSF)组(B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VAS评分、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评价内固定失败率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 d VAS评分A组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内固定失败率和ODI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SF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治疗效果与OPSF相似。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关节螺钉联合前路钢板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 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单纯脱位者,先行后路复位经关节突螺钉固定,再改行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椎体骨折伴脱位者,前路先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然后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脱位节段,小关节间行植骨融合.术前ASIA分级:A级21例,B级6例,C级3例,D级1例. 结果 12例患者获6~21个月(平均14.8个月)随访,椎间及小关节间植骨全部愈合.无螺钉松动及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除1例完全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11例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4例,E级2例. 结论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联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30.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在临床上日渐增多,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传统的单纯后路或前路手术均不能间时完成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前后路联合手术因兼具椎管减压与三柱重建的优势,而成为当前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的首选,但手术耗时长,创伤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