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胃癌中Autotaxin基因、CD44v6分子、DN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ntotaxin(ATX)是一种肿瘤细胞自分泌运动因子,与肿瘤浸润转移关系密切。CD44v6是粘附分子家族成员之一,也与肿瘤浸润转移复发有关。细胞核DNA含量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良好指标,而细胞无限增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胃癌在我国常见,我们拟检测胃癌组织中ATX,CD44v6的表达特征及细胞核DNA含量分析,对三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以ATX,CD44v6,DNA含量分析联合来判断胃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可能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联合血液和淋巴途径化疗对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流式细胞术在其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把64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前1 w经股动脉插管至胃右动脉或胃网膜右动脉灌注化疗药;另一组行淋巴化疗加动脉灌注术前10 d行内镜胃黏膜下多点注入化疗药使其从淋巴道吸收,7 d时再行动脉灌注化疗.化疗前取64例胃镜癌组织标本及其血标本,化疗后取手术实体组织及血标本,然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含量、细胞凋亡率(APO)及凋亡相关蛋白Bc1-2、血CD3、CD4、CD8及NK细胞的检测.试验设41例正常对照.结果①联合治疗组的DNA异倍体发生率与单一治疗组及治疗前癌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SPF较前两者有显著性(P<0.05)和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②联合治疗组的AP()发生率及Bcl-2表达较单一治疗组及治疗前癌组织有显著性(P<0.05)和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③联合治疗组的(CD4+/CD8+<1)%,即CD4+/CD8+比例倒置率较单一治疗组和治疗前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④联合治疗组的NK细胞活性(即CD(16+56)+细胞)较单一治疗组和治疗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经血液途径和淋巴途径给药(化疗药和生物制剂)比单行血液途径给药更能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发生,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积极的意义.流式细胞术完全可应用于肿瘤患者术前淋巴化疗的效果评价,值得各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33.
男性不育病人精液中磷脂酶A2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精液中磷脂酶A2 (PLA2 )含量测定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自制的 2株PLA2单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细胞化学法 (ICC)和流式细胞术 (FCM)等 3种方法 ,分别检测男性不育病人精浆及精子头部PLA2的含量 ,并与生育组进行比较。精液常规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 (CASA)进行。 结果 :男性不育病人精浆中PLA2含量分别为 :无精子症组 (31.13± 14 .4 9)ng ml,少精子症组 (17.71±12 .4 5 )ng ml,精子数目正常组 (16 .4 6± 11.31)ng ml;与生育组 [(8.0 9± 3.15 )ng ml]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精浆中PLA2含量与精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0 2 ,P <0 .0 5 ) ,而与精子活动力及活率无显著相关性 (r=0 .2 6 6和r=- 0 .2 0 0 ,P均 >0 .0 5 ) ;ICC和FCM试验均提示 ,生育组精子头部PLA2含量显著高于各不育组病人 ,且FCM试验显示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精浆中PLA2与男性生育密切相关 ,精子头部PLA2含量缺乏可能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精液中PLA2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可为探讨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各种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编码蛋白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6例肿瘤转移和61例肿瘤未转移患者瘤组织的CD44V5~+、CD44V6~+、cerbB-2~+、nm23~+、DCC~+和p16~+细胞检出率和DNA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细胞的CD44V5~+、CD44V6~+和cerbB-2~+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nm23~+,DCC~+,p16~+细胞表达率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肿瘤转移者、多器官转移者、DNA异倍体者、SPF增高者、Apo降低者的CD44V5~+、CD44V6~+、cerbB-2~+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单器官转移者、DNA二倍体者、SPF降低者、APO增高者(P<0.01或P<0.05);而nm23~+、DCC~+、p16~+细胞的表达率与此相反。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编码蛋白在各种恶性肿瘤转移中均出现异常表达,但有一定的倾向性,且与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DNA倍性、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水平)的关系均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shRNA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中CD147表达对喉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重组质粒pSilencer-shRNA1和pSilencer-shRNA2分别转染至喉癌细胞Hep2中,同时以转染空载质粒pSilencer-shRNA-control和空白细胞作为对照,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筛选后的4组细胞分别命名为Hep2、Hep2/shRNA-control、Hep2/shRNA1和Hep2/shRNA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D147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法检测4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转染后的喉癌细胞株Hep2/shRNA1和Hep2/shRNA2中CD14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Hep2相比显著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下降到67.49%(P<0.01)和61.37%(P<0.01),侵袭能力也分别下降了61.80%(P<0.01)和73.58%(P<0.01)。结论:CD147 shRNA能下调喉癌细胞株Hep2中CD147的表达,抑制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6.
胃癌发生相关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癌的发生同个体的遗传背景及环境因素相关。细胞因子及其基因在介导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胃癌的发生十分密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可为探索胃癌的发病机制及胃癌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文中就主要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在UC发病中作用.方法 根据结肠镜检和病理活检结果,106例UC患者分为活动期组(57例)和缓解期组(49例),另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所有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分级与Ⅰ级比较,Ⅱ级、Ⅲ级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病理分级升高,TLR4 、NF-κB mRNA表达依次增加(P <0.05).UC患者TLR4与NF-κB mRNA表达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753(P <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及NF-κB呈高表达状态,且TLR4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单核甘酸多态性(SNP)被称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具有很多研究方法。单核甘酸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在人类肿瘤、糖尿病等多基因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与胃癌相关的酶基因、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粘附分子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胃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启动子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第1082位点G→A、819位点C→T及592位点C→A多态性,探讨其与EMs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EMs组214例和正常对照组160名健康人的启动子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第1082位点G→A、819位点C→T及592位点C→A碱基转换,采用SPSS11.0软件包统计分析各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IL-10-1082位点的多态性在EMs组(AA:87.90%;GA:12.10%)与对照组(AA:87.50%;GA:12.50%)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19).EMs组和对照组的IL-10-819 TT、CT、CC型基因频率均依次等同于IL-10-592的AA、CA、CC基因型.IL-10-819和-592基因型在EMs组分布(TT或AA:41.12%;CT或CA:47.66%;CC:11.21%)与对照组(TT或AA:53.75%;CT或CA:37.50%、CC: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87,P=0.053).但患者组IL-10-819的CT及-592的CA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OR=1.88,95%CI=1.10~3.21,x2=5.24,P=0.021),-819和-592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EMs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OR=1.42,95%CI=1.04~1.95,x2=4.81,P=0.028).EMs组IL-10-819(-592)位点的CC(CC)、CT(CA)基因型患者的血清中IL-10水平较TT(AA)基因型高[CA/CT:(50.12±82.40)pg/ml,CC(91.00±118.23)pg/ml,TT/AA(21.45±22.1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2,P=0.048;F=1.852,P=0.008).结论 IL-10-592C及-819C等位基因与IL-10高表达相关,并与EMs的易感性具相关性,也与EMs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讨食管癌患者癌周淋巴结转移(LNM)灶细胞DNA含量及其相关指标测定的预后意义,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4例食管癌癌周LNM灶细胞DNA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癌周LNM灶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食管癌癌周LNM灶细胞的DI值、H-检出率、SPF和PI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淋巴结,Apo却显著低于对照组;癌周LNM灶DNA二倍体者、倍体同质体者、SPF降低者、PI降低者、Apo升高者的术后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DNA异倍体者、倍体异质体者、SPF升高者、PI升高者和Apo降低者.随癌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的升高,患者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均逐渐降低,部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结论:食管癌癌周LNM灶细胞DNA倍体变化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其生物学特性和患者预后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癌周LNM灶细胞的生物学参数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