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8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91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211篇 |
内科学 | 43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35篇 |
特种医学 | 191篇 |
外科学 | 59篇 |
综合类 | 270篇 |
预防医学 | 128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217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29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腹壁切口疝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3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 78~186 min,平均 95 min.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排便、排气时间 25~41 h,平均 32 h.术后第 2 d进食.术后住院 5~7 d,平均 6 d.41例随访 6~16个月,平均 9个月,未见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采用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B蛋白浓度变化与七氟烷麻醉躁动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择期白内障手术的患儿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Ⅰ或Ⅱ级,年龄3~6岁.吸入麻醉诱导为8%七氟烷,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喉罩.术中采用3.0%~3.5%的七氟烷维持,调节氧流量2~3 L/min,保持患儿自主呼吸.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拔除喉罩,记录躁动发生情况.分别于吸入七氟烷前,吸入七氟烷后15 min和术后10 min 3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2~3 ml,静置离心后,检测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结果 30例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清S100B蛋白平均浓度分别为(62.76±32.51)、(47.90±22.20)、(48.05±23.53)ng/L,术中和术后浓度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术中和术后二者浓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49.71±25.20) ng/L vs.(68.26±39.40) ng/L,(55.59±30.54)ng/L vs.(68.26±39.40)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46.71±20.64)ng/Lvs.(59.1 1±27.62)ng/L,(43.18±16.95)ng/L vs.(59.11±27.62)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患儿术前、术后S100B蛋白浓度差值与与躁动评分无相关性(r=0.045,P>0.05).结论 S100B蛋白浓度在麻醉恢复期患儿躁动发生时明显下降,星形胶质细胞并未在躁动过程中表达增强,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躁动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NIDDM)肾病的关系。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无肾病的NIDDM患中,ACE基因型频率与正常人比较,I/I基因型和I/D+D/D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意义(P<0.05);有肾病的NIDDM患中,ACE基因型频率与正常人比较,D/D基因型和I/D+I/I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意义(P<0.05)。结论 I/I基因型是NIDDM肾病患的保护性基因;而D/D基因型是NIDDM肾病患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接法与Friedwald公式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方法对该院2015年6-12月门诊方便收集的720份血标本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TG的水平不同,对比分析直接法与Friedwald公式法测定的LDL-C结果,并对血脂水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TG<4.52 mmol/L时,直接法与Friedwald公式法对LDL-C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4.52 mmol/L时,两种方法对LDL-C的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iedwald公式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TG<4.52 mmol/L的人群,但对于高血脂患者应采用直接法测定LDL-C含量,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74例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对病人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74例脑出血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54例(73%),丘脑出血13例(17.6%),小脑出血4例(5.4%),脑干出血3例(4%),脑出血中有7例破入脑室,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脑出血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不同,脑干区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最高;脑出血量与死亡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出血量大于70ml患者死亡率为80%。结论 CT能有效诊断脑出血的时期和部位,有利于患者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断大剂量他汀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入院时及出院后持续使用大剂量他汀调脂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包括非ST段抬高者在内)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断大剂量治疗后血清炎症标识物水平的变化。方法接受标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在入院24h内即开始使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并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继续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d),出院后均接受长期随访,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标记物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持续大剂量(40mg/d)用药组(A组,50例)和大剂量中断组(B组,0-20mg/d,6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各时期炎症标识物水平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出院后除他汀药物外的其他治疗情况无明显不同;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个月的大剂量调脂治疗。(2)两组患者的hs-CRP、IL-6等水平随服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但B组患者在中断大剂量治疗后hs-CRP、IL-6的降低程度不如A组;第6个月时B组患者的hs-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的A组患者(hs-CRP:2.62(1.41~16.12)mg/L vs 1.53(0.36~7.92)mg/L,P〈0.01;IL-6:9.61(3.26~17.86)ng/L vs 5.26(0.20~10.51)ng/L,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坚持大剂量他汀调脂治疗后hs-CRP等炎症标识物水平持续下降,中断大剂量治疗后炎症标识物水平将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18.
抑制素B(INHB)首先由Robertson从牛的卵泡液中分离出来,后来发现属于二聚体糖蛋白,并证明属于β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血清INHB水平与卵泡刺激素(FSH)呈显著负相关,对FSH起负反馈调节作用。成年男性维持可检测的INHB水平需要生精细胞的存在,因此INHB被认为是男性精子发生的血清标志物[1]。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梗阻性无精症(OA)及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NOA)血清INHB水平,并结合睾丸精子抽吸(TESE)结果,以了解INHB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在临床实验室测量频率较高。目前,我国临床检验领域不同T-Bil测量方法的室间变异可达150%(30μmol/L)[1],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惑。理论上讲T-Bil是化学定义明确的小分子,可溯源至SI单位,溯源途径明确。按ISO17511[2]规定,T-Bil测量结果应溯源至T-Bil参考方法[3]。本研究尝试采用"与T-Bil参考方法比较"的方法评价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的两种血清T-Bil常规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