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4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49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235篇 |
内科学 | 41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57篇 |
外科学 | 835篇 |
综合类 | 258篇 |
预防医学 | 100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8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04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246篇 |
2006年 | 239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36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内镜乳晕小切口男性乳房肥大矫正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减少男性乳房肥大整形术后瘢痕,使乳房切除更加精确,更有利于塑形,避免出血、血肿及支配乳头、乳晕感觉神经的损伤。方法对16例患者在内镜监视下,采用乳晕旁2~3.5cm切口,切除肥大的男性乳腺腺体组织,对于以脂肪增生为主者,先行肿胀吸脂术,后在内镜监视下进行残余肥大腺体切除。切除乳腺体组织量单侧为100~320g,平均为130g;吸脂量为20~130ml,平均为68ml,无血肿,切除组织病理检查为脂肪组织及腺体组织。结果术后无血肿,无皮肤坏死,乳头及皮肤的感觉良好,均获随访观察,时间为手术后5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内镜外科技术能缩小乳晕切口,避免损伤乳头、乳晕,利于离乳晕较远范围的乳腺组织切除及乳房重新塑形,为男性乳房肥大矫正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2.
闭式灌洗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式灌洗曾经用以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后来有人用此法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整形外科领域术后有时难免遇到感染、坏死或脓肿并发症,长切口切开引流势必遗留较长瘢痕,同时疗程也较长。我们应用闭式灌洗方法治疗9例术后感染、坏死或脓肿并发症,缩短了疗程,不留或仅留下较小瘢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3.
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解决由股深动脉分支供血的股薄肌肌皮瓣因血管蒂在股薄肌中上1/3处,致使向骨盆会阴带蒂转移时距离受限的问题,探索该肌皮瓣由闭孔起始部为旋转点向骨盆会阴区域转移的方法。方法 根据闭孔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股深动脉分支之间存在良好吻合支,设计以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转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切断股深动脉分支,使股薄肌肌皮瓣能够更松弛地转移至骨盆、外阴、耻骨、联合、腹股沟等区域。结果修复骨盆会阴区的畸形和缺损9例,所有肌皮瓣均全部成活,经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诊,效果均满意。结论 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可以作为常规的肌皮瓣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4.
尿道下裂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索尿道下裂术后的再造尿道易于感染的原因、感染源及细菌种类;据此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应用细菌培养鉴定、基因分型鉴定等从分子水平证实细菌的来源及种类。结果 经尿道外口逆行进入和再造尿道材料携带是细菌主要来源。引起尿道下裂感染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球菌。最有效抗生素是去甲万古霉素。结论 尿道下裂术后感染是切口感染而不是泌尿系感染。再造尿道感染率高于皮肤(黏膜)的原因在于造成了比体表更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85.
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鼻眶骨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患者鼻眶骨骼畸形的适应证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口内入路显露颏孔、下颌体、下颌角、下颌升支中下份的外侧骨面,用小裂钻和骨凿在下颌升支下份咬合平面水平、下颌骨外斜线及颏孔后3~5mm垂直线范围内劈开外板后取出骨块。将下颌骨外板进行适当塑形后,配合钛合金钉、板坚强内固定系统植入或贴附于需行骨骼重建部位。结果 采用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骨骼发育不良或缺损7例。随访6个月~3年,移植骨与邻近相接骨组织愈合良好,局部骨骼重建效果完美稳定。结论 下颌骨外板与颅骨外板的骨密度接近但采取更加方便,并不遗留任何皮肤瘢痕,是目前修复面斜裂骨骼发育不良或缺损的比较理想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6.
刃厚皮片切削法治疗幼儿先天性巨痣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刃厚皮片切削法对先天性巨痣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电动取皮机切取刃厚皮片的方法切除巨痣表层皮肤,残留部分采用皮肤磨削法去除。结果 16例患儿中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肤色接近正常,偶有色素沉着和小面积瘢痕形成。6例明显改善,1例复发。结论 刃厚皮片切削法对治疗大部分幼儿先天性巨痣有明显效果,其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7.
头面部黑痣的综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色素痣是临床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在人体各个部位都可能出现。头面部黑痣明显暴露,影响美观、形象,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抻、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同时,少数黑痣有演变成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一旦恶变,死亡率高。因此,医学专家主张对头面部影响外观或有恶变可能的黑痣早期手术治疗,以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88.
89.
90.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寻找瘢痕疙瘩致病相关基因,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含1100个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cDNA—microarray)对耳垂和胸部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检测,初步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基因总体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差异基因。结果 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有8种和17种特异性表达基因被检出。在正常皮肤中特异性表达的细胞增殖抑制基因Mda-7,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均未被表达。结论 多种基因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之间存在基因表达的差异,增殖因子受体PAR-1和增殖抑制基因Mda-7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