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49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柔红霉素是针对恶性肿瘤(实体肿瘤及非实体肿瘤)常见而有效的化学治疗药物之一,但其突出的心脏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剂量。这种心脏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两种:(1)药物剂量相关的慢性甚至迟发型心肌病:多发生于药物连续治疗数月或者数年后;(2)急性、亚急性心肌毒性作用:多表现为初次或者两次药物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如QT间期延长、早复极综合征,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者室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心内科住院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652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因心血管疾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收集一般住院资料,测定baPWV,行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同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E/A≥0.8,E/E′≤8)、轻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0.8,E/E′≤8)、中度舒张功能不全组(0.8≤E/A≤1.5,8<E/E′<13)、重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2.0,E/E′≥13),比较四组间baPWV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定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以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E/E′≥13)作为终点事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混杂因素。结果 四组间baPWV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而升高(P<0.001)。研究对象中baPWV与E/A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0.257,P<0.001),baPWV与E/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r=0.24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1400 cm/s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其RR值为1.93(95%CI为1.09~3.44,P=0.03)。结论 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经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周左右再行颈动脉支架术(CAS),手术前后均进行水化以保护肾功能,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mRS)、肾功能,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心肌梗死、脑梗死并复查造影观察支架内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成功行分期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显示血管通畅,狭窄解除满意,手术前后患者mR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次介入前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PCI术后3d出现原脑梗症状加重,紧急行CAS术,预后良好。虽有16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窦反射,但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无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支架侧脑梗死。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后行CA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5.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附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入选2例典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于全麻下使用Symplicity导管及射频仪对患者行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螺旋式消融肾动脉内膜4~6个点,术中消融指标:每点消融时间2min,消融功率8W,消融阻抗250~350Ω,消融温度50~60℃。结果经过术后短期随访,两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病例1患者血压由术后163/102mm Hg缓慢下降,术后第2天晨起血压125/90mm Hg,逐渐减少降压药,术后1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均值为129/82mm Hg。病例2患者血压由术后151/102mm Hg缓慢下降,术后第2天晨起血压120/78mm Hg,逐渐减少降压药,术后1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均值为130/81mm Hg。结论使用Symplicity导管及射频仪进行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刺激大鼠主动脉组织产生和分泌内皮素1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 将大鼠主动脉组织薄片和不同浓度尾加压素Ⅱ(10-10~10-7 mol/L)共孵育3 h或6 h,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组织和孵育液中内皮素1含量;向孵育液中加入不同阻断剂,观察对尾加压素Ⅱ诱导内皮素1合成效应的影响,初步探讨尾加压素Ⅱ作用的细胞内机制.结果 尾加压素Ⅱ明显刺激内皮素1的分泌(孵育液含量)和产生(孵育液和组织内皮素1含量总和),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10-10~10-7 mol/L).孵育3 h后,尾加压素Ⅱ(10-8 mol/L)组内皮素1分泌量较对照组高1.46倍 (P<0.01),产生总量较对照组高87.9% (P<0.01);孵育6 h后,尾加压素Ⅱ刺激组(浓度分别为10-10、10-9、10-8 mol/L和10-7 mol/L)内皮素1分泌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59.2%,108.0%,159.6%和178.0%,产生总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40.6%,68.4%,103.1% 和105.7%(P<0.01).尾加压素Ⅱ促进内皮素1产生的作用能分别被Ca2 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蛋白激酶C阻断剂H7、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mRNA抑制剂放线菌素D以及蛋白合成抑制剂环磷酰胺所抑制,其中对内皮素1分泌作用的抑制率分别为34.1%,24.5%,32.2%,32.1%和27.6%(P<0.01),对内皮素1产生总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3.5%,31.5%,25.8%,28.0%和36.8%(P<0.01).结论 尾加压素Ⅱ能够促进主动脉组织合成和分泌内皮素1,该作用可通过Ca2 通道、蛋白激酶C以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来实现,并提示尾加压素Ⅱ的缩血管等效应有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素1的产生来实现.  相似文献   
27.
目前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机制的基本认识有①局灶起源机制;②多子波折返机制;③主导折返环机制。以这些机制为指导的消融治疗房颤,存在消融时间长、并发症多,且成功率不高的缺点。因此,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标测方法。由于各个研究中心所采取的标测方法和技术不同,出现以复杂碎裂心房电图区、房颤巢、主频点以及心脏神经丛为消融靶点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又对房颤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所有方法标测的部位上看,似乎这些方法均有联系,均与心脏神经丛关联。如果能透过这些现象认识到房颤的本质,那么就有可能找到消融治疗房颤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探讨以当前关注点为主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92例ACS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取以当前关注点为主导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采用问卷对两组健康教育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ACS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当前关注点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0.
肌肉电转促血管形成素-1基因治疗大鼠下肢血管闭塞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肌肉电转促血管形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基因对大鼠下肢血管闭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制作大鼠下肢血管闭塞病模型,通过电转Ang-1进行基因治疗,以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ng-1基因的表达,应用微血管计数、血管造影技术及相关临床指标观察Ang-1基因导入大鼠体内的生物学效应。结果(1)肌肉电转pcD2Ang-1基因可在大鼠局部转基因肌肉组织高效表达Ang-1;(2)转pcD2Ang-1基因组大鼠下肢肌肉组织新生血管及侧支循环数目明显多于同期空载质粒对照组。结论转Ang-1基因可促进大鼠局部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建立,恢复闭塞部位血供,从而有效治疗血管闭塞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