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并比较DREAM蛋白的2个主要亚型DREAM A和DREAM B在小鼠多种组织尤其是神经组织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取不同年龄小鼠的各种组织匀浆后提取RNA,采用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各种组织中DREAM蛋白2个亚型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REAM的两个亚型A和B在神经和非神经组织中广泛存在。在大脑皮层、小脑、海马及下丘等神经组织中DREAM A的表达水平要远高于DREAM B,并且在小鼠上述神经组织中DREAM A随着动物发育成熟,表达水平会逐渐升高,而DREAM B在神经组织发育初期呈较高水平表达。结论:DREAM A是成年小鼠中DREAM的主要亚型,而DREAM B可能在动物的发育早期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检测中国内地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患者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的发生率,探讨其在中国内地sALS患者遗传背景中的作用,分析该重复片段异常扩增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 收集401例确诊和拟诊级别sALS患者的DNA样本和临床资料,经荧光片段长度检测和重复引物PCR方法,检测DNA样本的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扩增情况.结果 共检出3例患者(0.7%,3/401)携带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均为男性,发病年龄54 ~ 58岁,均以上肢无力起病,后延髓受累,病程15 ~ 40个月.未携带该重复片段异常扩增的398例患者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的平均重复数为3.54 ±2.62 (2~14).结论 中国内地sALS患者中存在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虽其发生率远低于欧美人群,但仍是我国sALS患者不容忽视的致病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作为一种老年认知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但目前其发病机理还不明确,至今无法根治。AD是一种与基因突变和环境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旦有临床症状则无法逆转。所以最近国际上热点是对该疾病的早期发现、干预,尤其关注无症状性临床前期AD(Preclinical Alzheimer disease,PCAD)的危险因素。而微量元素是一种关键的AD诱发因素。现以微量元素组学为切入点,阐述PCAD中微量元素组学稳态的重要意义,以期能对AD的治疗以及预防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脊神经结扎(SNL)后大鼠脊髓背角SFKs-Y416p和GluN2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在维持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双盲随机的原则,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aive组(n=4),SNL手术组(n=8)和假手术组(n=8),进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部位SFKs-Y416p和GluN2B的表达变化。结果:1 Western blotting定量分析显示,脊神经结扎能显著上调SFKs-Y416p。SNL后第7 d,脊髓背角突触部位的SFKs-Y416p由手术前的(0.89±0.07)上调到(1.27±0.08)(P<0.01);然而在假手术组大鼠,背角突触部位的SFKs-Y416p则没有明显的变化。2 SNL后第7 d,脊髓背角突触部位的GluN2B由术前的(0.73±0.05)上调到(1.45±0.12)(P<0.01);然而在假手术组大鼠,背角突触部位的GluN2B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脊神经结扎可以上调脊髓背角突触部位SFKs-Y416p和GluN2B的蛋白表达,且SFKs-Y416p和GluN2B升高的时间点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第7天,所以,SFKs-Y416p/GluN2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维持外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95.
对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超极化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HCN)的研究起源于Ih的发现,1976年Noma首次报道在家兔心脏窦房结组织记录到一种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称为If.随后在感光细胞和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也记录到这种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称为Iq.在神经系统,这种超极化激活电流称为Ih.1997年发现介导Ih的离子通道HCN,此后2年间陆续克隆出多种HCN通道,其中在哺乳动物有4种,分别为HCN1、HCN2、HCN3、HCN4.这4种HCN亚型在异源细胞表达中都表现出同源聚合、超极化激活、cAMP调节的非选择性阳离子电流,但其动力学、稳态电压依赖性和cAMP对它们的调节表现不同.随着HCN的成功克隆,从90年代末开始,对HCN分子结构、特征、分布和功能进入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颈椎间孔后入路改良穿刺法注入胶原酶溶盘术(盘外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胶原酶组(观察组):行患侧颈椎间孔后入路改良穿刺法胶原酶溶盘术;曲安萘德组(对照组):行患椎间隙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注入利多卡因、曲安萘德混合液,1次/周,3次为一疗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追踪,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病评定标准评价比较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0.6±4.7)个月(3~15个月),观察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优良率达93.7%,对照组为7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间孔后入路改良穿刺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确,创伤小,并发症少,与常规硬膜外腔注射疗法比较优良率明显提高,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阐明在伤害性刺激及神经损伤时“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的腰5/腰6(L5/L6)脊神经紧结扎造成神经病理痛模型,采用电生理学技术记录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诱导的差异。结果:(1)在神经病理痛大鼠,高频、低强度的条件电刺激(频率100Hz,波宽0.5ms,强度10V,串长ls,串间隔10s的4串电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即可诱导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PT;然而在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同样的刺激则不能诱导LTP的产生,只有高频、高强度的条件电刺激(强度30—40V,其余参数同上)作用于坐骨神经才可诱导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2)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场电位的诱发阈值显著降低,而幅值显著升高。结论:神经损伤情况下,在脊髓背角更容易诱导出C-纤维诱发场电位的LTP,使脊髓伤害性感觉的突触产生“超敏变化”。这种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很可能是神经病理痛产生中枢敏化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携带大鼠来源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GDNF)的重组腺病毒在小鼠帕金森模型中有无保护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对抗神经毒素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损伤的作用。方法:将LacZ重组腺病毒(Ad-LacZ)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入小鼠单侧纹状体,分别于注射后24h、72h、10d和30d灌流取脑做X-Gal染色,观察报告基因在小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将rGDNF重组腺病毒(Ad-rGDNF)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入小鼠单侧纹状体。两者均于72h后给予MPTP损伤中脑DA能神经元,1周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纹状体中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Ad-LacZ注射后24h表达较弱,72h逐渐增强,10d仍可见到较强表达,30d则逐渐减弱。LacZ基因的表达范围比较局限,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都能被感染,并且未见明显的腺病毒载体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注射Ad-rGDNF侧纹状体DA含量较MPTP损伤组和MPTP Ad-LacZ组显著升高,而未注射侧无明显升高。此外,DA主要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也明显升高,而DOPAC/DA、HVA/DA比值则明显降低。结论:Ad-rGDNF能显著保护中脑DA能神经元对抗MPTP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常海教授在2 0 0 4年 4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增强型荧光实时PCR(enhancedreal-timePCR ,ERT)用于SARS病毒检测的文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 rySydrome ,SARS ,俗称非典型肺炎 )是一种由新型SARS相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对疲劳大鼠的作用及神经内分泌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温针组,每组20只。采用21d力竭游泳实验制作运动性疲劳模型。取蒙医顶会和心穴,使用MLY-Ⅰ型蒙医疗术温针仪进行温针。每隔2d治疗1次,每次15min,共7次。在造模第21天观察大鼠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并在末次运动后24h取材。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检测血清和睾丸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皮质酮、睾酮;计算睾丸指数和肾上腺指数。结果温针治疗可以明显延长力竭游泳时间(P<0.05)、缩短悬尾不动时间(P<0.05),使下丘脑5-HIAA、HVA含量明显下降(P<0.05),使睾丸和血清GSH含量明显增加(P<0.05),睾丸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血清皮质酮水平明显降低(P<0.01),睾酮/皮质酮比值明显增高(P<0.05)。各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睾丸指数和肾上腺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医温针可以提高疲劳大鼠运动能力,改善疲劳状态,这可能与其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提高机体抗氧自由基能力、抑制亢进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