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01.
目的研究健康青年男性快速进入高原后早期肺功能及肺弥散能力的改变.方法对96名健康青年男性分别检测在海拔300 m和乘飞机快速进入海拔3 700 m后72 h的肺功能及肺弥散能力.结果快速进入高原后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0)和FEV1.0/FVC无显著改变,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和肺泡容积(alveolar ventilation, VA)显著低于对照组,肺-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氧化碳弥散常数(diffusion constant, Dlco/VA)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肺功能的改变特别是肺泡弥散能力的增强使肺换气能力增加可能是造成急性低氧性缺氧时肺代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观察模拟高原暴露大鼠脑线粒体UCP活性和含量的改变,探讨其对线粒体能量合成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 000 m低压舱中,23 h/d,连续3 d.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脑组织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的呼吸活性,罗丹明123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酸的含量,用[3H]-GTP结合法测定线粒体UCP活性及含量.结果 高原缺氧导致大鼠脑线粒体解偶联蛋白与[3H]-GTP结合的解离常数Kd下降37%,结合[3H]-GTP的最大量Bmax增加2.9倍(P<0.01);线粒体的呼吸ST3氧耗减为对照组的83.1%,而ST4则升高28%,RCR降为对照的66.67%(P<0.01);相关分析显示,ST4与反映UCP活性的Kd呈显著负相关,而与UCP含量Bmax呈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线粒体内ATP含量仅为对照组的58.4%(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结论 模拟高原缺氧暴露可增加脑线粒体解偶联蛋白活性和含量,揭示缺氧时线粒体的呼吸氧耗及能量的生成的改变与关系.  相似文献   
203.
缺氧致大鼠心肺组织中apelin的表达降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氧大鼠心肺组织中新发现的小分子活性肽apelin的变化,探讨其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组(9%~11% O2,9 h/d,6 d).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颈动脉压(mCAP),称重法测定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比(RV/LV S).放免法测定血浆、右室心肌及肺组织匀浆apelin水平,RT-PCR检测右室心肌及肺组织apel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缺氧组大鼠mPAP较对照组高26.06%(P<0.05),RV/LV S较对照组高10.83%(P<0.01).mCA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缺氧组大鼠右心室肌、肺组织apelin浓度(pg/mg)较对照组分别低16.33%(P<0.05)和14.10%(P<0.01),血浆apelin浓度(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缺氧组大鼠心肌和肺组织apelin mRNA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分别低22.95%和22.82%(均P<0.05). 结论缺氧大鼠右室心肌及肺组织局部apelin蛋白和基因表达的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研究醋甲唑胺(Methazolamide,MTZ)的抗缺氧效应及其在预防急性高原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灌胃给予MTZ后,通过密闭缺氧实验、心肌缺氧实验、大脑缺血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实验,分别检测小鼠密闭缺氧状态下的标准耐受时间、小鼠心肌缺氧标准耐受时间、断头处死后张口动作持续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后存活时间等指标.在高原现场比较志愿者口服MTZ或安慰剂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结果 MTZ 400、200、100 mg/kg组的小鼠密闭缺氧状态下的标准耐受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01 (2.40)、21.11 (4.64)、16.39(5.14)vs14.62(3.62) min/100 mL,P<0.05].同时,200 mg/kg的MTZ还可以显著延长小鼠心肌缺氧标准耐受时间[(13.08±1.35)min/100 mLvs(8.30±0.94) min/100 mL,P<0.01]和断头处死后张口动作持续时间(43.22±8.23)s vs(20.44±2.60)s,P<0.01].人群试验表明MTZ显著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19.4% vs 3.45%,P<0.05),并显著提高急进高原人群的血氧饱和度[85%(4%)vs87%(3.5%),P <0.05],降低心率[100(17)/minvs90(21.5)/min,P<0.05].结论 MTZ可显著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能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  相似文献   
205.
目的:研制一种高原型担架,以适应高原特殊环境伤病员医疗后送的需求。方法:高原型担架整体上由承压板、防护罩、控制中心和外部附件4个部分组成。运用防护罩与承压板构成封闭空间,防护罩内设置调节该空间内气压及氧气体积分数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承压板上设有控温电热毯,综合运用控制中心对防护罩内的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实施动态监测和控制。结果:该高原型担架可提高伤病员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转运过程中高原环境对伤病员伤势产生的不良影响。结论:该高原型担架适宜高原特殊环境使用,可满足高原医疗后送和高原健康需求的双重需要,降低转运风险。  相似文献   
206.
世居高原藏族在长期的高原低氧适应过程中,其多项生理特征显著不同于世居平原民族,这些指标变化可能与特殊环境所导致的基因组序列变异相关.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新型研究平台的迅猛发展,它们广泛应用到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的研究中.此文就基因组学领域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高原适应机制和高原病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高原病的防治寻找新的思路和靶点.  相似文献   
207.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是组织、细胞氧利用的关键场所。90%~95%机体耗能通过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获得。线粒体在细胞、组织和机体的低氧习服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DNA(mtDNA)与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了解平原人群移居不同海拔高度尿蛋白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肾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2名进入高原的士兵作为观测对象,在进入高原前和进入高原途中每日晨起留取中段尿10mL,连续检测4 d,到达后用BAYER尿10项分析仪和试纸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移居高原途中尿液成分有明显变化,反应最突出的是尿蛋白,进入高原当日随海拔梯度增高,尿蛋白阳性率增多,当海拔高度变化不明显时,尿蛋白的阳性率有所减少;海拔再度升高,尿蛋白再度增多;再次平缓下降时,尿蛋白又有所减少.尿酮体随进驻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多;尿潜血、亚硝酸盐、白细胞、胆红素随进入海拔的高度和时间略有改变.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下暴露尿蛋白出现迅速且与进入高原的梯度成正相关,尿酮体与进驻高原的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9.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本文从改革背景、课程体系改革原则、思路和改革推进三个方面就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0.
目的 观察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缺氧致大鼠高原肺水肿发生中的变化,并探讨其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模拟急性高原缺氧(H)6、12、24、48和72 h组(n=12).H组动物置于减压舱内模拟海拔6000m高原暴露相应时间;分别在平原和模拟高原环境取材,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血浆及肺组织IL-6.结果 与平原对照组比较:缺氧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均显著增加(P <0.05,P<0.01);MDA随缺氧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缺氧72 h达到最高(P<0.01);SOD在缺氧12、24 h显著降低(P<0.05),在缺氧48、72 h进一步降低(P<0.01);T-AOC、CAT随缺氧时间延长在24、48、72 h显著降低(P<0.05);血浆IL-6在缺氧24、48、72 h组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IL-6在缺氧48(P<0.01)、72 h (P<0.05)组显著增加.结论 急性缺氧诱导大鼠高原肺水肿的发生和氧化应激有关,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增加是HAPE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