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48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心肺转流(CPB)的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8例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CPB资料.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术中监测并记录循环、呼吸生命指征,体温、尿量、电介质及酸碱平衡,调节引流、灌注以及血液的稀释与浓缩,结果 48例患儿手术经过基本平顺,未发牛与体外循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死亡4例(8.33%).结论 婴幼儿体外循环应采用高流量灌注,使用膜肺,注意心肌、肺、肾和脑的保护,加强各项指标的监测与调整.  相似文献   
32.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冠心病患者不停跳搭桥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同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冠心病患者不停跳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8例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同期接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这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1例术后14d死于呼吸衰竭,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较不停跳冠脉搭桥组有较多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术中常规搭桥组的PaO2 /FiO2 由于心肺转流而高于不停跳搭桥组,在术后6~12h却低于不停跳搭桥组。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由于较小地损伤肺的交换功能和较低的肺部并发症而更适合合并慢阻肺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念个体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心脏搭桥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理念个体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个体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改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同时大幅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选取55例瓣膜疾病或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射频消融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射频消融组患者实施开胸直视下心脏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则单纯行瓣膜置换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时随访,射频消融组中转复为窦性心律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80% vs 39%,P < 0.05)?术后半年复查心脏彩超,两组病例术后左心房横径?左室横径较术前都减小(P < 0.05);两组间比较,射频消融组术后左心房横径较对照组减小(P < 0.05)?射频消融组心功能≥Ⅱ级的比例射频消融组较对照组高(P < 0.05)?术后脑血管意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具有可行?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血栓形成,改善心脏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5.
报告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隐匿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无特殊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中段70%~80%偏心性不规则狭窄,左主干100%闭塞,前降支近中段、第一对角支起始部及近段弥漫性狭窄80%~90%,回旋支自右冠状动脉侧支供血。本例急诊搭桥成功。此类患者极易猝死,结合文献对此类患者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6.
李英梅 《现代医学》2002,30(6):403-403
本院自 1997年独立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来 ,针对术前心功能不全和术后低心排 ,有 10例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 ,全部获得成功 ,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 导管的准备IABP的使用往往是在紧急情况下 ,需要立即置管进行机械辅助循环 ,因此IABP导管和IABP泵必须专人保管 ,保持备用状态 ,做到随时能够应用。置管前检查机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气瓶是否有气、驱动是否正常 ,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反搏比例、反搏时间、导管型号 ,备好消毒穿刺用品、加压袋和换能器等。对于清醒患者 ,要讲明治疗的目的及…  相似文献   
37.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辉  刘志勇 《现代医学》2002,30(3):207-210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由于血液与非生理性异物接触而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可引起多种酶、炎性介质、自由基、细胞因子等的释放增加,再加上缺血、缺氧,可导致心、肺、肾、肝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乌司他丁(ulinastatin)系成年健康男性尿液中提取出的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抑酶活性。它能抑制多种酶的释放及其活性,稳定溶酶体膜,清除自由基,因而可以起到保护机体重要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宋晓春  刘志勇 《现代医学》2007,35(2):155-158
迄今为止,供肺保护仍是一大难题。许多学者对供肺保护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肺保护液、保护液中加入活性成分、肺血管灌洗方法以及供肺保存期间的膨胀状态、氧供和保存温度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总结 3 7例食管癌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7年间 3 7例食管癌术后ARDS临床特点 ,评价其治疗效果 ,探讨ARDS治疗的新途径。结果 :全组死亡率为 2 9.7% ,早期治疗成功率为 61% ,近期成功率可达 79%。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严格的术前评价有助于降低ARDS发生率 ,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是ARDS治疗成功的关键 ,除去除病因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外 ,以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为主线 ,积极干预 ,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