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随着对儿童肿瘤诊断、治疗方法的改进,小儿恶性肿瘤长期生存率已有很大提高,但儿童正处在人格完善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更要考虑到化疗、放疗等对儿童心理、生理发育的影响。为此,我们对81例停药随访期患儿的心理及生长发育状况作了调查, 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检测35例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血浆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活性以及抗L-Asp抗体水平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光度滴定法检测血浆L-Asp活性水平变化;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抗L-Asp抗体永平变化。结果35例ALL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L-Asp活性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中位活性为539U/L,无1例酶活性水平在100U/L以下;在L-Asp使用期间及停用后7天时,血浆中抗L-Asp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只是在停用第十天时抗体水平才有所升高,但与对L-Asp产生过敏患儿的抗体水平相比还有约4倍差距。结论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使用L-Asp时血浆中抗L-Asp抗体的产生对L-Asp的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白血病(AL)患儿脱氧胞苷激酶(DCK)和胞苷脱氨酶(CDA)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阿糖胞苷(Ara-C)耐药及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2例AL患儿DCK和CDA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ANO VA比较初治与复发及不同亚型白血病患儿间DCK和CDA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ALL患儿DCK表达水平(1.914±0.127)明显高于AML患儿(0.838±0.093 P=0),初治患儿DCK基因表达水平(1.474±0.547)为复发患儿(0.778±0.059)的2倍。AL患儿CDA基因表达水平为0.518±0.107,初治与复发以及各亚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患儿CDA/DCK比值(0.422±0.049)明显低于复发患者(0.640±0.031 P=0.001),经DA或HA方案治疗1、2疗程缓解的AML患儿CDA/DCK比值低于未缓解患儿(0.561±0.053vs0.728±0.066 P=0)。结论DCK基因表达水平、CDA/DCK比值可作为监测AL儿童对Ara-C治疗反应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4.
5-氟尿嘧啶耐药机制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氟尿嘧啶(5-Fu)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具有较低但持续的抗肿瘤活性;与亚叶酸(LV)联合应用后,其效应从10%-20%增长为20%-30%,5-FU也是头颈部肿瘤、乳腺癌等实体瘤的常用化疗药物,但有时因耐药性产生最终导致化疗失败,因此探明5-FU耐药机制,并提出合理对策,将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er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er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TSA,ATRA作用一段时间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F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llb,CD64,CDl4等的表达,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细胞化学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U937/PLZF细胞在去除四环素条件培养后,PLZF,RARer表达明显增加.TSA(30斗g/L)联合ATRA(1I.Lmol/L)使U937/PLZF细胞核质比缩小,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CDllb表达增高,PLZF-RARer蛋白表达减弱,分布以胞核弥漫细小颗粒为主,细胞功能上的分化可能尚不成熟.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联合ATRA可使U937/PLZF细胞发生部分分化.  相似文献   
56.
糖尿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有研究称糖尿病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分别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降糖药物。胰岛素的使用频度逐年提高,为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和改善代谢紊乱而提倡合理、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的用药频度在口服降糖药中位居前3位。本文就近年来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与肿瘤发展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和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将为糖尿病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7.
目的:锥形束CT既是一种全新的CT成像技术,也是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设备。针对锥形束CT图像的低对比度,散射伪影较大的缺陷,在MATLAB平台上对CBCT去噪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寻找合适的锥形束CT去噪方法。方法:首先应用不同去噪方法,如邻域平滑,中值滤波,小波去噪方法等;再应用Contourlet变换进行锥形束CT去噪,设计不同的拉普拉斯塔式滤波器和二维方向滤波器组,寻找最优的滤波器组合;Contourlet变换是一种新的图像二维表示方法,具有多分辨率,局部定位,多方向性和近邻界采样和各向异性等性质。利用Contourlet变换在处理图像几何结构方面的优点,提取图像中边缘连续特征,来区别噪声和边缘,从而增强图像边缘和细节信息,同时抑制噪声。比较常规去噪,小波去噪,Contourlet去噪和不同滤波器组合去噪效果。结果:结合头部,胸部,盆腔各10组临床图像进行去噪效果统计和分析,表明小波阈值量化法和Contourlet法在锥形束CT图像去噪上各有优势,在Contourlet法中,滤波器组合"pkva8"和"9-7"的去噪效果最好。结论:Contourlet去噪方法和小波阈值量化法都比空间邻域平滑法,中值滤波法和普通小波去噪法有优势。而Contourlet去噪方法更能有效改进CBCT图像质量,特别是胸部图像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HP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HPS患儿以持续高热(100%)、肝肿大(64.29%)为突出表现,其次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53.57%)、脾肿大(50.00%)、多浆膜腔积液(42.86%)、淋巴结肿大(32.14%)、黄疸(17.86%)、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4.29%)、皮疹(14.29%)和消化道出血(10.71%)。实验室检查以肝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高三酰甘油血症、自然杀伤细胞数量降低及低钠血症等为主。病因分析显示,感染相关性HPS 17例(60.71%),其中以EB病毒相关性HPS最多(11例,感染相关性HPS的64.71%)。死亡与存活病例间的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35 g/L是HP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33,P=0.026)。结论 HP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HP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确诊并干预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9.
目的:随着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精确度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共同发展,实现在线纠正治疗误差在医学图像帮助下完成放疗是现今临床研究的热点。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就是在这样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放疗模式。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阐述在现今临床普遍采用的锥形束CT与螺旋CT的图像配准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与重要性。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肿瘤放射治疗图像配准理论,发现最新研究热点、阐述最新研究不足,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打下基础。方法:本文通过阐述基本医学图像配准理论,结合具体图像配准算法,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用于锥形束CT与螺旋CT图像配准的模式,从而获得更加快速准确的配准结果,改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效率。本文查阅了近几年计算机软件图像处理的大量文献,同时结合查阅大量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文献,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理论实践,综合阐述了一套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图像配准系统。结果:锥形束CT与螺旋CT的图像配准,在临床应用上多使用刚性图像配准,其有速度快便于计算的优势。但涉及到患者整体体位配准情况下,弹性图像配准在配准准确度上具有明显优势,需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发展想结合选择合适的配准算法。结论:随着肿瘤放射治疗中图像引导技术的应用,螺旋CT定位图像与锥形束CT治疗图像的配准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关键技术,如何准确而且快速的获取配准结果成了精确放射治疗关注的焦点。螺旋CT定位图像与锥形束CT治疗图像的精确配准是精确放射治疗的前提,并在提高肿瘤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从而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本文主要综述了应用于精确放射治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口服造影剂胃超声检查诊断胃癌的准确性。 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胃超声检查诊断胃癌准确性的研究,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章,并采用QUADAS-2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统计软件对以诊断准确性为结局指标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运用Stata 15软件对以四格表为结局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0篇,共3613例研究对象。胃超声检查诊断胃癌的准确性为94%(95%CI:92%~95%),其中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性为81% (95%CI:74%~87%)。Meta回归分析发现研究设计可能是诊断准确性结果的异质性来源,亚组分析后,前瞻性设计的研究文献诊断准确性为96%(95%CI:95%~97%)。根据文献检索策略,最终纳入研究的30篇文献中,5篇可提供完整的诊断四格表数据,共计纳入研究对象1675例,5篇文献合并敏感度为0.93(95%CI:0.89~0.95),特异度为0.98(95%CI:0.86~1.00),阳性似然比为37.19(95%CI:6.40~216.23),阴性似然比为0.07(95%CI:0.05~0.11),诊断优势比为507.18(95%CI:91.18~2821.10),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5%CI:0.92~0.96)。 结论通过Meta分析得出口服造影剂胃超声检查诊断胃癌的准确性较高,作为一种低成本、非侵入性诊断技术值得临床普及推广应用,并可对此开展健康人群胃癌初筛和风险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