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通过对腰骶段多裂肌进行应用解剖研究,为临床减少腰椎后路手术对脊柱功能影响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5具尸体多裂肌的起、止点、肌束的构成、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多裂肌短腱与止点及其与棘突和棘间韧带的关系进行解剖测量。结果多裂肌浅层起于骶髂长韧带,有一部分起于髂后上棘内侧,深层起于骶骨椎板、骶髂短韧带。L1~5多裂肌短腱的长度分别为:(15.10±2.43)、(15.68±2.79)、(14.82±2.77)、(14.16±3.62)和(11.58±2.46)mm。L1~5多裂肌短腱的宽度分别为:(4.72±0.99)、(5.42±1.14)、(5.86±0.99)、(5.90±1.06)和(4.68±0.62)mm。结论多裂肌主要参与脊柱背伸运动,维持脊柱腰段前凸的存在,是脊柱动力性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赴非洲返回劳务人员疟疾发病情况,探索阻止输入性疟疾在当地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赴非洲务工返回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现症病人、带虫者、既往有疟史者给予不同服药方案的治疗,随访治疗效果与周围当地人群疟疾发病情况,资料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0名赴非洲几内亚务工回国人员,外出期间疟疾患病率90.83%,回国后发病率24.17%。抗疟药物治愈率为:双氢青蒿素哌喹片93.75%,氯伯8d疗法76.46%,青蒿琥酯42.86%。伯氨喹休止期服药有效率90.70%。结论赴非洲劳务人员外出期间疟疾患病率高,回国后复发率高,需加强管理;规范服用抗疟药物治疗效果可靠,休止期服药效果肯定,综合性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输入性病例在当地引起的传播。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和完善鼻内镜下彻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及适应症。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按Krouse分期均为Ⅱ~Ⅲ级病例,治疗组39例,其中7例(17.9%)既往有1~2次鼻部手术史。术中先泪道置管,并应用动力系统切除瘤体,切除上颌窦内壁大部,30°镜下将肿瘤于肿瘤基底部周围骨膜下剥离,局部骨骼化,基底部残余软组织用电刀将其烧灼以防止复发。对照组21例,采用Caldwell—Luc术式或鼻侧切开术治疗。术后每周复查至术腔上皮化,此后长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随访,治疗组39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4月复查时发现后组筛窦内复发,予咬除肿物后以电刀烧灼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随访已超过3年)。其余38例经随访1—9年,未见复发,治愈率97.4%。对照组21例中5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泪道置管联合鼻内镜下上颌窦内壁扩大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微创、避免面部瘢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便于术后复查、手术在同一术野进行等优点,有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540,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t′=12.643,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比较坦索罗辛联合黄体酮和山莨菪碱联合黄体酮在治疗中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26例中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2例,空白组只给予黄体酮;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及黄体酮;观察组给予坦索罗辛及黄体酮。结果:2周内排出结石者空白组为17例(40.48%),对照组为35例(83.33%),观察组为37例(88.10%),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排石时间均比空白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及空白组治疗前后IPSS分别为16.1±1.7、15.7±1.9、15.9±2.1与10.6±2.1、20.3±5.7、14.3±2.6。结论:坦索罗辛联合黄体酮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是有效的,能有效缩短排石时间,相比山莨菪碱联合黄体酮,能明显减少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IPSS评分。  相似文献   
76.
中医骨伤科学的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远超  刘峻 《中国骨伤》2007,20(5):325-326
21世纪,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高速发展,中医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强和深化,中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医学发展关注的热点。而在国内,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改革的深化,中医产业化也被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当中,可以说,新世纪中医飞速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当前乃至今后,中医的发展必将是国际化的。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颇具特色和优势的分支,其发展也必将是国际化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护理查对方法改进后的“四查八对”制度在预防临床护理差错中的效果,并论证执行“四查八对”制度的可行性。方法(1)通过分析本院2009年上报护理部的护理差错及患者参与查对能力调查结果,依据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要求,建立并执行“四查八对”制度,即在原“三查七对”的基础上增加一查一对,一查是增加患者或家属参与查;一对是增加药物质量和有效期的核对。观察实施“四查八对”制度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2)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2009年和2010年的363例和39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参与查对相关知识和护理安全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执行“四查八对”制度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23‰降至0.13‰,差异有极显著性(X^2=7.89,P〈0.01)。(2)患者对参与查对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5.6%升高至75.3%,患者满意度由76.9%升高达98.5%,差异均有极显著性(X^2=81.6,P〈0.01;X^2=83.8,P〈0.01)。结论“四查八对”作为护理核心制度应用于临床,保障了护理安全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促进了护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较“三查七对”具有优越性、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Y型静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组织移植时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及复杂性断掌动脉缺损的治疗方法,1990年1月~1996年7月,采用Y型静脉移植搭桥修复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复杂性组织缺损及重建挤压撕脱性断掌血运。临床应用23例,小腿前侧皮肤及骨缺损6例,股骨骨折股动脉损伤并组织缺损3例,五指缺失2例,复杂性断掌12例。结果表明,15个移植组织及12例再植肢体全部成活,无一例感染及坏死。经1年~5年随访,肢体功能恢复良好,19例恢复了原工作。认为,Y型静脉搭桥术是克服组织移植及复杂性断掌血管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实验多功能氧化瘀解毒杀菌合剂的疗效。方法 ①B超下可控型减压置管针刺三通管置通法。②1次/日恢复深部脓肿病灶组织正常氧化还原电势法。③1次/日脓腔化瘀解毒法。④1次/日三联抗生素程控灌注法。⑤1次/日脓腔密闭负压引流动态观察法。五法合一深部脓肿程控介入学模型治疗脓肿78例。结果 6~8天治疗脓肿全部消失,无并发症后遗症无死亡,治愈率100%。结论 本文新研究的合剂是具有适用于任何部位有治疗适  相似文献   
80.
38例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程宁  时秋英 《中国骨伤》2010,23(3):220-221
目的:探讨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38例膝关节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0~82岁,平均65岁;病程4~35年。创伤性关节炎30例,骨性关节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临床症状以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部分患者有晨僵和骨性肥大,少数伴有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股四头肌萎缩。X线片可以看到关节间隙模糊变窄,骨赘形成,骨囊性变和软骨下骨硬化等改变。结果:38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40.22±7.39)分,与术后(87.47±6.6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6,P0.01)。结论: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