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赵伟霞  ;刘申  ;谭清爽 《吉林医学》2014,(35):7841-784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兰州会议疗效评定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53.4%,有效24.7%,无效21.9%,总有效率为78.1%。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为(10.67±2.48)分,治疗1年后为(5.43±1.07)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手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手术安全性高,微创,对鼻腔黏膜损伤轻,恢复快,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2.
隋超  宋钰  迟君华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8):1493-149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31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给予6周期的化疗。结果:31例患者有效率51.6%,其中012例,PR14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8.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9.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和脱发。其中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26.0%。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3.
肝静脉血流定量分析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定量分析慢性肝炎肝静脉血流最大正向及逆向流速之和△V(△V=Vs Va)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4例慢性肝炎患者,测量肝静脉血流最大正向及逆向流速之和△V,全部病例的肝纤维化程度均由经超声引导下肝组织病理活检证实,并将△V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流速度的特征表现为:Vs在S0~S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Va在S0~S3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S0~S3时约(10%~28%)表现为0,在S4时约30%表现为0;△V在S0~S3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S0、S1、S2、S3分别与S4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中,△V对S4的诊断敏感性为57.4%,特异性79.8%。当△V小于30cm/s时,可诊断为早期肝硬化或肝硬化。结论慢性肝炎肝静脉血流最大正向及逆向血流速度之和△V的变化,在S0~S3之间无明显诊断意义,当△V小于30时,对S4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慢性肝炎中超声检测肝静脉血流最大正向及逆向血流速度之和△V,对判断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对比研究数字化X线摄影(DR)与CT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CT检查及DR检查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检查对不同损伤类型的检出率及诊断骨折塌陷和劈裂距离的准确性.结果 CT检查检出患者的骨折损伤类型共94例,...  相似文献   
175.
抗生素是妊娠及哺乳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妊娠及哺乳期抗生素的药动学与药效学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疗效.此外,抗生素对发育中的胎儿或新生儿可能存在致畸或毒性作用.对妊娠及哺乳期常用的11种广谱抗生素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11种抗生素均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均能分泌至乳汁.阿莫西林、庆大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血药浓度妊娠期较未妊娠妇女偏低,表明若需达到未妊娠妇女的血药浓度,必须缩短用药间隔和(或)加大给药剂量.妊娠期克林霉素药动学无改变.妊娠期应用氯霉素、庆大霉素或万古霉素时,建议检测血药峰-谷浓度.根据"致畸因子信息服务分类系统",上述11种抗生素可被分为:无致畸危险(如青霉素G及青霉素V钾)、不大可能致畸(如阿莫西林、氯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不确定是否致畸(如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及万古霉素)3类.根据美国FDA制定的"妊娠期药物危险分级"标准,阿莫西林、克林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钾及万古霉素均属于B级;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皆为C级,多西环素为D级.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监测两组患者.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 (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显著降低CRP、TNF-α、IL-8含量(P<0.01),明显降低肺动脉压(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扩血管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和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7.
1例52岁女性患者,结肠癌术后1年余,发现双肺转移瘤1 d入院。入院后给予FOLFIRI方案化疗,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注意事项教育,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指导护士以正确顺序给药,建议临床医师加用阿托品降低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患者最终顺利完成本周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8.
吻合指掌侧静脉断指再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为复杂性断指再植血液循环的建立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新鲜的成人手标本,解剖观测了手指掌侧静脉的分布状态,走向及口径。设计吻合指掌侧静脉断指再植的手术程序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9.
刘峻  张恩忠  谭远超 《中国骨伤》2008,21(8):574-577
目的:评价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GSPS)治疗脊柱失稳性伤病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新鲜猪胸腰段脊柱标本(T10-L3)制成失稳模型和骨折模型各4具,分别用自行研制的GSPS模拟手术固定。对试件进行轴向和弯曲扭转加载测试,观察GSPS的应力、应变关系特点。测试GSPS连接棒从弹性夹块中的拔出力。结果:在0~600N轴向加载范围内,GSPS各点应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弯曲扭转实验中,试件两端之间相对扭转角与弯扭矩呈线性关系,当弯扭矩达到300N.cm时,扭转角不到6°;GSPS的连接棒从弹性夹块中拔出的最小拔出力大于3300N。结论:GSPS具有较高的抗轴向和弯扭载荷的能力,显示出高弹性。采用弹簧垫连接钉棒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0.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features of 16 cases of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proved juxtacortical chondrosarcoma were analyzed. The main radiographic findings include: (1) A saucerlike or scalloped defect confin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cortex dut to tumor erosion; (2) Localized cortical proliferation and sclerosis; (3) Soft tissue mass and various forms of calcification within the tumor; but without a bony or calcified shell around the tumor mass and (4) sunray and/or laminated periosteal reaction. The origin of this tumor, its histopath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were discussed.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radiated periosteal reaction and its pathological basis was per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