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8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96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68篇 |
内科学 | 69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127篇 |
综合类 | 303篇 |
预防医学 | 126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205篇 |
中国医学 | 48篇 |
肿瘤学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1998年5月~2005年6月使用WIG联合MP冲击疗法治疗GBS共38例,应用IVIG0.2g/d.bw,连用6d,MP剂量为1000mg/d溶于5%GS500ml中静脉滴注,维持4.6h,1次/d,3d后改为强的松口服。另设对照组29例,用地塞米松20mg/d,7—10d后改用强的松口服。强的松用法均为开始40~60mg/d早晨顿服.此后每周递减10mg,减至10mg/d后1wk,改为5mg/d维持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1d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IVIG联合大剂量MP治疗GBS的病人,四肢肌力及呼吸肌麻痹等恢复显著,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临床见效时间、临床治愈率及总显效率方面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GBS是一种由某些病毒感染触发的、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应用IVIG联合大剂量MP冲击治疗GBS,可降低病人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减轻急性脱髓鞘病变的组织炎症和水肿,减少脱髓鞘程度,促进髓鞘的修复,改善脱髓鞘区的传导功能。具有安全可靠、疗效快而显著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2.
953.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9年间住院的116例老年AL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人组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组116例中发生医院感染73例(62.9 %),感染死亡38例(52.1 %),明显高于同期非老年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口腔和呼吸道感染为主;多部位感染、重症感染高于非老年人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ANC)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时间及住院季节是老年人AL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AL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死亡率高,外周血ANC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天数及住院季节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讨雷洛昔芬联合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微结构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其调控骨吸收与骨形成及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6月龄40只SD大鼠在骨质疏松造模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1组、干预2组,每组8只。造模手术1周后,干预1组采用经口灌胃雷洛昔芬6.2 mg/(kg·d),干预2组采用经口灌胃雷洛昔芬6.2 mg/(kg·d)+仙灵骨葆250 mg/(kg·d),而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经口灌胃注射用水。12周后应用组织病理学分析及组织计量学测定;利用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法观察胶原纤维沉积变化;ELISA测定血清蛋白聚糖活性。分离右侧股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结果对照组骨小梁粗厚、有完整的成骨细胞区。模型组骨小梁稀疏细薄、细胞核固缩;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蛋白聚糖含量明显增加,最大载荷(FM)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骨小梁排列较紧密。干预2组较干预1组,胶原纤维明显增加,蛋白聚糖活性降低,最大载荷(F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洛昔芬联合仙灵骨葆较雷洛昔芬单独用药可以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基质代谢,促进成骨,显著加强骨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探究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儿童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40例NI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行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结果:(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音消失时间、体温稳定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患儿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NIP患儿实行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呼吸困难时间、... 相似文献
956.
〔摘 要〕 目的:分析甲氧氯普胺联合格拉司琼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莆田学院
附属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氧氯普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氧氯普胺联合格拉司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吐疗效、血
清酒精浓度、收缩压、心率(HR)、呼吸频率(R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 5– 羟色胺
(5–HT)、β– 内啡肽(β–EP)、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一氧化氮(NO)、精氨酸加压素(AVP)、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29 %,
高于对照组的 6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酒精浓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收
缩压、HR、RR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酒精浓度低于对照组,收缩压、HR、RR 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5–HT、NE、DA、NO、AVP、β–EP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5–HT、NE、DA、NO、AVP、β–E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AST、ALT、GGT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的 AST、ALT、GGT 水平低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MMSE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甲氧氯普胺联合格拉司琼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所致
呕吐患者疗效较好,可降低酒精浓度、降低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慢性束缚应激大鼠骨退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束缚应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束缚7 d组(A组);束缚14 d组(B组);束缚21 d组(C组),每组10只。观察股骨软骨下骨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变化;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观察各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软骨下骨组织CGRP的阳性表达。结果应激后C组大鼠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C组外周血及软骨下骨CGRP的阳性细胞表达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长期慢性束缚应激过程中低表达的神经肽导致骨代谢失衡,并显示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958.
Hemocyanin (HMC) is a multifunctional immune molecule present in mollusks and arthropods and functions as an important antigen non-specific immune protein. Our previous evidences demonstrated that Litopenaeus vannamei HMC might display extensive molecular diversities. In this stud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ed dozens of variant sequences of the HMC subunit with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from L. vannamei (LvHMC). Three variant fragments, named as LvHMCV1-3, which shared 85–99% nucleotide identity with that of the classical form of LvHMC (AJ250830.1), were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Spatial expression profiles showed that LvHMCV1-3 had different tissue-specific distribution, which were affected by stimulation with six pathogenic bacteria, 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 K12,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ibrio alginolyticus, Vibrio fluviali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each variant fragment showing a specific stress pattern to different bacterial pathogens. Full length cDNA of LvHMCV3 was further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shared 92% identity with that of LvHMC, possessed a conserve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HMC family and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one branch along with other arthropod HMC in a phylogenetic tree. In addition,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of LvHMCV3 (rLvHMCV3) showed obvious agglutination activities against three aquaculture pathogenic bacteria including E. coli K12, V. parahaemolyticus and S.aureus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31.25–62.5 g/mL. It also showed obviou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V. parahaemolyticus at concentrations 0.02–0.5 mg/mL, and possessed the best inhibitive effect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LvHMCV4 and rLvHMC. Co-injection of V. parahaemolyticus and rLvHMCV3 in L. vannamei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 mortality rate at 24–72 h after injection. Therefore, these studies suggested that L. vannamei had abundant HMC variants, which possessed obvious resistance to pathogenic infection and might specifically target on different pathogens in shrimp. 相似文献
959.
室性早搏与按需起搏心律的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室性早搏起搏点定位的诊断价值,并观察无水酒精直接作用于异位起搏部位的药物效果。方法 应用DTI速度图模式与加速度图模式与心电图同步,观察实验猪频发室性早搏和按需起搏心律的心肌显像特征,并在DTI引导下直接对室性紊乱心律起搏部位注入无水酒精。结果①DTI与心电图同步能显示实验性室性早搏与起搏心律发生的具体部位;②DTI的彩色编码反映了心室某异位起搏点的色彩、运动速度均高于正常心室肌;③DTI显示室性异位起搏点重复性好;④频发室性早搏起源部位注入无水酒精后早搏消失。结论 应用DTI超声新技术对室性早搏起搏点与室性起搏心律定位诊断确切、可靠,无水酒精对室性心律紊乱异位兴奋点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合成5种酮洛芬酯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炎活性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方法 以丹皮酚及结构类似物和酮洛芬为原料,通过碳二亚胺法合成5种化合物;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试验对化合物抗炎活性做了初步的药理学筛选;同时考察化合物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及MS得到确证;5个目标化合物均能显著地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和大鼠的足趾肿胀程度,与其相应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相比,都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同时,5个目标化合物对胃肠损伤面积明显小于阳性组和阴性组,能够明显地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结论 合成了5种酮洛芬酯类化合物;抗炎活性均明显强于酮洛芬;且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明显地减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