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26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05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S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本院2013年儿童感染SP分离情况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痰液、咽拭子为SP主要标本来源,分别占96.4%和2.9%;在280株SP中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上升趋势,其中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80%),对青霉素类和三代头孢类的耐药率较低(〈40%),对氯霉素、泰利霉素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更低(〈1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厄它培南和氟喹诺酮类均无耐药性。结论加强对SP的耐药性检测,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2.
We report a simple but efficient biological route based on the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to synthesize Ag–Pd alloy nanoparticles (NPs)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es were used to study and demonstrate the alloy nature. The mic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well-defined Ag–Pd alloy NPs of about 59.7 nm in size can be biosynthesized at 200 °C for 10 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dicated that, triggered by silver sulfate, cellulose was hydrolyzed into saccharides or aldehydes, which served as both reductants and stabilizers, and accounte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well-defined Ag–Pd NPs. Moreover, the as-synthesized Ag–Pd nanoalloy showed high activity in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by NaBH4.

We report a simple but efficient biological route based on the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to synthesize Ag–Pd alloy nanoparticles (NPs)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孕周<32周和≥32周的GDM孕妇中随机抽取80例,各4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孕妇血糖水平、Chemerin水平、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后Chemerin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不良事件、新生儿不良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产妇采取早期胰岛素可达到降糖效果,更能抑制Chemerin水平,在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上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于该院接受体检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微血管并发症积分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于肺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活量(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单位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KCO)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8.5%、微血管并发症积分>2分以及HOMA-IR>2患者的VC、FEV1、TLC、DLCO以及KCO等指标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微血管并发症积分以及HOMA-IR,准确判断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减退的实际情况,能够为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创伤性肝、脾、肾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介入栓塞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患者共101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CT、彩超确诊为腹腔脏器挫裂伤出血。其中肝破裂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82岁,平均35.9岁;道路交通伤25例,坠落或摔伤3例,暴力性创伤2例和刀刺伤2例。脾破裂组45例,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16~85岁,平均45.6岁;道路交通伤20例,坠落或摔伤18例和暴力性创伤7例。肾破裂组24例,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18~71岁,平均40.6岁;道路交通伤16例,坠落或摔伤5例和暴力性创伤3例。介入时机为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记录所有出血患者的术中造影情况、止血成功率和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1)肝破裂组:30例造影发现出血灶,余2例发现可疑出血灶。30例(93.8%)术后止血成功;术后出现肝区疼痛15例、发热5例、肝功能损害10例。(2)脾破裂组:41例造影发现出血灶,余4例造影发现可疑出血灶。42例(93.3%)术后止血成功;术后出现脾区疼痛22例、发热11例。(3)肾破裂组:24例造影均发现出血灶。23例(95.8%)术后止血成功,1例术后1 d再发肾出血,再次行栓塞治疗后好转;术后出现患侧肾区酸胀疼痛12例,发热4例。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创伤性腹腔脏器破裂出血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大小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9例接受EMR与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大病灶组(n=277)和小病灶组(n=302),分析EMR及ESD治疗不同大小病灶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小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93.2%,治愈性切除率为89.0%,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92.6%和治愈性切除率90.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84.2%,治愈性切除率为84.2%,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87.9%和治愈性切除率8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上段(O■=5.098,95%CI:1.614~16.105,P=0.006)是内镜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与AO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并随访的58例髌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预断式带孔组)和AO克氏针张力带(AO组)进行治疗,分别从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术后患膝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膝关节功能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即两组相比,预断式带孔组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少及患膝关节功能好但住院费用费用高,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相当(P0.05)。结论对于能预处理成34-C1(AO/OTA分类)的髌骨骨折,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总体优于AO克氏针张力带。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胃内容物反流患者声门下滞留物的pH值,并与相应的食道pH值对比分析,探究二者的统计学相关性,为临床重症患者反流误吸评估提供简单、易操作的监测手段。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32例在人工气道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测定其声门下滞留物的pH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声门下滞留物pH值与胃内容物反流的相关性。结果:经测定发现,当食道pH值为3.5~5.5时,对应的声门下滞留液pH值全部在4.4~6.6,且声门下滞留液pH值与食道pH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76,t=13.536,P<0.001;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声门下滞留液pH值与食道pH值的关系为y=0.9602x+1.2104,决定系数R2=0.9812,即二者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声门下滞留物的pH值与食管的pH值存在统计学的线性正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测定声门下滞留物pH值来预测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合作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以152名外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选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自制人口学特征量表、自制与手术室影响医护合作态度的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2名外科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为(43.61±3.87)分,65.1%的医护合作态度低。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同时兼两台巡回和固定专科护士对医护合作态度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医护合作态度的有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OR=3.788,95%CI=1.654~8.676)、外科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技能存在质疑和目前的医患关系(OR=5.066,95%CI=2.337~10.980)、(OR=0.479,95%CI=0.233~0.962)。结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外科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技能存在质疑和目前的医患关系影响着手术室的医护合作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