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12篇
  免费   4231篇
  国内免费   3776篇
耳鼻咽喉   372篇
儿科学   539篇
妇产科学   712篇
基础医学   3667篇
口腔科学   1701篇
临床医学   5212篇
内科学   5560篇
皮肤病学   569篇
神经病学   2286篇
特种医学   14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742篇
综合类   6342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3224篇
眼科学   641篇
药学   5066篇
  36篇
中国医学   1581篇
肿瘤学   3487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1524篇
  2022年   2162篇
  2021年   2563篇
  2020年   2498篇
  2019年   1526篇
  2018年   1384篇
  2017年   1363篇
  2016年   1631篇
  2015年   1865篇
  2014年   3762篇
  2013年   3135篇
  2012年   4196篇
  2011年   3930篇
  2010年   2677篇
  2009年   2121篇
  2008年   1704篇
  2007年   1962篇
  2006年   1463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740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616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利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选择性地对同时患有角膜病变和白内障的病例施行闭合式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三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就诊的12例(13只眼)同时患有角膜病变和白内障的病人,在局麻下先施行3mm弦长、180度圆弧的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三切核)、植入6.5mm直径的折叠式人工晶体后,用负压环钻切除病变角膜组织,立即用连续缝合法将植片缝于植床。术后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局部滴用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滴眼剂2~6个月;最后随访时间为2~72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本组12例(13只眼)无一例在术中发生并发症。术后1例发生浅前房,3d后前房恢复正常,但虹膜周边局部前粘;出院时,眼压均在正常范围。1例在术后5个月时发生植片自溶,再次行角膜移植,半年后植片血管化,放弃治疗。3例术后1年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经再次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2~3个月后角膜恢复透明。最后随访时,9例植片透明,3例在植缘有少量新生血管;瞳孔均居中,基本为圆形;人工晶体位置不偏,后囊明显混浊1例,施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无一例发现囊口收缩或明显的囊口纤维化。最后随访时矫正视力0.04~0.8,平均0.4。结论选择性地对同时患有角膜病变和白内障的病人采用闭合式小切口手法碎核三联术,术式简化、术时短;术中并发症少、风险小、安全;可以尽早地恢复病眼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2.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兵  王素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83-2484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子宫纵隔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后的妊娠结局。结果:23例子宫纵隔患者中,子宫完全纵隔5例,不完全纵隔18例,23例均在超声监视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min,平均出血30ml。与术前相比,术后足月活产率从4.35%增至48.83%,流产率从85.55%降至30.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足月活产率,明显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23.
抑郁症焦虑症状和焦虑症的抑郁症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差异 ,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HAMD和HAMA对5 5例抑郁症患者和 2 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1)抑郁症组绝大部分为中、重度抑郁 (92 .7% ) ,焦虑症组无一例为重度抑郁 ;(2 )抑郁症组的HAMD总分和除焦虑 /躯体化以外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焦虑症组 (P <0 .0 5或P <0 .0 1) ,(3)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HAMD总分有助于鉴别抑郁症和焦虑症。  相似文献   
124.
125.
男性激素避孕临床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迫切需要研制可供男性选用、安全高效、可复性和可接受性均好的避孕药。男性激素类避孕是当今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外源性激素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睾丸内睾酮的合成与分泌 ,进而抑制精子发生 ;同时给予的外源雄激素维持男性性征和性功能。研究中的男性激素避孕方法 ,包括单用雄激素、雄激素与孕激素合用、GnRH类似物与雄激素合用、激素相关的免疫途径等 ,寻求更长效、使用更方便、副作用小的雄激素制剂也是当今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aldolase activity, protein expression and testosterone synthesis in Leydig cells of pubertal mice. Methods: Leydig cells were cultured for 2 hours and 8 hours, to the Stimulation Group, hCG was added and to the Controls, only the vehicle. The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 was then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 and the transaldolase activity and protein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1) Both the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 and the transaldolase activity in both Stimulatio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2 h: p<0.05-0.01; 8 h: P<0.001); (2) The ratios of the A isoform, the B isoform and the total transaldolase protein to β-actin between the Stimul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hCG stimulates the transaldolase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testosterone synthesis in the Leydig cells of pubertal mice, indicating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27.
石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番荔枝科植物石密的茎皮中分离和鉴定了一个氧化阿朴啡类生物碱——石密碱(1)和两个木脂素类化合物:(2R,3R)-2,3-二氢-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甲基-5-(E)-丙基苯并呋喃(2)和conocarpan(3)。其中石密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从番荔枝科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28.
银杏外种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银杏外种皮的乙酸乙酯、丙酮和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结晶,经波谱解析,与对照品及标准图谱对照,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1)、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混合物(ginkgolideAandB,2)、银杏内酯C(ginkgolideC...  相似文献   
129.
Asperger综合征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5例Asperger综合征和30例儿童孤独症的症状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提示,Asperger综合征在语言交流、社会交往、运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于儿童孤独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0.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进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ICSI)患者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  IVF或 ICSI治疗的 3 2 4个 ET周期 ,分为是否服用阿司匹林两组 ,分别统计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CG)时子宫内膜厚度及 ET胚胎数 ,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在注射 h CG日内膜平均厚度、ET中优质胚胎的比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未服用阿司匹林组的 ET胚胎数明显多于服用组 ( P<0 .0 1 ) ,而前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却明显低于后者 ( P<0 .0 1 )。 结论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 IVF-ET或ICSI的辅助生殖治疗中能有效地提高胚胎种植率 ,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