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8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28篇
  7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急性肾后性梗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肾后性梗阻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的临床资料,25例行急诊手术,14例给对症处理+抗感染1-3d,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改行手术治疗,均采用输尿管镜下电子弹道碎石+D-J管置人术。结果39例经输尿管镜手术治疗,一次性解除梗阻38例,所有患者术后寒战、高热症状均缓解,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或狭窄引起急性肾后性梗阻所致的肾积脓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王文文  杨炜 《医学综述》2008,14(18):2743-2747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形成、胚胎发育、创伤修复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不仅与正常眼内组织代谢及各种生理功能有关,在许多眼内病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TGF-β的结构、受体、生物效应以及它与眼科各疾病的关系和作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3.
84.
韩晓华  鲁静  陈晓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90-2192
目的: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94(G rp-94)、桩蛋白(Paxillin)、P-选择素(P-select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观察肿瘤相关基因G rp-94、Paxillin、P-选择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结果:①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 rp-94、Paxillin、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54.0%和60.0%。②G rp-94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学分级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直观看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G rp-94的阳性表达增高。Paxillin、P-选择素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 rp-94、Paxillin、P-选择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关系密切,与手术病理分期关系不密切,可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5.
铁离子对大脑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金 《医学综述》2012,18(15):2383-2385
铁离子广泛存在于脑组织各部位,基底神经节含量最高,红核、黑质和齿状核较多,大脑皮质和小脑相对较少。铁毒性作用主要基于芬顿化学作用,铁与活性氧中间物反应,可产生高反应的自由基。脑内不同的细胞对铁超载及血红蛋白的防御反应,都可引起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自由铁通过产生的自由基对脑有高度的毒性作用,然而,在脑损伤和脑出血中铁的浓度是否是导致神经元损伤和死亡的必然因素,血液是否是促使神经元死亡的原因尚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86.
Hyperglycemia or “stress diabetes” results essentially from insulin resistanc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Hyperglycemia, inflammation and hypoxia are responsible of a self-perpetuating vicious circle. While the risks of hypoglycemia are well known,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hyperglycemia in critical situations are only considered from 10 years. Control of glycem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s no longer discussed. However, despite a very rich literature,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trials are conflict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trials makes data difficult to interpret. Thus, it is presently impossible to recommend only one glycemic target appropriate for all situations. Glycemic control strategies increase the risk of hypoglycaemia thereby requiring frequent check of glycemia, even in the absence of neurological signs. We advise to limit the total amount of glucose administration to a maximum of 200 g/day without exceeding 100 g/day for intravenous glucose. Glycemic measurements on capillary blood samples can give inaccurate values,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critically patients. Thus, in case of hypoglycemia, patients with shock or edemas, glycemia measurements must be verified on an arterial or venous blood sample in the laboratory. Physicians and nurses must know exactly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material to avoid some serious errors. Each team must implement its own protocol of glycemic control considering his technical and human structural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87.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尿石症患者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方岳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阿克苏地区90例维吾儿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一般情况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并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21—50岁为尿结石高发年龄组(74.4%),男性略多于女性,结石患者较对照组多口味偏咸,饮水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者81例(90.0%),磷酸钙结石1例(1.1%),尿酸结石5例(5.6%),磷酸镁铵结石2例(2.2%),胱氨酸结石1例(1.1%)。结论泌尿系结石发病主要受饮食习惯和饮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梅毒(syphilis)是经典性病的一种,属于慢性性传播疾病(sexaully transmited disease,STD),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pallidum,TP)感染所致,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1905年由法国科学家Schaudinn和Hoffman发现并报道,通过人类黏膜或有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病人感染性病灶而传播,不但引起全身性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还传播给下一代。梅毒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同,大量的研究表明梅毒可大大增加感染和传播成人艾滋病和胎传艾滋病的危险性。长期来,对梅毒的病原体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许多检测TP和TP抗体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对TP的研究工作,使得快速、灵敏、特异的梅毒诊断方法不断更新完善,有利于广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及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对梅毒疫苗的探索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缬沙坦对大鼠急性缺血坏死后的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心肌缺血坏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Val组(缺血加缬沙坦组)、MI组(心肌缺血组)和C组(对照组).14 d后将三组动物处死,心肌组织经HE染色作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切片内的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心肌组织HE染色:Val组和MI组可见心肌纤维溶解断裂、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Val组与MI组比较,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坏死后心肌Ⅰ、Ⅲ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了心室的重构.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利用巢式PCR扩增192只多浪羊和199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其中各有70只和98只为棘球蚴病感染——包虫病阳性)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其296bp扩增产物经SacI、Hin1I和HaeIII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的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在SacI、Hin1I和HaeIII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两绵羊品种均检测出了2、2和6种等位基因,但基因型分别为3、3、18和3、3、15种。DRB1第二外显子的第159,173,177,178,208,225位碱基上存在多态性。结论将两绵羊品种包虫病阴性和阳性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提示多浪羊等位(基因HaeIII a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基因型SacI ab和HaeIII cf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P<0.05),SacI bb,Hin1I ab和HaeIII aa 3种基因型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而基因型HaeIIIbe和HaeIII ef与包虫病的易感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1)。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等位基因HaeIII d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基因型SacI ab和HaeIII ee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P<0.05),而基因型HaeIII bd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