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54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404篇
预防医学   14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86篇
中国医学   20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对纵膈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并评价EUS-FNA的安全性。[方法]收集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有纵膈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怀疑恶性肿瘤转移,并伴或不伴实质或空腔脏器管壁占位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19例、共187处病灶行EUS-FNA,其中穿刺肿大淋巴结140个,穿刺实质或空腔脏器管壁占位47处。[结果]119例均接受了EUS-FNA,每部位平均穿刺3次。140个淋巴结和47处实质或空腔脏器病灶均可获得细胞学涂片,136个淋巴结和45处实质或空腔脏器病灶可获得组织学切片。119例中,EUS-FNA诊断阳性率95.0%(113/119),细胞学诊断阳性率92.4%(110/119),组织学诊断阳性率87.4%(104/119)。113例EUS-FNA阳性诊断中,80例为恶性肿瘤,不确定诊断者6例。EUS-FNA诊断恶性肿瘤41例,良性占位4例,2例诊断不明确。术后观察1例胸痛不适,2例轻微腹痛不适,其中1例合并一过性发热,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余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内镜可在一次操作中对多部位病灶进行EUS-FNA,获得病理学诊断;EUS-FNA对纵膈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确诊具有肯定的价值;EUS-FNA可在实时超声监控下进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2.
颌面部损伤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或器官特别是颅脑的损伤,往往涉及面广,伤情复杂.作为首诊的颌面外科医生,对这类伤员必须坚持整体观念,全面检查,仔细分析,既要及时进行专科救治,又要与相关科室尤其是神经外科协作救治,并恰当处理颌面部损伤与颅脑损伤救治的关系,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白色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甲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各种标本中分离到497株真菌,用ATB Expression仪器和其配套使用的板条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7株酵母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占前3位比例分别为白色念珠菌54.3%(270/497)、热带念珠菌18.5%(92/497)、光滑念珠菌6.2%(31/497);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6.7%、94.4%、93.8%、86.8%、84.6%。结论真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分布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肿瘤科、心内科等;引起真菌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为主,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较高,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风疹病毒(RV)IgG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并研制其试剂盒。方法采用RV抗原作为包被抗原,铕标记羊抗人IgG作为示踪物,配制以β一萘甲酰三氟丙酮为主要成分的增强液,应用TrFIA法测定RVIgG,并对自研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准确度、线性、重复性、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热稳定性进行评价,与同类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对试验定量结果的等效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自研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重复性、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均能达到国家检定标准;检测国际参考品(10IU/mL)或企业校准品,其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对偏差均在正负20.0%以内;在2.0~256.0IU/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00;于37℃恒温箱放置6d后,检测性能无明显改变;临床研究评价一致程度百分比可达100%。结论自研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与同类产品检测结果相关性好,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干预在血透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血透合并有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饮食知识、服药知识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的血磷、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指导的效果,改善血透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路径管理对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2013年起,在武汉市普爱医院常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预防接种管理路径,并依据路径开展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护理措施,以2012年全年接种数据为实施前,以2013年全年接种数据为实施后,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中开展数据录入和延期接种儿童的筛查,并对其开展电话、电子邮件和上门随访宣教等方式的提醒。将护理管理、数据管理、随访提醒和健康教育等多种方法在社区预防接种工作中综合运用。结果实施前后比较,1类疫苗接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3项加强免疫剂次接种数据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能及时了解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综合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指导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预示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PLT5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30例,根据是否有出血症状分为出血组12例,未出血组18例。空腹抽取患者血液,分别进行PLT、TEG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凝四项检测。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PLT与TEG的MA值分别为(8.1±4.2)×10~9/L、(25.3±10.6)×10~9/L与(24.8±5.2)、(42.1±6.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LT与MA值呈正相关(r=0.811 7,P0.05)。凝血四项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LT≤20×10~9/L,MA≤40 mm为临界值,两者预示血小板减少出血的敏感性均为100.0%,而特异性则分别为55.6%、94.4%。结论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与其数量和功能有关,TEG可综合测定血小板的凝血活性,其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特异性要比PLT高,所以TEG可以成为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并作为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的患者96例,首次斑贴试验结束后先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甘草酸苷制剂进行干预。中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2个月后给予高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均在治疗干预后2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2个月后给予静脉干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d),于治疗干预后1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并分析不同剂量及剂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结果中剂量干预后92例斑贴试验阳性,其中15例为弱阳性(+),75例为强阳性(++),2例为极强阳性(+++),无阴性检查结果,反应程度Z=-3.367,P=0.001。高剂量干预后79例阳性,其中40例为弱阳性(+),39例为强阳性(++),10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5.792,P=0.000;反应程度Z=-8.774,P=0.000。静脉干预后23例阳性,其中11例为弱阳性(+),12例为强阳性(++),36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8.024,P=0.000;反应程度Z=-9.683,P=0.000。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高剂量和采用静脉注射可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对诱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0.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瘙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所致的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发生率为60%~90%。近年来,笔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18例,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