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0篇
  免费   1853篇
  国内免费   881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388篇
妇产科学   248篇
基础医学   1258篇
口腔科学   245篇
临床医学   1774篇
内科学   1943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692篇
特种医学   5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2076篇
综合类   5674篇
现状与发展   65篇
预防医学   2291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1463篇
  12篇
中国医学   539篇
肿瘤学   105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55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871篇
  2013年   905篇
  2012年   1408篇
  2011年   1468篇
  2010年   972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100篇
  2007年   1847篇
  2006年   1604篇
  2005年   1410篇
  2004年   1364篇
  2003年   986篇
  2002年   775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肝癌组织辅助性T细胞-2细胞因子强势分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人肝癌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 (Th1/Th2 )细胞因子表达模式。方法 收集我科手术切除肝癌组织标本 15例 ,肝良性疾病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手术患者肝组织标本 15例作为对照 ,β 肌动蛋白 (β actin)作为参照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联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人肝癌组织中γ 干扰素 (IFN γ)和白细胞介素 4(IL 4)mRNA的表达。结果 人肝癌组织中IFN γmRNA表达 (相对数 :1.18± 0 .3 1)比对照组肝组织中IFN γmRNA表达弱 (相对数 :1.86±0 .5 0 ) ,而IL 4mRNA表达 (相对数 :1.73± 0 .5 1)比对照组强 (相对数 :0 .94± 0 .41,P <0 .0 5 )。结论 人肝癌组织中Th1类细胞因子表达弱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强 ,呈现Th2细胞因子表达模式 ,肝癌组织局部微环境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肿瘤细胞易发生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92.
小檗碱对大鼠阴茎海绵体磷酸二酯酶5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磷酸二酯酶 5 (PDE5 )mRNA的表达 ,进而探讨小檗碱 (berberine ,Ber)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PDE5mRNA的表达。 结果 :大鼠阴茎海绵体中有PDE5A1和PDE5A2mRNA的表达 ,以PDE5A2为主要的异构酶。与内参照 β 肌动蛋白相比 ,对照组、Ber孵育 1和 3h组的PDE5A1及PDE5A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 .2 2± 0 .0 2 ,0 .4 1± 0 .0 1 ;0 .1 5± 0 .0 1 ,0 .34± 0 .0 2 ;0 .1 0± 0 .0 1 ,0 .1 2± 0 .0 1。与对照组相比 ,PDE5A1、PDE5A2的mRNA表达 ,在Ber孵育 1h组降低了 32 %和 1 7%,3h组降低了 5 5 %和 71 %,其中尤以应用Ber 3h后PDE5A2的mRNA减少最为明显 (n =5 ,P <0 .0 1 )。 结论 :Ber对NO cGMP信号通路的下游关键酶 (PDE5 )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尤其是抑制PDE5A2的mRNA表达 ,为Ber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一种新发现的抗氧化蛋白质--凋亡敏感基因(SAG)在短暂性缺氧再复氧复注血清诱导的细胞坏死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短暂性缺氧再复氧复注血清来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凋亡敏感基因的表达,并作图像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胶质细胞在短暂缺氧再复氧复注血清后不同时间点的凋亡率.结果凋亡敏感基因在缺氧15 min再复氧复注血清5 h后表达最高,在复氧复注血清16 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细胞凋亡率在缺氧15 min再复氧复注血清1h时达到最高,而在再复氧复注血清5 h后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凋亡敏感基因具有抗凋亡的作用,可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4.
李路  刘继红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12(12):1116-1118,1122
弱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以精子自身为对象的研究深入,发现离子跨膜转运对精子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子通道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现已逐渐发现临床上许多先天性和/或后天获得性疾病与异常的离子通道有关。因此,关于精子的生理和疾病与离子通道的关系研究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近年来与精子运动相关的离子通道,包括阳离子通道和阴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Polysaccharidenucleicacidfractionofbacilluscalmetteguerin (BCG PSN ,SiqikangInjection)andthymopeptidesarenowtwowidelyusedimmunomod ulatorsinclinicalpractice .Theyareusuallyusedasanadjuvanttherapyforvirusinfection ,autoimmunediseasesandneoplasms ,whichhavebeenclinicallyprovedtobeeffective .Somereportsdemonstratedthattheybothcanstimulatetheproliferationanddif ferentiationofT lymphocytes.However ,theexactmechanismshavenotbeenelucidatedyet .InordertocomparetheirmodulatingmechanismsonT lympho c…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34βE12)改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52例疑难病例采用改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即在同一切片的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应用微波处理,尽可能保存和修复抗原,在显微镜下严格控制显色等方法以达到最佳染色效果。结果3例前列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37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高表达PSA与CK34βE12;3例前列腺导管内癌也表达PSA及CK34βE12;9例前列腺腺癌仅表达PSA无CK34βE12表达;10例膀胱移行上皮癌均不表达PSA与CK34βE12。结论 PSA和CK34βE12的改良免疫染色可以作为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工具之一,对指导临床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红三叶总异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培养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红三叶异黄酮和5-Fu处理MCF-7细胞,MTT法测定红三叶总异黄酮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量-效关系;TUNEL法、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凋亡率和周期分布。结果红三叶总异黄酮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药物质量浓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而在低质量浓度时却出现轻微促细胞增殖现象。TUNEL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红三叶总异黄酮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阻滞细胞于G2/M期,降低细胞增殖指数,且这种作用也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红三叶总异黄酮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过程管理在医院消毒灭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过程管理应用于医院消毒灭菌中,规范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为依据,对消毒灭菌流程进行调查诊断,找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关键环节为质控点,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并实施过程管理。结果改善了硬件设施,工作流程更为科学,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为依据,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为质控点的过程管理,有利于规范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实现由经验管理、终末管理向依法管理、过程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100.
重症肌无力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免疫学机制。对382例MG患者在漏尼松中剂量冲击,小剂量维持疗法治疗前后,检测酰胆碱受体抗炎(AchRab),突触前膜抗体(PsMab),单个核细胞亚群(PBMC),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β2-微球蛋白(β2-m),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MG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前后多项免疫指标有显著性的变化。为泼尼松治疗MG提供了评定疗效的免疫学指标,进一步阐明了MG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