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60篇 |
免费 | 1856篇 |
国内免费 | 89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3篇 |
儿科学 | 389篇 |
妇产科学 | 249篇 |
基础医学 | 1260篇 |
口腔科学 | 245篇 |
临床医学 | 1779篇 |
内科学 | 1944篇 |
皮肤病学 | 68篇 |
神经病学 | 694篇 |
特种医学 | 5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8篇 |
外科学 | 2091篇 |
综合类 | 5676篇 |
现状与发展 | 65篇 |
预防医学 | 2426篇 |
眼科学 | 264篇 |
药学 | 1473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539篇 |
肿瘤学 | 10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262篇 |
2022年 | 381篇 |
2021年 | 465篇 |
2020年 | 487篇 |
2019年 | 254篇 |
2018年 | 213篇 |
2017年 | 243篇 |
2016年 | 210篇 |
2015年 | 240篇 |
2014年 | 876篇 |
2013年 | 916篇 |
2012年 | 1411篇 |
2011年 | 1471篇 |
2010年 | 977篇 |
2009年 | 1004篇 |
2008年 | 1109篇 |
2007年 | 1848篇 |
2006年 | 1604篇 |
2005年 | 1410篇 |
2004年 | 1364篇 |
2003年 | 987篇 |
2002年 | 782篇 |
2001年 | 520篇 |
2000年 | 420篇 |
1999年 | 381篇 |
1998年 | 298篇 |
1997年 | 197篇 |
1996年 | 148篇 |
1995年 | 110篇 |
1994年 | 186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带蒂大网膜移植在难治性胸壁结核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胸壁结核手术中带蒂大网膜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9例难治性胸壁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复发6例,巨大病灶3例。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填塞残腔并缝合固定,术后持续绷带加压包扎2个月;随访9个月至2年。结果所有患者都一次手术治愈,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带蒂大网膜移植用于难治性胸壁结核患者的胸壁重建效果良好,可预防胸壁结核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2.
目的:对人类睾丸组织中表达血红素加氧酶(HO)的细胞进行定位;通过测定原发性无精子症及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量与正常睾丸组织中HO-1表达量的差异性,来探讨其与无精子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人类睾丸组织中表达HO的细胞进行定位;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定量检测无精子症患者与正常人睾丸组织HO-1及HO-2基因水平的表达量;应用W est-ern印迹检测各组之间HO蛋白水平表达量。结果:在正常睾丸组织,HO-1主要表达在支持细胞上;而HO-2在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有表达;FQ-PCR结果显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HO-1、HO-2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及梗阻性无精子症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表达HO-1、HO-2的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W estern印迹结果显示HO-1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差异与基因水平一致。而HO-2的蛋白水平在各组之间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HO的表达量显著性降低,且HO-1无论是蛋白水平还是基因水平的差异一致。HO-1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的机制保护睾丸组织免受各种应激的损伤,从而维护正常的生精功能。可见,HO-1的减少可能与生精功能低下相关,这可能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3.
CTLA4-Ig-modified dendritic cells inhibit lymphocyte-mediated alloimmune responses and prolong the islet graft survival in m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duction of antigen specific tolerance is critical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lograft rejection. In this study, we transfected CTLA4-Ig gene into dendritic cells (DCs), and investigated their effect on inhibition of lymphocyte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duction of immune tolerance on pancreatic islet allograft in mice. An IDDM C57BL/6 murine model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 is as model mouse. The model mice were transplanted of the islet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BALB/c mice to their kidney capsules, and injected of CTLA4-Ig modified DCs (mD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DCs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its apoptosis; whereas, unmodified DCs (umDCs) promoted the murin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Compared with injection of umDCs and IgG1 modified DCs, the injection of mDCs prolonged IDDM mice's allograft survival, and normalized their plasma glucose (PG) levels within 3 days and maintained over 2 weeks. The level of IFN-gamma was lower and the level of IL-4 was higher in mDCs treated recipient mice than that in control mice, it indicated that mDCs led to Th1/Th2 deviation. After 7 days of islet transplantation, HE stain of the renal specimens showed that the islets and kidneys were intact in structure, and islet cells numbers are increased in mDCs treated mice. Our studies suggest that DCs expressing CTLA4-Ig fusion protein can induce the immune tolerance to islet graft and prolong the allograft survival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T cell proliferation in allogeneic mice.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tranilast)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20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曲尼司特治疗组,另设10只作为假手术组。治疗组给予曲尼司特(400mg·kg^-1·d^-1)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观察曲尼司特给药8周后肾小球的病理改变;RT-PCR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肾小球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阳性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曲尼司特治疗组蛋白尿、肾功能和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肾小球内CD147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曲尼司特能上调CD147的表达,减轻阿霉素致肾小球硬化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构建并鉴定靶向Notch1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Notch1基因cDNA序列,设计靶向目的基因的3个siRNA靶序列,将其插入U6启动子下游,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sensil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构建好的3个siRNA表达载体分别转染T24人膀胱癌细胞中,荧光下观测转染效率。RT-PCR检测Notch1基因mRNA在转染前后的表达。结果:转染48h后3个siRNA表达载体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Notch1 mRNA的表达。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断正确。结论:成功构建的靶向Notch1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具有抑制Notch1基因mRNA表达的功能,可能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6.
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技巧.方法 在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术前采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和血管重建技术评估56例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邻近血管是否受侵犯和肿瘤的可切除性;术中运用预置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脾静脉三阻断带或四阻断带(附加肠系膜下静脉),以及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交叉牵引下完整切除胰腺钩突部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56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结果 术前判断胰腺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和可切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8%和100%.56例患者中,37例行三阻断和2例行四阻断后用5-0无创血管缝合线缝合肠系膜上静脉出血点;1例行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手术时间5~8 h;出血量200~600 ml.无术中及术后大出血和胰瘘发生.随访至今,2例患者因肝脏多发性肿瘤转移,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9个月死亡.其他54例至今存活良好.结论 术前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血管重建技术可较准确地判断胰腺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和是否可根治性切除;采用三阻断或四阻断和肠系膜上血管交叉牵引方法可较顺利地完成肠系膜上血管或门静脉受压性胰头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相似文献
167.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RASSF1A蛋白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RASSFl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蛋白表达水平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2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中RASSFlA蛋白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正常膀胱组织,BTCC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RASSF1A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全部表达,在BTCC组织中表达率为30.4%(7/23),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膀胱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在BTCC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60.9%(14/23),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份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BTCC标本中,13份同时伴有RASSFIA蛋白表达缺失或下调,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RASSFlA基因启动子在BTCC组织中发生异常甲基化,使RASSF1A蛋白表达缺失,推测RASSFIA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导致RASSF1A基因失活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而与肿瘤的进展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索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构建的小鼠肠干细胞群对外源性草酸的耐受能力。方法利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分离并培养小鼠肠于细胞群,将获得的细胞群种植于24孔板中;选取8孔生长状态较好的细胞,分别加入含终浓度为40、35、30、25、20、15、10、5mmol/L草酸钠的细胞培养液,置人CO。恒温培养箱内培养72h后观察细胞状态。结果经反复实验可见草酸钠浓度为25mmol/I,的孔中,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出现少许空泡样改变;而浓度大于或等于30mmol/L孔中,细胞出现大量空泡样改变,甚至崩解、死亡;草酸钠浓度小于或等于20mmol/L的孔中细胞没有出现异常,生长状态较好。结论培养基中草酸浓度小于或等于20mmol/L时,小鼠肠干细胞群能正常生长分化。 相似文献
169.
日曲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PTE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0%(27/50),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100.0%(10/1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影响其生物学行为;检测PTEN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联用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与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方法 雄性18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全麻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每组分别于处理后第1和第7天各断头处死10只,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海马tall蛋白Thr231和Ser404位点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中后处死大鼠于处理后第1周行水迷宫实验.结果 处理后第1天,全麻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但第2~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后第1天,全麻组海马tau蛋白Thr2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两组Thr231、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联用可引起老龄大鼠麻醉后第1天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减退,海马tau蛋白Thr231位点的过度磷酸化可能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