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2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534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3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72篇
内科学   44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10篇
综合类   111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05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696篇
  4篇
中国医学   1384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EP4受体拮抗剂L161982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中巨噬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 EAN模型建立后将21只EAN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每日腹腔注射L161982溶媒,B组自免疫前1天至免疫第8天(免疫阶段)、C组自免疫第5~16天(发病期)均每日腹腔注射L161982(5 mg/kg)。免疫第16天处死大鼠收集腹腔灌洗细胞,用CD68与CD86或CD163不同荧光抗体组合标记M1、M2亚型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亚群比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脾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IL-10含量。结果 B、C组与A组相比,L161982降低CD86+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P<0.05)及CD86+细胞占CD68+细胞比例(P<0.05),升高CD163+细胞占CD68+细胞比例(P<0.05);降低IL-12含量(P<0.05),升高IL-10含量(P<0.05)。B组高峰期临床评分较A、C组降低(P<0.05)。结论 L161982通过降低EAN中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减轻EAN病情,免疫阶段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8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肿瘤特异性DC-T细胞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建立Lewis肺癌C57BL/6鼠移植瘤模型, 培养小鼠来源肿瘤特异性DC-T细胞, 随机分为A组(PBS对照组)、B组(DC-T组)及C组(DC-T+血管内皮抑素组)。测量小鼠的体质量及肿瘤组织质量和体积,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细胞悬液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M1/M2)、成熟的树突状细胞(mDC)和CD8+T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0.05)、C组(P<0.01)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相较于A组, B组VEGF表达下降, 且HIF-1α表达增加(P<0.05), C组VEGF表达明显下降, 且HIF-1α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A组比较, B组(P<0.05)、C组(P<0.01)的MDSC和M2型TAM比例下降, M1型TAM升高, 肿瘤组织内mDC和CD8+T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肿瘤特异性DC-T细胞治疗明显减缓肿瘤生长, 有效逆转了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 从而发挥了协同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观察人成骨细胞刺激因子(OSF-1)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4月龄SD雌性大鼠1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甲状旁腺激素组(PTH组)和OSF-1组, 每组3只。SHAM组切除卵巢附近脂肪组织, 其他各组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0周, SHAM组和OVX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0.2 mL/d, PTH组皮下注射PTH, 20 μg/(kg·d), OSF-1组皮下注射OSF-1, 80 μg/(kg·d)。术后21周, 处死大鼠, 分离子宫并称重, 分离股骨, 显微CT扫描干骺端。结果 OVX组子宫重和骨量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 骨小梁微结构明显破坏。与OVX组相比, PTH组和OSF-1组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显著增加(P<0.01), 骨小梁分离度和模式因子显著下降(P<0.01, P<0.05), 骨小梁微结构更紧密。PTH组较OSF-1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显著增加(P<0.01), 骨小梁模式因子显著下降(P<0.01)。结论 皮下注射OSF-1[80 μg/(kg·d)]可有效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量, 改善骨小梁微结构。  相似文献   
984.

Objective

Diagnosis of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has always been challeng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A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 is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 In many cases, clinical traits are inconsistent with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 results, therefore not reliable for diagnosi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intended to find an indicator that predicts the results of the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 among subjects with early pubertal signs.

Methods

Cases of 382 girls with early breast development before 8 years old and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 before 9 years old were included and underwent follow-up tests. Patients with peak luteinizing hormone level ≥5 IU/L were considered positive in the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 Anthropometric data, body mass index, bone age evaluation, blood hormones levels of luteinizing hormone, estradiol,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and uterine and ovarian volum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ubjects with positive results in the initial test demonstrated early bone maturation, accelerated growth, and elevated basal blood luteinizing hormone, estradiol, and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levels, when compared with subjects with negative results in the initial test. Subjects with positive results in the follow-up test presented a more advanced bone age and more accelerated linear growth, when compared with subjects with negative results in the follow-up test.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dvanced bone age is the most effective predictor of the result of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  相似文献   
985.
赵志国  井凤  张敏敏  刘伟  李圣波  耿岩玲  王晓  赵恒强 《中草药》2018,49(10):2454-2459
目的建立西藏木瓜的HPLC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为西藏木瓜的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HSDE)法提取木瓜鲜样,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乙腈-0.5%冰乙酸+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 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利用ESI-TOF/MS法对西藏木瓜提取物中多种化合物进行鉴别,在对多指标活性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的基础上,建立西藏木瓜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西藏木瓜HPLC指纹图谱共有30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9个峰,分别为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藜芦酸、芸香苷、槲皮苷、金丝桃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并对其进行了定量测定。指纹图谱中相似度分析表明,10批西藏木瓜的相似度较为接近,而西藏木瓜与其他品种木瓜的相似度差别较大。结论 HSDE-HPLC-DAD-ESI-TOF/MS法可以用于木瓜鲜样的快速提取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可用于其质量评价,为提高西藏木瓜的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6.
刘瑶  李伟 《中草药》2018,49(4):981-986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出现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家在把握其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着眼于葛根素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素对DKD患者的血糖、蛋白尿、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状况、血脂、血压等多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综述葛根素治疗DK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葛根素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7.
目的:观察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辨证加减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远期后遗症(SPID)(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32例SPID采用区组法,按SAS软件生成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炎清罐肠,于月经干净后3 d开始,每晚1次,连续10 d。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辨证治疗,1剂/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行经期停服。进行治疗前后湿热瘀阻证和盆腔体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和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湿热瘀阻证和盆腔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4+水平和CD4+/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4和IL-10均高于对照组(P0.01),IL-6,IL-8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4.481,P0.05)。结论:在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内服辨证治疗湿热瘀阻型SPID患者,可减轻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调节免疫-炎症因子的作用,临床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究心可舒片干预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心可舒片二次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对心可舒片干预AS的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探究其干预AS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建立心可舒片"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预测和分析,得到相关有效成分80个,确定了B4GALT4、B4GALT2、PRKCD、GCK、GNB1等关键靶点,明确了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神经系统、雌性激素和趋化因子等富集通路与其抗AS作用相关。结论心可舒片通过对PI3K/Akt/eNOS和Raf/MEK/ERK途径的共同调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干预AS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探讨新型阳离子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介导水通道蛋白5(AQP5)体外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效果。方法 将含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以lipofectamine2000为阳性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根据不同N/P比(5、10、15、20、25)与PEI组成转染复合物转染A549细胞,优化最适 N/P比;将AQP5全长cDNA插入pEGFP-N1载体,构建pEGFP-N-AQP5,转染A549细胞,采用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被转染细胞中AQP5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GFP发光率,N/P比为15时PEI/pEGFP-N1复合物转染效率最高,可达到89.72%,与脂质体91.44%相近;应用PEI与lipofectamine2000将 pEGFP-N-AQP5成功转染A549,与空白组比较,AQP5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均增高。结论 新型阳离子载体PEI 可成功介导pEGFP-N-AQP5转染A549细胞。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通过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患侧髋臼与正常侧髋臼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的观察,探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的病理改变。方法 对12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进行髋关节MRI检查,其中单侧脱位8例,双侧脱位4例,共8个正常髋关节(对照组)、16个脱位髋关节(病变组)。测量双侧髋关节骨性髋臼指数(BAI)、软骨性髋臼指数(CAI),骨性髋臼前倾角(BAAV)及软骨性前倾角(CAAV),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I与CAI之间存在相关性,对照组两指数间相关系数(0.945)高于病变组的相关系数(0.814)。病变组BAAV与CAA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病变组髋关节的CAAV明显大于BAAV(P<0.01)。所有髋关节BAI与BAAV,CAI与CAAV之间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和0.822)。结论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髋臼病理改变不仅体现在髋臼指数的改变,还体现在髋臼朝向的改变,这两种改变的程度存在着相关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形态的畸形不仅体现在骨性结构,还体现在软骨结构上。两种结构的病理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采用MRI成像对DDH患儿的软骨结构进行评估可用于指导DDH的术式选择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