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6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90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1094篇
预防医学   27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8篇
  2篇
中国医学   295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60例以经行腹痛为主诉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口服化瘀止痛胶囊配合外敷敷脐止痛散),对照组30例(口服散结镇痛胶囊配合外贴花季)。观察2组痛经疗效、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痛经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痛经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PGE2值、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疗后均明显降低,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PGE2值,改善血液高粘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92.
齐向华教授临证从心理脉象入手,采用特定的脉象特征来认识失眠症患者紊乱的心理状态,由调治心理紊乱辨治失眠,为失眠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中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激光治疗后的视网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8例68眼Ⅲ~Ⅳ期DR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并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相应处理,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10 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2组术前多焦视网膜电图各波的反应密度和N1、P1波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中药组NI、P1和N2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反应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视网膜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4.
从毒邪角度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希良 《环球中医药》2011,4(6):460-461
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疼痛严重的临床特点,提出了毒邪致痹的观点.初步论述了毒邪的概念,将毒邪分为内毒和外毒,其中内毒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内外毒邪尤其是内毒的来源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脾胃失司,内生浊毒;肾失开阖,酿生浊毒;三焦不利,清浊相混共同导致内生之毒的观点.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机制从毒邪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95.
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可分为阳气虚型和阳气郁型。阳气虚型在临床上较常见,此型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而阳气郁型相对较少见。阳气内郁不能正常布散则不能外达体表,体表不固则不能抵御外邪侵袭;阳气亦不能正常温煦津液,津液不畅而溢于鼻窍。  相似文献   
996.
血管性抑郁症是指一种由脑血管病或血管危险因素而引起的老年期抑郁综合征。尽管中心对本病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学的"郁病"范畴。目前临床上对本病的认识还缺乏一致的看法。笔者试从痰浊瘀血方面对本病进行探讨,以加深对血管性抑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7.
补肾泻浊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光 《中医研究》2011,24(3):10-12
目的:观察补肾泻浊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B超分度分层、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口服补肾泻浊饮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82.86%,对照组有效率占60.00%,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泻浊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8.
构建中医脉象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晶 《中医研究》2011,24(8):3-4
疗效评价是对施用的干预措施所具有改变某一个体和/或人群的特定病证或非健康状态的自然进程、结局或预后的判定。如何客观地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是临床疗效评价的核心。中医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数千年验证,但其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却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构建体现传统中医特色且符合现今医学模式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已成为发展中医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9.
愈溃膏对大鼠体表溃疡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行气活血、祛瘀生肌中药愈溃膏促进体表溃疡的愈合机制。方法用SPF级Wistar大鼠,参照塑料环肉芽肿定量法造模,随机分为单纯疾病模型组、生肌愈皮膏组、愈溃膏小、中、大剂量组,分别涂药干预,免疫组化法检测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结果疾病模型组VEGF表达阳性率较低,经药物干预后,能够显著升高VEGF的表达(P0.01,P0.05),愈溃膏中、大剂量组效果最好;经药物干预后,bFGF的表达较单纯疾病模型组升高(P0.01,P0.05),以愈溃膏各剂量组作用明显(P0.01),各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愈溃膏促进体表溃疡的愈合机制是通过增强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增强血管生成,加速肉芽组织生长达到修复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冠心病证候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循证医学认识的深入,在证型、症状等辨证体系进一步规范化的同时,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许多学者对冠心病证候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进行了探索。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