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07篇
综合类   20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9篇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通过超声检测逼尿肌厚度(DWT)在评估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78例因脊髓损伤引起的成年NB患者为病例组,以40例正常成年人群为对照组。超声测量DWT、尿动力学检测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残余尿量(PVR)及逼尿肌漏尿点压(ALPP)等指标。统计学分析比较DWT与MCC、BC、PVR及ALPP各指标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膀胱容量分别在50、100、150、200、250、300、400、500 mL时测得的DW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人群(P<0.05)。与低DWT组相比,高DWT组BC明显较低,而DLPP明显较高(P<0.05),组间PVR、M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WT与BC呈明显负相关(r=0.635,P=0.001),与DLPP呈明显正相关(r=0.621,P=0.003),而与PVR、MCC无相关性(r=0.422、0.331,P=0.158、0.341)。结论NB患者DWT增加,DWT与膀胱顺应性呈负相关,而与DLPP呈正相关。应用超声评估NB患者DWT有助于反映NB下尿路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 Ilizarov 技术结合髓内钉进行股骨延长治疗股骨短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将 2013 年 1 月—2016 年 6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71 例股骨短缩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 例,采用微创截骨 Ilizarov 技术结合带锁髓内钉进行股骨延长)和对照组(35 例,采用单纯 Ilizarov 技术进行股骨延长)。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股骨短缩原因、股骨短缩长度、股骨合并畸形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延长速度、外固定器佩戴时间、针道感染例数、截骨愈合时间、术后 1 年膝关节活动度。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60 个月,平均 31 个月。试验组 1 例 1 针、对照组 7 例 9 针发生针道感染,均经更换固定针、积极换药、使用抗生素及加强护理后治愈;两组针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5,P=0.022)。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外固定器佩戴时间、截骨愈合时间及术后 1 年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延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1,P=0.153)。 结论微创截骨 Ilizarov 技术结合髓内钉进行股骨延长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但显著缩短了患者佩戴外固定器的时间,减少了针道感染概率,改善了术后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83.
目的分析改良后尿管拔除方法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以及尿路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9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除尿管方法,干预组采用改良后尿管拔除方法。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指南中尿潴留的诊断标准和Wong-Bake面部表情疼痛分级量表比较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和排尿时尿路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尿潴留发生率15.4%(8/52),低于对照组的32.7%(17/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Wong-Baker疼痛评分(2.38±1.37)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4.08±1.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尿管拔除方法可预防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同时减轻排尿时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84.
985.

Background

Mandibular angle ostectom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facial contouring in Asian women. However, some patients complain about mandibular angle hypertrophy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volumetric change of the mandible after angle ostectomy and outer cortex grinding.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ilateral mandibular angle ostectomy and outer cortex grinding from 2013 to 2016 were enrolled.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eoperativ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and long-term follow-up (≥12 months) volume of the mandible. The volumetric 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software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preoperative mandible volume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immediate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volumes (P = 0.000),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mmediate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mandibular volume (P > 0.05). Mean bone regeneration at long-term follow-up was 1.42% ± 3.84% for those who underwent mandibular angle ostectomy with outer cortex grinding alone and 1.69% ± 2.45% on the left and 2.59% ± 3.61% on the right side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is procedure along with advancement genioplasty.

Conclusion

Mandibular angle ostectomy can effectively change the facial contour to achieve a more oval-shaped face favored by most Asians. Postoperative bone remodeling is mostly regenerated, although bone absorption did occur. However, the mean bone volume did not reach preoperative level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bone volume at follow-up (≥12 months) was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3月该院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应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25例治疗缓解(51.0%)。其中,28例结肠癌中14例缓解(50.0%),21例直肠癌中11例缓解(52.4%);38例未行造瘘术患者中18例缓解(47.4%),11例行造瘘术患者中7例缓解(63.6%);28例未发生腹腔转移患者中18例缓解(64.3%),21例已发生腹腔转移患者中7例缓解(33.3%)。结论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未发生腹腔转移的患者,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老年患者双重任务行走下步态参数特征与跌倒的关系。方法 2019年3月至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3例VaMCI老年患者,按照过去1年有无跌倒情况,分为跌倒组(n = 45)和未跌倒组(n = 58)。对两组进行一般资料调查,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进行评定,并采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采集双重任务行走状况下的步态参数。结果 未跌倒组MBI显著高于跌倒组(t = 35.688, P <0.001),TUGT所用时间短于跌倒组(t = 2.428, P <0.05)。未跌倒组步速、步长、步频、摆动相和地面冲击力均大于跌倒组(t > 2.536, | Z| > 1.986, P < 0.05),单步时间和站立相小于跌倒组(| Z| > 2.440, P < 0.05)。步速、步长、步频、单步时间是跌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双重任务下的步态参数特征可反映VaMCI老年患者步行能力,提示跌倒风险。应当重视步速、步长、步频、单步时间相关参数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评估及干预。  相似文献   
988.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由于疾病本身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作业治疗在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评估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常用的量表包括通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癌症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价工具和特定癌症生活质量评价工具,这些量表均提供详细的评价方法,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作业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癌症术后的疼痛,维持或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家庭、社区环境改造提出意见,强化耐力与心肺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淋巴水肿相关训练,促进患者职业或教育的回归。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康复普及程度不够、肿瘤治疗模式仍偏向于临床,康复治疗师的受教育程度不够等。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了解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护理管理领域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梳理研究主题的发展轨迹及趋势,为护理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维普数据库中2004年8月17日—2022年3月10日医疗支付方式改革下护理管理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经双人筛选核对后最终纳入文献398篇,年发文量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研究者与机构之间较为分散且合作较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护理管理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包括单病种、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护理质量、绩效评价、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等。通过关键词突现及聚类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结论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护理管理领域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亟需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把握研究热点,了解研究前沿与趋势后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我国护理事业适应改革变化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探讨椎板间隙入路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M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2例M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PELD进行治疗。分析术前1 d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且采用MacNab标准对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12.1±2.6)个月,手术时间(45.5±8.5) min。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Macnab疗效评定:优9例,良3例。结论 椎板间隙入路PELD治疗MLDH,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