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6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6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235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41篇
  1篇
中国医学   387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补肾法,调肝法,补肾健脾祛痰法,中药周期疗法,中西医结合,针灸疗法几个方面,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近况以及实验研究进展,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c -kit、CXCR4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使用该颗粒剂治疗前后的CAA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c-kit、CXCR4 受体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再障生血片对照组及正常组作比较研究。结果 :补髓生血颗粒剂组临床疗效与再障生血片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 <0 .0 5 ) ;两组疗前c -kit受体表达高于正常组 ,治疗后均表达下调 ;补髓生血颗粒剂组治疗后CXCR4 受体表达与再障生血片组存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慢性再障骨髓造血衰竭并非c -kit受体低表达所致 ;补髓生血颗粒剂在临床疗效与CXCR4 受体表达上调作用上优于再障生血片组 ,提示补髓生血颗粒剂通过提高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与黏附归巢能力而刺激造血  相似文献   
93.
应用益心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48例,结果显示:该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及QT离散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大小不等的瘀斑、瘀点,分布不均,可有鼻衄、齿衄及口腔粘膜出血、血疱,女性月经过多.  相似文献   
95.
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特征,并随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而出现轻重变化,属中医"乳癖"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6.
曹慧艳  刘岩  艾岩岩  韩延华 《光明中医》2012,27(10):2079-2080
慢性盆腔炎常病情缠绵,反复难愈,特别是病至后期形成盆腔粘连或包块者,单一治疗方法难获良效,则应采用综合治疗,现多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直肠给药,或者配合针灸推拿和中药外敷,或加用中药离子导入。因为综合疗法内外合治,给药途径多样,增强了药  相似文献   
97.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若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肾盂肾炎、胆囊炎等多种疾病,此情况在用药上有很大局限性,孙伟正教授单纯应用中药,通过对治疗1例合并多种疾病的再障患者进行跟踪,使该患者血象达到并维持在安全稳定的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说明单纯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为此类患者今后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释放的微粒(MP)的数量及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初发APL患者骨髓APL细胞;提取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DNR(0.1,0.5,1.0和2.0μmol/L)处理APL细胞24 h,收集细胞培养液提取MP。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取的微粒的形态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MP数量;应用一步复钙时间法测定MP的促凝血活性。结果:提取的微粒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囊性结构,其直径为100 nm左右,符合微粒的形态学特点。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数量相比,骨髓APL细胞释放的MP数量增加(P0.05)。DNR促进APL细胞释放MP,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3,P0.01)。与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相比较,APL细胞释放的MP促凝活性显著增高(P0.05)。DNR处理可显著增强MP的促凝活性,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8,P0.01)。结论:DNR可促进APL细胞释放MP,并且增强这些MP的促凝活性。  相似文献   
99.
<正>血管性痴呆(VD)在老年期痴呆中发生率居第二位,是由脑血管性疾病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总称[1],其中又以皮质下缺血性VD(SIVD)亚型为主[2]。随着年龄的增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几何倍数增长[3],而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足以对与SIVD相关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因此SIVD的发生率也呈明显增加趋势。VD是一种可预防的、可逆的痴呆类型,因此早期诊断及积极防治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灭菌参数下甲硝唑注射液中甲硝唑含量,筛选出最优灭菌参数。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水∶甲醇(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0 nm,测定在121℃、15 min和115℃、30 min的灭菌参数条件下甲硝唑注射液含量,判断所选灭菌参数的合理性。结果:两种参数测定灭菌前药液甲硝唑平均含量为101.57%,过度杀灭法灭菌之后药液含量为101.47%,测定采用残存概率法灭菌后药液含量为101.60%。不同灭菌参数下甲硝唑活性成分含量与灭菌前对比线性关系良好。结论:高效液相测定法快速、准确,重现性良好,按照欧盟风险级别决策树筛选出甲硝唑注射液的最优灭菌工艺为终端过度杀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