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青壮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ARDS在TBI患者中发生率为20%~25%,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ARDS使TBI患者的死亡率升高3倍~([1-2])。ARDS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柏林诊断标准~([3]):1周之内急性起病或加重的呼吸系统症状;低氧血症[PaCO_2/FiO_2≤300,且PEEP或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相似文献   
52.
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免疫球蛋白的变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张云馨滕述王恩真检验科王秀兰神经外科孙振荣有作者报道在吸入异氟醚后除IgG外,IgA、IgM均明显下降[1]。但是,对已有内分泌疾患的垂体腺瘤生长素(GH)分泌过多患者和泌乳素...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吸入麻醉药异氟烷和七氟烷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对c fos、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 ,将大鼠右大脑中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分别结扎 1h,造成脑缺血再灌模型 ,缺血期间分别吸入异氟烷和七氟烷。然后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变化和c fos、bcl 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缺血期间吸入麻醉药组脑梗死体积、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和c fos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缺血组 ,而bcl 2mRNA表达水平吸入麻醉药组和缺血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表明异氟烷和七氟烷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能衰减c fosmRNA表达 ,但对bcl 2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4.
为观察神经外科术中硝普钠控制性降压 (CH)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对 1 5例ASAⅠ~Ⅱ级无心肺疾患的择期颅脑手术病人 (男 5例 ,女 1 0例 ,年龄 1 9~ 5 5岁 ) ,术中吸入 1 .0MAC异氟醚维持麻醉。剪开硬膜后 ,需行控制性降压时 ,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 ,初始量 1 .5~ 2 μg/ (kg·min) ,将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并维持在 7.3~ 8.0kPa(5 5~ 60mmHg)。连续监测无创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心电图 (ECG)、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用HEMOSONICTM1 0 0经食管连续监测血流峰速度 (PV)、血流加速度 (ACC)、左室射血时间 (LVET)、每搏量 (SV)、心输出量 (CO) ,计算全身血管阻力 (TSVR)。用气体浓度监测仪 (DatexUltima,芬兰 )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CO2 )、SpO2 、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分别于降压前、降压达目标时、维持降压 5、1 5和 3 0min、停降压 5、1 0min ,采集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在控制性降压期间ACC、PV、CO、SV和HR较降压前增加 2 0 .8%~ 41 .1 %、1 8.1 %~ 2 6.3 %、2 1 .6%~ 2 7.9%、2 .7%~ 7.6%和 2 0 .5 %~ 2 5 .0 % ;TSVR下降 3 5 .1 %~ 3 9.1 %。结果提示 :神经外科术中行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具有起效快 ,作用强 ,心输出量增加 ,复压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部分重复吸人法测量心输出量(partial CO2 rebrething cardiac output,RBCO)与经食管超声多普勒法测量心输出量(transesophageal doppler cardiac output,TECO)用于监测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心输出量的相关性,比较其应用可靠性。方法:选择2003—03/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29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接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分别于手术开始、颅骨钻孔、开骨瓣、剪开硬膜、取肿瘤、止血及手术结束时各时点采用RBCO和TECO同步监测术中心输出量的变化。采用直线回归方法分析两种测定方法的相关性。结果:RBCO和TECO结果有显著相关性(r=0.78,P&;lt;0.01),回归方程为RBCO=0.88TEC0+0.63。结论:RBCO方法简便、无创,与TECO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术中皮质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功能区肿瘤62例,肿瘤位于中央沟或附近,术中监测MEP。按照麻醉维持用药,将病例分为3组:静脉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组(n=16),吸入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组(n=15),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组(n=31)。按照是否应用肌松剂,分为无肌松剂组(n=21)和肌松剂组(n=41)。结果不同麻醉维持用药组间MEP监测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肌松剂组和肌松剂组的MEP监测成功率分别为76.2%和41.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EP监测过程中,麻醉维持应选择静脉麻醉药,并且不使用肌松剂。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死亡率、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水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缺氧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5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脑出血对照组60只和缺氧预处理组60只。每组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并给予肌松药维库溴胺(2mg/kg),机械控制通气。缺氧预处理组进行停通气1min、复通气5min的缺氧预处理反复4次。三组机械通气1h后,拔出气管导管。然后对缺氧预处理组和脑出血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50μL自体不凝血注入尾状核中制备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造模后1h内的循环情况,并于造模后6,24,48,72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和姿势反射评分,计算死亡率。各组随机在上述各时间点取5只存活大鼠,麻醉处死后断头取脑,干湿重法测量不同脑区的含水量。结果:140只大鼠中,模型全部成功,非人为处死而自然死亡的动物32只,进入结果分析大鼠108只。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Rosenberg评分,脑组织水含量测定的大鼠60只。①假手术组20只大鼠全部存活,缺氧预处理组在造模后24h和48h死亡率为16.3%(9/55)和26%(13/50),明显低于脑出血对照组23.6%(13/55),34%(17/50)。②缺氧预处理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在造模后6,24h和48h分别为52.64±1.98,52.48±2.99,54.62±2.03,优于脑出血对照组(49.11±2.74,50.76±2.31和52.87±2.75),差异有显著性(P<0.05)。Rosenberg评分缺氧预处理组在6h为3.92±1.59,优于脑出血对照组5.47±1.50(P<0.01)。③脑水含量:缺氧预处理组在造模后24h实验侧基底核脑水含量为(79.96±0.52)%,明显低于脑出血对照组(81.78±1.49)%(P<0.05);缺氧预处理组在造模后48h实验侧基底核脑水含量为(80.49±0.69)%,与脑出血对照组(83.93±1.12)%相比,脑水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可以降低脑出血大鼠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该缺氧预处理方式对脑出血后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脊髓肿瘤切除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ASA I-II级、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中胸段及以下脊髓肿瘤切除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在术后均行硬膜外置管并连续输注镇痛液进行镇痛治疗,配方为A组:0.2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负荷量10 ml,持续速率4 ml/h;B组:0.25μg/ml舒芬太尼+0.2%罗哌卡因,负荷量10 ml,持续速率2 ml/h。对两组病人在术后4、12、24和48 h分别进行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身体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和镇静评分(Ramsay)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各组的肌力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4、12、24和48 h各个时间段,其VAS、BCS和镇静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B组有4例病人(20%)术后4 h出现下肢麻木感,伸直下肢不能抬离床面,1例病人出现尿潴留,A组未观察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0.2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4 ml/h的速率和0.25μg/ml舒芬太尼+0.2%罗哌卡因2 ml/h的速率对脊髓肿瘤切除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一致,但后者有可能出现感觉、运动阻滞及尿潴留,不建议临床应用。0.2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4 ml/h的速率对于脊髓肿瘤切除病人术后镇痛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9.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用于颅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克泽普)术前局部浸润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幕上占位性病变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克泽普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克泽普组于切皮前行克泽普切口和皮瓣逐层浸润;对照组行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术后行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后48h内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因镇痛所致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克泽普局部浸润操作简便,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发生,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0.
背景:骨性膝关节炎保守治疗一直以尽量减少膝关节负重及保持肌肉锻炼为主,急性发作时辅以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倍他米松痛点注射对骨性膝关节炎疼痛症状的缓解效应。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对象: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门诊2004-01/10就诊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45例,年龄40~85岁。 方法: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行患膝关节腔内注射,2.5mL/次,1次/周,5周为1个疗程。详细体格检查,寻找膝关节周围痛点。使用消炎镇痛液行痛点注射,每一痛点用药2.0~3.0mL。每周治疗前重复体格检查,若有痛点则继续行痛点注射,若经过治疗已经没有痛点则仅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①安静时、运动时疼痛评分。②疼痛消失时间和应用倍他米松治疗的次数。 结果:纳入的4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联合治疗1周后安静时疼痛和运动时疼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安静时疼痛较运动时疼痛缓解为著(P〈0.01)。②疼痛平均于治疗后(17.07&;#177;6.00)d消失,应用倍他米松治疗的次数平均为(2.42&;#177;0.78)次。③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注射后局部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 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倍他米松痛点注射可有效缓解骨性膝关节炎的疼痛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