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四逆散及不同配伍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不同配伍干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用。方法:将动物分为14组,采用免疫法造模,以大鼠一般状况、结肠组织大体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结肠组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性作为观察与检测指标。结果:模型组各项指标均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结肠损伤程度评分为4.00±0.67,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组的结肠损伤程度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4.40±1.07)明显高于正常组(0.40±0.52),P0.01,余各药组结肠病理组织变化呈好转趋势,其中,四逆散组(2.80±0.79)和柴芍枳组(3.20±0.79)、柴芍甘组(3.40±0.70)、柴芍组(3.20±0.79)、柴枳组效果明显(3.33±0.71),P0.05;四逆散及其不同配伍能够提高模型大鼠的胸腺指数(P0.05)与脾脏指数(P0.01);模型组结肠组织NF-κB平均吸光度为0.088±0.009,各组NF-κB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以四逆散全方组(0.023±0.006)效果最为明显(P0.01)。结论:四逆散能够干预实验性UC,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刺激免疫器官分泌免疫细胞,抑制NF-κB的激活来实现的;四逆散全方作用最为理想,柴胡、芍药发挥了君药与臣药的的重要配伍作用,甘草作为使药,其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胸腺细胞增殖的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